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蛔厥(胆道蛔虫病)

蛔厥(胆道蛔虫病)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胆道蛔虫病属于中医的“蛔厥”。蛔虫,《黄帝内经》称长虫、蛟羠。《灵枢·厥病篇》:“肠中有虫瘕及蛟羠。”蛔虫为饮食不洁或脏腑气虚而生。本病属寒热错杂证。《伤寒论·厥阴病论》曰:“羠(蛔)厥者,其人当吐羠。”1年前始患胆道蛔虫病,经治缓解。2个月前因溃疡病行胃大部切除术。1周前出现腹痛攻心。经查诊断为胆道蛔虫症,并打针、输液等,而症状不见缓解。

胆道蛔虫病属于中医的“蛔厥”。汉·张仲景首论,为寒热错杂证。蛔虫,《黄帝内经》称长虫、蛟羠。《素问·咳论》曰:“胃咳之状,咳而吐,吐则长虫出。”《灵枢·厥病篇》:“肠中有虫瘕及蛟羠。”

【病因病机】 蛔厥为肠内蛔虫进入胆道而发病。多由饮食不洁或因驱蛔不当而诱发,即“脏寒蛔上入膈”。

胆为中清之府,附于肝,内藏胆汁,其脉布胸、腹。蛔虫为饮食不洁或脏腑气虚而生。《景岳全书·诸虫》说:“虫能为患者,终是脏气之弱,行化之迟所以停聚而渐致生虫耳……非独湿热已也。然以数者之中,又唯生冷生虫为最。”蛔虫有喜团聚好钻窜之性,聚而成团,阻于肠中,使之阻塞不通,起窜入胆道则现是症。

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则湿热内蕴,水谷停滞,虫聚易成。《症因脉治·虫积腹痛》:“脾为太阴,专主于腹,喜燥恶湿,若脾胃湿热,则水谷停留,湿热化生,虫积易成腹痛矣。”

本病属寒热错杂证。《伤寒论·厥阴病论》曰:“羠(蛔)厥者,其人当吐羠。”《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曰:“厥阴者,为阴尽阳生之脏,邪至其经,从阴化寒,从阳化热,其为病,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也。”其胃热(上热)肠寒(下寒),蛔虫上窜胆道而成本证。《金匮要略·趺厥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羠虫病脉证治》曰:“羠厥者,其人当吐羠,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羠上入膈,故烦,其人当自吐羠。”《诸病源候论·九虫病》曰:“蛔虫者,或因脏腹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发动则腹中痛,发作肿聚,去来上下,病有休息,亦攻心痛。”

临床症见胃脘嘈杂,脘腹剧痛,呈阵发性钻顶样绞痛,常向右肩及臂部放射,痛发时辗转不安,甚者汗出、肢冷而厥,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不欲食,缓解时如常人,常伴恶心、呕吐、吐蛔。《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曰:“脏气寒,则羠不安。其宫而动,脏气虚则羠求食而出,是以其证必吐回羠。”

【辨证用药】 本病为寒热错杂证,治当调理寒热,疏积祛滞,温脏安蛔。方用张仲景四逆散(甘草、枳实、柴胡、芍药)加川楝子、郁金、茵陈、厚朴、大黄等。因寒致厥者,用温脏安蛔仲景乌梅丸(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川椒、桂枝、人参、黄柏)加川楝子、槟榔、使君子等。《金匮要略》说:“羠厥者,乌梅丸主之。”

四逆散方中甘草甘温健脾益气;柴胡透邪升阳疏郁;枳实下气破结,与柴胡配伍升降调气;白芍益阴疏肝,与柴胡合用疏肝理脾;川楝子、郁金、厚朴疏肝理气止痛;茵陈、大黄利湿祛热。

乌梅丸,《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指出:“方中(乌梅丸)大酸、大辛、大苦,信为治虫之要剂也。”乌梅酸苦温,有杀虫驱蛔安动之功;川椒、细辛味辛性温,温脏祛寒而驱蛔;黄连、黄柏苦寒下蛔清热。清·柯琴说:“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能下”(《名医方论》)。干姜、桂枝、附子温脏而祛下寒;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与温中药相配伍有益气温中以治下焦虚寒、养血通脉、调和阴阳而除四肢厥冷;桂枝、川楝子缓急止痛;槟榔、使君子、川楝子驱蛔杀虫。

【典型医案】 孙某,男,28岁。主诉患胆道蛔虫病1年,加重1周。

1年前始患胆道蛔虫病,经治缓解。2个月前因溃疡病行胃大部切除术。1周前出现腹痛攻心。经查诊断为胆道蛔虫症,并打针、输液等,而症状不见缓解。遂来求治。

症见腹痛攻心,心烦呕吐,睡卧不宁,弓腰捧腹,辗转不安,表情痛苦,舌质淡苔薄,脉弦。

此乃蛔虫内扰,阻塞肠中,窜入胆道,攻胁剧痛。证为蛔厥。治用温脏安蛔驱虫法。方用张仲景乌梅丸加减。

处方:乌梅15克,细辛5克,干姜15克,黄连10克,当归30克,附子5克(先煎),川椒15克,桂枝15克,黄柏15克,白芍15克,川楝子15克。水煎服。

服药2剂后症状全消。随访半年,未复发。

【附方】

四逆散(《伤寒论》) 见“肝风”。

乌梅丸(《伤寒论》) 组成: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川椒、桂枝、人参、黄柏。功用:温脏安蛔。主治:蛔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