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用于肠外营养输注的静脉置管途径可分为周围静脉导管(PVC)与中心静脉导管(CVC)。中心静脉置管又可分为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直接经皮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CVTC)、输液港(Port)。选择何种输注途径需考虑以下因素:患者以往静脉置管病史,静脉解剖走向,出凝血功能,预计PN持续时间,护理环境,潜在疾病等。中心静脉置管(CVC)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包括肠外营养液输注,血制品输注等。应用CVC可显著减少周围静脉穿刺次数,但不可避免地也会引起某些并发症。因此,必须由经培训的专门人员置管和维护,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
(二)证据
1.输液途径选择 周围静脉置管定义为皮下浅静脉置短导管或钢针。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组织编写并发表的《输注治疗护理实践标准》中提出超过10%葡萄糖和(或)5%蛋白质的肠外营养液,pH<5或>9的液体/药物,以及渗透压>500mOsm/L的液体(药物),不适合经周围静脉输注。但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全合一营养液,含有脂肪乳剂,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溶液渗透压,还有一定的保护血管内皮作用。此外,长时间均匀慢速输注也能够减少对血管的刺激。有作者报道不超过900mosm/L渗透压的肠外营养液可经周围静脉输注。20世纪90年代期间,有关经周围静脉输注肠外营养液的前瞻性研究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为70%以上患者周围静脉能够耐受常规能量与蛋白质密度的肠外营养配方全合一溶液,但输注肠外营养超过10~14d后,周围静脉较难耐受。
中心静脉置管途径包括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需长期使用,还可采用有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如Broviac CVC和Hickman CVC)。经周围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静脉穿刺技术,注册护士经培训合格即可操作。
迄今有关PICC的RCT研究较少。2000年发表的一项比较PICC与CVC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PICC的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较高,穿刺难度更高,穿刺未能达到预计部位的发生率更高,但感染、导管异位、导管堵塞的发生率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其他几个非RCT研究同样报道PICC置管难度较高,且局部并发症、导管断裂/渗漏的发生率较高,而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与CVC比较有减少趋势。至2003年,有项前瞻性多中心调查研究结果显示,PICC感染发生率较CVC更低。2005年发表的一篇队列研究结果提示,与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相比(感染率2~5例/1 000导管置管日),PICC感染率无显著差异(2.1例/1 000导管置管日),但高于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1例/1 000导管置管日)。近年来,临床应用PICC越来越广泛,随着穿刺与护理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PICC导管自身技术改进,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下降趋势。迄今没有RCT研究比较PICC与CVC的感染率。综合上述报道结果,PICC的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高于CVC;而感染发生率有不同的报道结果。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血管条件、可能需要的营养液输注天数、操作者资质与技术熟练程度,谨慎选择置管方式。
比较PICC与PVC的几个RCT研究多在儿科进行,结论均肯定PICC能够显著减少患儿静脉穿刺次数,而未带来更多的感染并发症。虽然PICC的费用较高,但减少穿刺次数使父母与患儿对PICC置管技术有相当好的接受性,也因此使这项技术有良好的成本-效应比。输液港适用于长期间歇性静脉输注患者,对于肠外营养治疗患者应用意义不大。
2.穿刺部位选择 成人患者周围静脉穿刺常规首选上肢远端部位。一般不选择下肢静脉穿刺,以避免静脉栓塞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PICC穿刺常规首选肘窝区,应尽可能避免接受乳房切除术和(或)腋窝淋巴结清扫、接受放射治疗的患侧上肢。
中心静脉穿刺部位选择需综合比较各部位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机械性并发症、导管感染的可能性。与其他部位相比,成人患者股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和静脉栓塞发生率更高。因此,不推荐作为肠外营养治疗途径。颈内静脉置管局部血肿、动脉损伤、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比锁骨下静脉置管更高,但锁骨下静脉置管穿刺并发气胸的发生率较高。需要指出,比较两种置管方式的研究均非随机对照研究。对已发表的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做荟萃分析,结果提示颈内静脉穿刺的动脉损伤发生率高于锁骨下静脉,两者有显著性差异。此外,2组的感染、血胸、气胸、血栓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临床上锁骨下静脉穿刺更为普遍。
