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特点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先天性慢性进行性眼病,具有遗传倾向,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原发性变性。多双眼受累,男多于女。以夜盲、视野狭窄、眼底色素沉着为主症。主要是视网膜光感受器功能异常,大多数病例视杆细胞受累更为严重,使病人夜视力受损更重。病人早期即有夜盲症状,但中心视力可正常。最初视野出现环形暗点,以后随着病情的缓慢发展,视野呈向心性缩小,夜盲症状逐渐加剧,直至日间行路亦感困难。后期视野成为管状,甚至陷于失明。检查早期可发现暗适应减退。周边视野逐渐缩窄形成管状视野;中心视力也日渐下降终致失明。眼底检查见视盘呈蜡黄色,视网膜血管显著变细,视网膜呈青灰色,见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偶也可全无色素,称为无色素型视网膜色素变性。另有布散针尖状结晶样闪光亮点或白点,为本病的特殊表现。
(二)验案优选
案1.脾虚气弱,清阳下陷(韦文贵验案)
彭某,男,19岁。4岁时发现从地上拣东西困难,9岁时晚上走路经常跌跤。5年前在北京某医院曾用组织疗法和其他对症治疗半年无效。现黄昏视力较差,晚上看不见路,经常跌跤,视野狭窄,视力疲劳,头晕眼干,神烦,眠纳尚可,二便调。据云出生后有佝偻病,3岁时小便色白且浑浊如米泔水样,经治疗后好转,以后经常鼻出血。检查:双眼视力1.2;近视力耶格表1。双眼屈光间质清晰。视盘色蜡黄,边界清楚,动脉细,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可见。视网膜赤道部可见散在骨细胞样及条样色素沉着,右眼较左眼多,伴有灰白色圆形小点,边界整齐而清楚。视网膜血管可透见。舌质稍红,脉细。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证属脾虚气弱,清阳下陷,兼有肝肾阴虚。治宜益气升阳为主,兼以平肝益肾明目。方选人参补胃汤合决明夜灵散加减。
处方:石决明、夜明砂各25g,炙黄芪15g,党参、蔓荆子、炒白术10g,黄柏6g,炙甘草3g。
另用黄连羊肝丸,每天1粒。
服药14剂后,视物较前清楚,视疲劳及头晕等症状已减轻。舌质稍红,脉细。周边视野向心性缩小,用10mm白色视标检查,右上、下及鼻侧均为30°,颞侧80°;左上、下及鼻侧均为30°,颞侧50°。仍以上方去黄芪,加蒺藜12g,谷精草10g,以平肝明目。每天同服黄连羊肝丸1粒。
服方1年多,夜盲开始明显好转,现在晚上有灯光能看见东西,没有灯光也能走路,视野范围已扩大。改服丸剂,以人参养荣丸、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明目还晴丸,每次1丸,交替服用,每天服2种。
复查时双眼视力1.5。视野基本正常,周边视野右上40°,下45°,鼻侧50°,颞侧90°,眼底同前。仍按前法服药1个月,以巩固疗效。
按:本例证属肝肾不足,脾虚气弱,脉道阻塞,清窍失养,清明失用,因而夜视不清,视野狭窄。根据气行则血行的理论,治以益气升阳为主,平肝清肝、益精明目为辅。方中加谷精草、蒺藜等以助清肝明目之功,配五味子加强滋阴生津之效,并服黄连羊肝丸清肝养血明目。后连服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明目还睛丸等补肝益肾明目,对提高扩大视野、控制病情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代名中医五官科诊治绝技》)
案2.少阴厥阴,里虚内障(陈达夫验案)
蒲某,女,12岁。2岁左右时出现夜间看物不清。7岁上学时查视力不佳,且有明显夜盲。经重庆某院检查,诊断为视网膜色素变性,谓无特殊治疗,给予鱼肝油丸口服,无效,故来要求中医治疗。在其家族中,一弟无夜盲,父母非近亲联姻,祖母有夜盲,晚年失明,曾祖辈情况不详。检查:右眼视力0.6,左眼视力0.4,双眼前节正常。眼底:双视盘色轻度蜡黄,边界尚清,视网膜动脉稍细,视网膜色调较暗秽,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周边视网膜满布蜘蛛样色素,部分区域堆集较多。视野向心性缩窄30°。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证属少阴厥阴里虚内障目病。治宜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方选驻景丸加减方。
处方:楮实子、菟丝子、猪肝粉各300g,茺蔚子180g,木瓜、枸杞子、黑豆各150g,鸡内金120g,三七100g。共研细末,做蜜丸。每次服15g,每天服3次。
上方连服3个月后,视力有提高,右眼0.9,左眼0.8,视野无明显改变。2年后复查,视力未下降。
