头痛是临床上多种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自觉症状。兹就以头痛为主要痛苦的疾病,浅谈其具体的诊治方法。
头居高位,五脏六腑的清阳之气、手足阳经及督脉都上聚于头,故称头为“清阳之府”“诸阳之会”。凡外感六淫,上犯巅顶,阻遏清阳;或内伤诸疾,导致气血逆乱,脉络闭阻,脑失所养,均可导致头痛。由于头痛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临证时必须详细询问病情,仔细诊查,掌握比较全面的真实的发病原因,认真辨证施治。其辨之法,应根据头痛的久暂、性质和程度,首先分清内伤抑外感;次则根据头痛部位和经络的关系,以测知病变的有关脏腑,酌配引经药物。
1.辨外感 外感头痛多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所致。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分为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几类。
(1)风寒头痛:头痛剧烈,恶风怕冷,头痛连及项背,遇寒加重。《素问·举痛论》云:“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所以本型头痛较剧,遇风寒加重最为其要。治宜疏风散寒,方以川芎茶调散为主。若痛因于风而久发不愈者,当配用搜风通络之品,如地龙、全蝎、僵蚕等。寒邪重者,尚可考虑用生川乌、草乌(一般用量2~4.5g,煎药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
(2)风热头痛:头痛且胀,有灼热感,中午前额痛重,兼恶风发热,鼻流清涕,口干而渴,治宜疏散风热。方用桑菊饮为主。热重者可加黄连、石膏、栀子等,以苦寒清热,或加服黄连上清丸。
(3)风湿头痛:头昏蒙沉胀,痛如巾裹,肢体酸困,胸闷纳呆。治宜祛风胜湿。方以羌活胜湿汤为主,神术散亦主之。
2.辨内伤 内伤头痛根据其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情况,有虚实和本虚标实之分。实证者,常见于肝火头痛、痰火头痛、血瘀头痛。虚证则多为气虚头痛、血虚头痛和肾亏头痛。至于本虚标实,主要系肝肾阴亏,阴不敛阳,肝阳上亢,扰于清空而发的肝阳头痛;或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上扰,痹阻清阳所致之痰浊头痛。
(1)肝火头痛:疼痛骤作,灼热跳痛,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胁痛,常因情绪波动而发作或加剧。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治疗应清肝泻火。方选龙胆泻肝汤,并多与辛凉、宣散药同用。
(2)痰火头痛:头痛顽固,痛势较重且有热感,身热,咳嗽,吐痰黏稠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泻火涤痰。方以《沈氏尊生书》竹沥清痰汤为主。
(3)血瘀头痛:头痛如针刺,常局限于一处,顽固不愈,得寒、热痛均不减,每入夜则痛甚难以入寐,多有头部外伤史,常见于“脑震荡后遗症”。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沉细而涩。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代表方剂是通窍活血汤。
(4)气虚头痛:头痛绵绵,晕无所止,动则加剧,气短无力,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细无力。治应补气升阳。方以补中益气汤为主。尚须指出,本型临床一般较为少见,辨证时,应注意排除肝阳上亢证情,方可考虑用之。
(5)血虚头痛:痛势隐隐,缠绵不已,食后较重而烦,面色不华,心悸健忘。唇舌淡白,脉细数,治宜补血益气,佐以疏风止痛。方用归脾汤为主。
(6)肾亏头痛:头痛伴有空虚感,耳鸣、眼花,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而弱。治宜补肾益精,填充髓海。方用杞菊地黄汤加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
(7)肝阳头痛:头痛且眩,其痛多在脑后,上及巅顶,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脉弦。治宜平肝潜阳,息风止痛。方以天麻钩藤饮为主。
(8)痰浊头痛:多痛在巅顶,疼痛沉重而昏蒙,痛甚则呕吐清水涎沫,胸脘痞满。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应温中散寒,化湿蠲痰。方用吴茱萸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
大凡外感头痛发病较急,病程较短,多为掣痛,有昏胀灼热感,常伴有外邪束表或犯肺的症状,证多属实。内伤头痛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其痛往往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疼痛多为隐痛、空痛、痛势悠悠,遇劳或饥饿时加重,病理表现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
3.辨头痛的部位 因人体内手、足三阳经皆会聚于头,足厥阴经与督脉会于巅顶,故可根据头痛发病部位之异,参照经络循行,以测知病变的有关脏腑,此为治疗头痛的一个重要环节。
大抵太阳经头痛,多在头后,下连于项;阳明经头痛,多在前额入眉棱骨处;少阳经头痛,多在头之两侧,连及耳部;厥阴经头痛,多在额顶,或连及目珠;督脉和少阴经头痛,泛发全头,头痛而空。根据以上特点,处方时可酌配引经药物,携他药直达病所,促使苦疾速愈。如太阳经头痛,宜加羌活、蔓荆子;少阳经头痛,宜加柴胡、黄芩、川芎;阳明经头痛,宜加白芷、葛根;少阴经头痛,宜加细辛、磁石、厥阴经头痛,宜加藁本、吴茱萸。
举凡治疗头痛之品,总以川芎、白芷、藁本、细辛为佳,被誉为治头痛之要药。然此类药物香燥走窜,有伤阴散气之弊,故临证时当详加辨用,不可妄施滥投。凡用补益之品,必须具有虚羸之证,不能投患者之所好,不辨虚实寒热,外感内伤,而概用补剂,结果行其所道,致使病情加重。[《临症心得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