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特点
葡萄膜-大脑炎又称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是眼病合并大脑病变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和黄种人。常先有头痛、耳鸣及感冒等前驱症状,多于5~6天后双眼同时或偶尔相隔数日急性发病。同时伴有听力减退、脱发、毛发变白及白癜风。其病因可能与免疫失调及病毒感染有关。该病病程长,多复发,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其中以前葡萄膜炎为主者为小柳综合征或小柳病,约50%可伴有脑膜刺激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以后葡萄膜炎为主者,为原田综合征或原田病,约90%有脑膜刺激症状,眼底呈急性渗出性脉络膜炎,由于视网膜水肿,视网膜下积液而导致继发性局限视网膜脱离,亦可有听力下降、毛发变白及白癜风等。至于大脑的炎症,多为阴虚阳亢,邪热入脑。
(二)验案优选
案1.气阴两伤,虚热上炎(陆南山验案)
汪某,男,25岁。初诊半个月前曾发高热、头痛、耳鸣、呕吐,4天后发热消退,但视力减退。经内服地塞米松、肌内注射维生素B12等疗效不显,故要求中医中药治疗。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0.5。右眼轻度睫状充血,角膜表面清晰,角膜后壁细小点状沉着物密集。视盘明显充血,边缘模糊,黄斑区未见中心反光点。视网膜有少量出血。左眼检查与右眼基本相同。诊断为葡萄膜-大脑炎。脉象数软无力,舌质红,苔薄白,形体羸瘦,神疲肢软,气逆欲呕。视神经充血,眼底出血。脉症互参,此乃内热未清,气阴两伤,虚热上炎。治宜清热生津,豁痰止呕。
处方:石膏15g,党参、竹叶各9g,麦冬、制半夏各6g,炙甘草4.5g,羚羊角粉(代,另吞)0.3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其他西药未更动。
上方服4剂,右眼视力仍0.6,左眼视力提高至0.8。双眼视盘充血,边缘模糊。角膜后壁沉着物略减少。脉象细数无力。原方加大青叶15g。
上方共服21剂。病人视力提高:右眼0.8,左眼0.9。双眼睫状充血消退,视盘色泽改善,角膜后壁的点状沉着物已基本消退。中药改为滋阴生津补气。
处方:熟地黄15g,玄参12g,党参、北沙参、菊花、决明子各9g,天冬6g。
上方服7剂后,即停服中药。由于地塞米松减量最后停服,双眼角膜后壁又出现细点状沉着物,视力亦减退,右眼0.5。左眼0.6。
药用:石膏15g,竹叶、党参各9g,麦冬、制半夏各6g,炙甘草4.5g,羚羊角粉(代,另吞)0.3g。
退云散点眼,每天3次。
经上述治疗2个月余,双眼视力均为1.5。双眼角膜后壁细点状沉着物完全消退。嘱停止内服煎药,每天点退云散3次,以资巩固。病人自述,在前一阶段头顶出现10余根白发,眉毛及睫毛未见变化。日前白发已消失。至此,治疗告一段落。
按:本例发病初有高热、头痛、耳鸣及呕吐。辨证从双眼的局部症状,结合脉软数无力、舌质红、苔薄白的全身症状,故治以清热生津、豁痰止呕,并加党参以补正气。该方可治疗内热不清、少气欲呕、形体羸瘦、脉虚而数等症。方中竹叶和石膏辛凉甘寒,清散里热;麦冬养阴生津;甘草益胃和中;制半夏豁痰止呕;党参补气;加羚羊角粉(代)以增强清热。因羚羊角粉(代)用量少,故清热而不伤津,补虚而不恋邪。服此方25剂,病情显著好转后,处方改为以生津为主,佐以气阴两补。由于病人停用激素,双眼病情复发,故又改服竹叶石膏汤加羚羊角粉(代),局部点退云散。如此又治疗1个月,双眼炎症痊愈,再停药观察3个月,双眼视力仍为1.5。(《眼科名家陆南山学术经验集》)
案2.阴虚血热,肝火上犯(赵廷富验案)
王某,女,24岁。双眼突然视物不清15天,头晕少寐,无力,下肢痒,舌质稍红,苔薄白,脉弦。远视力:右眼0.3,左眼0.4。近视力:双眼0.2,矫不正。双眼结膜充血,角膜后壁棕色沉着,左眼6、4、3点钟处有大小不等灰色结节,花边色素脱落,瞳孔圆。双眼底视盘边界模糊;视网膜呈晚霞状,近赤道部有白色、灰黑色大小不等的脉络膜萎缩斑,黄斑中心凹反射不清。诊断为双眼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原田型)。证属阴虚血热,肝火上犯于目所致。治宜养阴凉血,解毒祛湿。方选养阴清热汤加减。
处方:忍冬藤、蒲公英、白鲜皮、生地黄各30g,山楂15g,龙胆、防风、白芷、陈皮各12g,牡丹皮、白芍、赤芍、青皮各10g,甘草3g。水煎服,每天1剂。
连服半个月后复查,双眼视物清,头晕少寐身痒消失。远视力,双眼1.0;近视力,双眼1.5。双眼角膜清晰,虹膜正常。眼底视网膜呈红砖色,灰黑色脉络膜萎缩斑未消而愈。
按:葡萄膜-大脑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对色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青壮年,男多于女,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病。炎症反复发作加重,病程拖延甚久,最后导致瞳孔膜闭、并发性白内障、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继发青光眼或眼球萎缩。炎症主要累及前部葡萄膜者称为小柳病,视网膜脱离较少,毛发及皮肤改变较多;以后部脉络膜炎为主者称为原田病,视网膜脱离较多而皮肤改变较少,预后较佳。此例为原田病,系阴虚血热,肝火上犯于目所致。治宜养阴凉血,解毒祛湿。用养阴清热汤而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眼科五色复明新论》)
