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辅具全称为康复辅助器具,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ISO-9999:1992)给出的定义,辅助器具是指能够有效预防、代偿、监测和缓解残障的产品、器具、设备或技术系统。康复辅具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辅助器具配置是帮助残障人,包括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回归社会最有效的手段。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在临床和体育运动中经常发生各种损伤。对膝关节及其周围骨或软组织的治疗和手术,常可导致膝关节内、外粘连和僵直,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上述问题也是在膝关节康复治疗时要面对的主要的棘手问题。
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骨科专家Salter经过大量实验提出了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的概念。它是利用专门器械使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的缓慢的被动运动,使治疗和康复相结合,可以有效防止关节粘连,对关节内软骨的再生与修复有促进作用,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自从1978年临床应用后,经过20年的发展,该技术现在广泛应用于医学、体育等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CPM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国内外学者已有诸多报道。国外研究发现,CPM与制动,比较CPM与被动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练习对TKR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有明显差异,术后7d以后则无明显差异,提示CPM的治疗效果主要在早期。早期活动的有利条件是关节内外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或粘连未完全机化,锻炼难度不大,功能恢复较快。术后早期运动还能够减少纤维组织的限制和关节内的粘连,有利于膝关节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有助于肢体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同时还可促使局部肌肉组织代谢增强,改善手术区域组织的微循环,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另有研究表明,机械作用力可调节新生胶原纤维的沉积排列方向,膝关节运动可使胶原纤维沿应力方向沉积。因此,术后早期持续被动功能锻炼对TKR患者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临床实践,一致认为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应用持续被动活动治疗对膝关节屈伸功能有明显效果,但目前持续被动活动设备仍存在某些缺点,如由于人体的解剖结构,在运动中髋关节轴与目前的持续被动活动轴不同心;运动时,构成了膝关节轴本身的多心性;由于不同轴而带来支架的长度与人体肢体长度不相等。因此,在现有基础上如何合理使用CPM辅助膝关节功能锻炼,同时基于TKR后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开发新的康复辅助器具具有重要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