按:视网膜属肝,一切眼中色素属肾,故本病为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两经合病,以虚证为主,治宜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方中加猪肝,取其血肉之品,直补肝脏之意。(《陈达夫中医眼科临床经验》)
案3.肝血亏损,玄府郁闭(庞赞襄验案)
芦某,男,26岁。双眼自幼夜盲,至今不愈,近几年来昼间视力逐渐减退。胃纳欠佳,有时吞酸,便润。检查:右眼远视力0.4,近视力0.6;左眼远视力0.3,近视力0.2。外眼正常。眼底:双眼视盘略褪色,视网膜变薄,呈淡黄白色,血管稍变细,脉络膜血管暴露呈棕红色(豹纹状眼底),黄斑部中心凹存在,近赤道部及周边部均可见散在骨细胞样色素沉着。脉弦细。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证属肝血亏损,玄府郁闭。方选健脾升阳益气汤加减。
处方:党参、白术、黄芪、山药、当归、茯苓、石斛、苍术、夜明砂、望月砂各10g,陈皮、升麻、银柴胡、甘草各6g。每天1剂,水煎服。配合针刺承泣、手三里。每天针1次。
1个月后复诊:右眼远视力0.5,近视力1.5;左眼远视力0.5,近视力0.5。继用前法治疗3个月,右眼远视力0.6,左眼远视力0.5,自觉夜盲好转。眼底检查。双视盘蜡黄色,色泽浅淡,视网膜血管变细,视网膜有散在骨细胞样色素沉着,近赤道部尤多,黄斑区污秽,中心凹可见。嘱其继用前法治疗,以期视功能进一步改善。
按:本病多由先天不足,脾阳不振,导致肝血亏损,玄府郁闭,脉络失畅,精气不得上承于目所致。故治疗首先宜从健脾升阳、益气养血、解郁疏络着手,并配合针刺疗法。本病的施治是长期的,在口服汤剂休息期间,应配合服用中成药治疗。(《中医眼科临床实践》)
案4.脾肾两虚,阳气不足(韦玉英验案)
谢某,男,22岁。双眼夜盲伴视界狭窄2年。病人现在读书,全身无任何不适。2年前发现双眼视物模糊,夜间行动不便,视界较窄。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同样病史。检查:右眼视力0.7,左眼视力0.6,视野向心性缩小。眼底:双视盘色全淡,略现蜡黄,边缘清楚,动脉稍细,视网膜可见少许骨细胞样色素沉着,黄斑中心光反射隐见。夜间看书模糊,眼球胀,视界狭窄,时有耳鸣,畏寒肢冷,不喜饮,周身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证属脾肾两虚,阳气不足。治宜益气升阳,补益肝肾。方选益气聪明汤加减。
处方:党参、黄芪、石菖蒲各15g,蔓荆子、升麻、葛根、白芍、石决明(先煎)、谷精草、枸杞子、女贞子、夜明砂(包煎)各10g。每天1剂,水煎服。
上方服14剂后,耳鸣已消,视疲劳改善,其他同前。仍守原方,去石菖蒲、升麻,再服30剂。加用长效维生素B120.5mg加硝酸士的宁2mg,混合后颞颥部位封闭,隔天1次,每次各半支,7次为1个疗程,停3天再重复1个疗程。
共服药40剂,自觉精神比过去好,视物范围较前增宽,晚上看书比以前清楚,全身已不畏寒。检查视力:右眼1.2,左眼1.0。右眼视野已恢复正常。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病人春节时暴饮暴食,平时爱吃零食,故伤脾胃。脾失健运而腹胀,大便溏而次数较多,舌淡而边有齿痕。方选香砂健脾汤加减。
处方:党参、黄芪各12g,苍术、白术各10g,莱菔子9g,陈皮、神曲、厚朴、木香、砂仁(打)各6g。
上方服1个月后,大便已恢复正常,腹胀已消,因为学校功课紧张,煎药不方便,要求服丸药。检查视力:右眼1.2,左眼1.0,双眼视野已正常,暗适应正常。
按:本例病人年轻,肾功能正常,无心、脑、肾器质性病变,故用硝酸士的宁和长效维生素B12穴位封闭,以达到兴奋视中枢、提高视觉功能和扩大视野的目的。中医中药始终用益气升阳、补益肝肾法,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说明中医药对本病控制发展、提高视力和扩大视野有一定的作用。(《韦玉英眼科经验集》)
案5.脾胃气虚,阳气不足(姚芳蔚验案)
陈某,男,28岁。自幼夜盲,视力不良,曾经中西药物及针灸治疗无效。无家族史。检查双眼视力眼前手动,眼球水平震颤,外眼(-),晶状体及玻璃体亦无异常。眼底:视盘呈蜡黄色,视网膜血管高度狭窄,视网膜污秽样,大批骨细胞样色素沉着,黄斑中心凹反射消失。视野:查不出。视网膜电流图:a、b波均平直(消失)。体征:面色萎黄,四肢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眼球震颤。证属脾胃气虚,阳气不足。治宜健脾益气,养血化瘀。
处方:葛根、黄芪、夜明砂(包)、丹参各30g,党参、赤芍、当归、枸杞子各12g,川芎、炒白术、茯苓各10g,紫河车粉(吞)、炙甘草、陈皮各3g。每天1剂,水煎服。
