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5年后每年检查1次,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就应该进行相应项目的检查。第一次检查结果正常者以后每1~2年复查1次,有可疑症状时随时复查。
糖尿病患者要明确有没有发生并发症,应详细询问既往史和家族史,做多方面的实验室检查。
1.眼科检查 糖尿病性白内障、视网膜病变,可引起视力逐渐减退,视物模糊或者突然失明。应做视力、眼底镜检查,必要时需做眼底小瞳孔成像或眼底造影。糖尿病患者每年均应检查1次眼底,其可以早期排查眼部疾病,提前为眼睛安上“警报器”。
2.肺部检查 糖尿病肺结核发病率比非糖尿病高3~4倍。
3.心脏检查 糖尿病性心脏病变临床上常在无心脏病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身上发现,因此及时做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十分必要。
4.肝脏检查 半数以上的糖尿病肥胖患者有脂肪肝,应该注意做肝超声及血脂检查,以便及时选用调脂药。
5.胰腺检查 有助于了解伴有胰腺病变的糖尿病。B超可发现胰腺病变,胰腺弥漫性纤维化或钙化,胰管结石,假性囊肿,这些病变持续5年以上,伴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约50%的患者有隐性糖尿病,糖耐量结果异常。10%~20%患者有显性糖尿病。
6.肾脏检查 糖尿病肾病是患者经常发生的慢性并发症。首先检查尿常规,如果尿常规化验显示蛋白阴性者,还应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如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或随意尿的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有时还可检查肌酐清除率和血清生化(包括尿素氮、肌酐、电解质等)。一般每2~3个月测定1次。此外,患者还应注意自己水肿、尿量减少等情况。
肾功能、尿微量四项、肾脏B超检查对了解肾脏病变的发展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7.足部检查 如尼龙丝试验,用10克的尼龙丝排查神经病变。尼龙丝刺激正常人手心手臂,会有明显的刺痛感,而糖尿病引起患者神经病变后,会导致感觉失常,对冷热、刺痛等判断失准。这项排查操作简单、反馈效果明显,患者可自测。
只有全面详尽地对各器官进行认真检查,才能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