案3.阴虚火旺,肝火上炎(张存明验案)
某男,63岁。头痛、耳鸣、重听,视物不见。查视力:右眼0.04,左眼0.06。结膜充血,角膜后沉着物(+),房水混浊(+),虹膜后粘连;瞳孔不正圆;晶体前囊色素沉着,玻璃体尘埃状混浊。眼底视盘色红、边界模糊,高起1mm,视盘附近网膜水肿。网膜静脉血管扩张,黄斑区较暗。诊断为原田病。治宜滋阴降火,化痰通络,佐以益气。
处方:生黄芪24g,生地黄、熟地黄各15g,茺蔚子、柴胡各12g,玄参、赤芍、牡丹皮、知母、黄芩、地龙、决明子各9g。每天1剂,水煎服。
同时用药渣煎水熏敷双眼,1%阿托品膏扩瞳,维生素类口服,可的松眼药水点眼。
服药16剂后,查双眼视力0.3,瞳孔不正圆,房水(-),晶状体前囊色素沉着,双眼底同前,病情稳定。[江苏中医,1990(9)]
案4.肝经实热,上攻目窍(葛新民、潘开明验案)
金某,男,32岁。双眼视力减退2周,伴有耳鸣、听力障碍。近日来有白发、头痛、头晕、恶心,曾用过大剂量激素。体检:血压110/60mmHg(14.7/8.00kPa),神志尚清,头顶部头发脱落2/3,听力差,其余均正常。视力:右眼0.06,左眼0.01。双眼中度睫状充血,角膜后沉着物(++)。瞳孔中等度散大,部分后粘连。晶状体前囊有色素沉着,玻璃体混浊(+)。双眼视盘充血,境界不清,静脉曲张,视网膜水肿,有渗出物,左眼视网膜扁平状脱离。诊断为葡萄膜-大脑炎。证属肝经实热,上攻目窍。治宜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方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汤。
处方:生石膏、大青叶各30g,金银花20g,紫草、穿心莲、青黛粉、寒水石各15g,连翘、生地黄、赤芍、黄芩、牡丹皮、龙胆、车前子各10g。每天1剂,水煎服。便秘,加生大黄或番泻叶10g;睡眠不佳,加酸枣仁、柏子仁、合欢花各12g;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各12g;视网膜水肿和渗出物多及玻璃体混浊重者,加珍珠母、枸杞子各12g,红花、桃仁各6g;炎症基本控制,视力不提高者,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同时配合1%阿托品眼药水点眼,球后注射醋酸泼尼松龙0.5ml及银黄注射液1ml,每10天1次。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1等。
服药55剂后,视力提高至右眼0.8,左眼0.3。角膜后沉着物消失,玻璃体混浊变轻,视网膜脱离已复位。再经治疗40天,视力提高至右眼1.2,左眼0.8。头发已恢复正常,耳鸣、头痛、恶心等症状均消失。随访4年,未复发。(《眼病妙方精选》)
案5.阴虚火旺,上炎目窍(张健验案)
邝某,男,52岁。双眼视力急剧减退,眼前有黑影1年余。曾在外院诊为双眼葡萄膜炎,用激素、扩瞳等治疗,症状仍反复发作。现视力差,头晕耳鸣,毛发部分变白,面部皮肤及上肢有散在性白斑,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视力:右眼0.4,左眼0.5。双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有数点羊脂状沉着物,瞳孔药物性开大、不圆,虹膜有后粘连。视盘充血,视网膜水肿,黄白色点状渗出。诊断为双眼葡萄膜-大脑炎。证属阴虚火旺,上炎目窍。治宜滋阴降火。方选滋阴降火汤加减。
处方:生地黄、熟地黄各15g,玄参、白芍、当归、黄芩、黄柏、石斛、麦冬、知母、柴胡各10g,甘草5g。每天1剂,水煎服。
同时用1%阿托品滴眼液、复方妥布霉素眼药水滴双眼。泼尼松30mg,每天早晨8时左右顿服。
2周后眼部症状减轻。视力:右眼0.6,左眼0.6。泼尼松逐渐减量。继续用原方,先后加菊花、枸杞子等,服药2个月余,右眼视力恢复到0.8,左眼1.0。(《中西医眼科临证备要》)
(三)按语
本节优选验案5则。本症后期,炎症吸收,但多形成机化,须佐软坚散结法,同时可用补益之剂,对提高视力将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药物的选用:血虚的主以补血,药如熟地黄、当归、阿胶、枸杞子、山茱萸、白芍之类;虚而有微热的宜凉补之,药如生地黄、天冬、麦冬、地骨皮、沙参、石斛、玉竹之类;血热较甚的宜寒之泻之,药如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知母、连翘等;血滞瘀积的主以行散,药如牡丹皮、赤芍、桃仁、红花、三七、茺蔚子、五灵脂、川芎、益母草之类;出血不止主以止涩,药如蒲黄、侧柏叶、藕节、大蓟、小蓟、地榆、槐花等炒炭;肝阳上亢的主以平肝,药如石决明、珍珠母、牡蛎、龙骨、地龙、菊花、钩藤等;气虚的主以补气,药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黄精等;虚而见寒的主以温中,药如附子、干姜、仙茅、淫羊藿、菟丝子等;气滞的佐以调气,药如川芎、木香、郁金、青皮、陈皮、香附、枳壳之类。须根据不同体征而选用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