同时配合针刺,隔天1次。
经用上法治疗1周后复查视力:右眼前约33cm数指,左眼0.1。继续针刺及上法治疗。于3个月后复查视力:右眼0.06,左眼0.5。眼底象无明显改变,眼球震颤大为好转。视野:右眼仍检不出,左眼基本正常。
按:本病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吞噬功能障碍有关。脾主运化,主吸收与输布以维持人体,包括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与代谢,故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吞噬与消化功能归属于脾;又本症局部视网膜血管狭窄,乃脉络瘀滞所致。本例证属脾虚气弱,故治以健脾益气,养血化瘀。方用五味异功散加味。(《眼底病的中医治疗》)
案6.脾肾阳虚,阳不胜阴(姚芳蔚验案)
石某,女,51岁。夜盲40余年,视力严重减退亦10余年,父母系近亲结婚。检查:右眼视力眼前数指,左眼视力眼前手动,双眼外眼阴性,晶状体后囊混浊明显。眼底:视盘苍白,视网膜血管细窄,视网膜菲薄,赤道部可见骨细胞样黑色素斑点密集,后极部视网膜呈金箔样反光。视野:无法检查。视网膜电流图:a、b波均熄灭。体征: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腰腿酸痛,小便次数增多,舌淡脉沉细。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并发性白内障。证属脾肾阳虚,阳不胜阴。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壮阳。
处方:丹参、夜明砂(包)、葛根、黄芪各30g,党参、枸杞子、当归各15g,川芎、补骨脂各12g,鹿角6g,肉桂(后下)、紫河车粉(吞)各4.5g。每天1剂,水煎服。
同时配合针刺。
经用上法治疗1周后复诊,视物明亮些。2周后检查视力:右眼0.2,左眼0.1。后继续治疗3个月,复查视力:右眼0.3,左眼0.1。视网膜电流图检查:双眼a、b波仍熄灭。
按:《原机启微》将本病归为“阳衰不能抗阴之病”,多由阳虚所致,而“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本例证属脾肾两虚,故治宜温补脾肾,活血化瘀。方选龟鹿二仙胶加减。(《眼底病的中医治疗》)
案7.肾阳不足,目失所养(张皆春验案)
苏某,男,39岁。夜间不能见物10余年,近2年来白天视物亦渐渐不清,曾到某医院诊断为视网膜色素变性,多方治疗无效。现平视前方尚能见物,周围之物不能看清。检查视力:右眼0.7,左眼0.2。双眼神光受截,左目瞳神被云翳挡住。右眼眼底视盘呈蜡黄色视网膜血管狭小,视网膜由赤道部至周边部有无数骨细胞样色素斑散布,靠近周边部更为密集,但尚未侵及视盘及黄斑部。左眼眼底不能查清。兼有腰痛、遗精、小便自遗、脉沉重等症。诊断为视网膜色素变性。证属肾阳不足,目失所养。方选滋肾复明汤加减。
处方:熟地黄15g,枸杞子、桑椹各12g,菟丝子、女贞子、车前子、肉苁蓉、巴戟天、山茱萸各9g,肉桂6g。每天1剂,水煎服。
上方服26剂,右眼视力0.9,左眼视力0.2,腰痛滑精、小便自遗均见好转,脉较前有力。又服上药48剂,右眼视力1.2,左眼视力0.2,但仍不能看清周围之物,眼底无明显改变,滑精、小便自遗已愈。嘱其常服杞菊地黄丸以巩固疗效。(《当代名医临证精华·眼底病专辑》)
(三)按语
本节共优选验案7则。中医治疗本病,多从滋补肝肾入手。现代研究表明,本病除肝、脾、肾三脏亏虚,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外,常伴气滞血瘀。这在微循环,眼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等研究中得到了证实。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一般多应用血管扩张药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E与组织疗法等。中医学称本病为“高风内障”“高风雀目”,多由元阳不足,命门火衰,或肝肾亏损,精血不足,或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所致。故治以温补肾阳,滋养肝肾,健脾益气。中药治疗对本病有一定疗效。故中医治疗本病多以滋补肝肾、健脾益气为主,配合疏肝活血之品,标本同治,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除药物治疗外,针刺、气功、推拿、食疗等均可配合运用。由于本病病程长,故治之必须持之以恒,一般坚持半年以上方可收效,切忌急于求成,半途而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