3.超声引导置管 超声或血管造影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与体表标志穿刺的对照研究较多,2003年发表于BMJ的一篇系统评价文章对二维超声引导置管与体表标志置管进行比较,共纳入15篇RCT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体表标志法,而行锁骨下静脉置管体表标志法成功率高于超声引导置管法。2005年的一篇RCT研究则肯定超声引导置管的优势。
4.并发症及其防治 中心静脉穿刺成功后,应常规接受胸片检查,排除气胸,但超声导引中心静脉穿刺后接受胸片检查意义不大。200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对843例患儿PICC穿刺后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其中723例(85.8%)PICC导管尖端没有达到预计的上腔静脉内,需要重新调整导管长度。美国FDA于1989年发布的有关中心静脉置管的指南中明确指出:导管尖端进入右心房可能致猝死,任何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头部均不得位于心脏或存在可能进入心脏的风险。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常规接受影像学检查,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
感染是中心静脉置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近20年文献报道显示,置管时严格无菌操作,具有资质的护理人员实行置管与维护操作,是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重要手段。穿刺时按照中心静脉穿刺之前预充抗生素或输液间歇期定期抗生素+肝素冲管均被证实是有效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有效手段,而后者效果更佳。一项比较穿刺前皮肤消毒剂的RCT研究表明,2%氯己定(洗必泰)酊剂感染发生率比10%聚维酮碘更低。
敷料的作用包括保护穿刺点、避免污染、固定导管等。目前常用的是亚聚氨酯透明敷料。有观点认为亚聚氨酯透明敷料可能增加局部皮肤湿度,从而增加局部微生物增殖的机会。但Cochrane Library发表的比较纱布敷料和亚聚氨酯透明敷料作用的系统评价结论认为,依据目前的临床研究,无法判断何种敷料具有更好的防感染作用,需要设计良好的进一步的RCT研究。不推荐穿刺部位常规使用抗生素药膏,这样做反而增加真菌感染和耐药的发生。
导管栓塞是较为常见的CVC和PICC并发症。置管前预充小剂量肝素或肝素涂层导管能够有效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但是,在全合一肠外营养液中添加肝素,未能被证实是预防导管相关血栓的有效手段;但纳入的研究数少,样本量小。此外,添加肝素可降低全合一营养液中脂肪乳剂稳定性,出现脂肪分层。有2个RCT报告显示,与头端剪口的中心静脉导管相比,侧向瓣膜导管在减少血栓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良好的护理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经过半年的针对性护理培训,PICC堵塞率由原来的29%下降到8.5%。
5.导管保留时间 CVC和PICC体内最长保留时间尚无明确规定。较硬质材质导管(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置管成功率较高,但感染发生率和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也高,而较软质材质导管(硅胶、亚聚氨酯)发生栓塞、创伤的概率较低,长期使用有一定优势。
(三)推荐意见
1.经周围静脉缓慢均匀输注能够耐受常规能量与蛋白质密度的肠外营养配方全合一溶液,但不建议连续输注时间超过10~14d。
2.经周围静脉输入出现3次以上静脉炎,考虑系药物所致,应采用CVC或PICC置管。
3.PN治疗时间预计超过10~14d,建议采用CVC或PICC置管。
4.成人患者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血管条件、可能需要的营养液输注天数、操作者资质与技术熟练程度,谨慎决定置管方式。
5.儿科患者长期输液推荐选用PICC置管。
6.若单纯以肠外营养输注为目的,通常不采用输液港输注。
7.成人患者周围静脉穿刺常规首选上肢远端部位。
8.PICC穿刺常规首选肘窝区,对接受乳房切除术和(或)腋窝淋巴结清扫、接受放射治疗的患侧上肢,应尽可能避免。
9.CVC穿刺部位首选锁骨下静脉。
10.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体表标志法,而行锁骨下静脉置管体表标志法成功率高于超声引导置管法。
11.中心静脉置管后(包括PICC)应常规行影像学检查,确定导管尖端部位,并排除气胸。超声导引穿刺例外。
12.PICC导管尖端必须位于腔静脉内。
13.中心静脉置管须严格按无菌操作规范进行。
14.预充抗生素或输液间歇期定期抗生素加肝素冲管是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有效手段。
15.穿刺局部消毒2%氯己定优于10%聚维酮碘。
16.纱布敷料和亚聚氨酯透明敷料均可用于穿刺部位。
17.如穿刺部位有出血或渗出,纱布敷料较亚聚氨酯透明敷料为佳。
18.敷料一旦发生潮湿、松脱,需要及时更换。
19.不推荐穿刺部位使用抗生素药膏,这样做反而增加真菌感染和耐药的发生,并可能破坏亚聚氨酯透明敷料。
20.小剂量肝素可能有效预防导管堵塞。
21.头端剪口与侧向瓣膜中心静脉导管相比,对预防血栓发生无影响。
22.PICC置管及置管后护理应由经专门培训,具有资质的护理人员进行。
23.长期PN建议选用硅胶、亚聚氨酯透明材料。
24.CVC和PICC的体内最长保留时间尚无明确规定。但应当经常对穿刺部位进行监测,怀疑导管感染或其他相关并发症时,应立即拔除导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