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训诂学研究
[字形] 在小篆字体中写作“”,上面像脑,下面像心,古人以为“脑”“心”合作而成“思”,以表示“思”所产生的根源。
[构造] 会意兼形声字。篆文从心,从囟(囟门),表示用头脑思考。隶变后楷书写作思。“囟”讹为田。
[本义] 《说文解字·思部》:“思,恖(同睿,深思)也。从心,囟声。”本义为深思。“囟”是脑盖,指脑。人思想,从脑从心,纤细如丝,贯通不绝。道家认为,脑为先天“元神之府”,心为后天“识神之府”,所以,“思”几乎涵盖了人的所有心理活动。
[演变] 思,①本义指深思:学而不思则罔(糊涂),思而不学则殆。②引申为思念,思慕,想念:子不我思,岂无他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③用作名词,指心绪:俱怀逸兴壮思飞。④又引申指悲伤:吉士思秋。⑤由考虑的过程,引申指思路:构思。
[组字] 思,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是《说文解字》部首。现今归入心部。凡从思取义的字皆与思考等义有关。
以思作义符的字有:慮(虑)。
以思作声符的字有:偲,缌,飔,罳,锶,揌,腮,鳃,葸,崽。
(二)现代汉语对“思”的诠释
《辞海》将“思”解释为思考、考虑、想;引申为思念、怀念、想念、挂念。有以下几种解释:
(1)(sī):①考虑;思考。如:深思熟虑;思前想后。如《荀子·劝学》中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②想念;挂念。张衡《四愁诗》:“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引申为悲伤。曹植《幽思赋》:“仰清风以叹息,寄余思于悲弦。”③作语助,活用于语首、句中,无实义,为虚词、语气叹词。《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思乐泮水,薄采其藻。”又《大雅·文王有声》:“无思不服。”又《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诗经·小雅·桑扈》:“兕觥其觩,旨酒思柔。”④姓。明代有思任发。
(2)(sì四):意思;思绪。如诗思;文思。陆机《文赋》:“思乙乙其若抽。”(乙(yà)乙,难于出来的样子)。
(3)(sāi腮):见“于思”。县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昆仑山北麓,邻接西藏自治区。县人民政府驻木哈拉镇。汉为扜弥地,清设于丹阗县,1959年改于由县。
(三)中医学对“思”的认识
中医学对“思”的认识有其学科特点,它将“思”列为情志之一,由脾主,为脾之志,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脾在志为思……思伤脾”,“中央生湿,在志为思”;《中医大辞典》中认为“思”为七情之一,并将其解释为:思虑。另一方面,“思”还是一种认知心理活动,如《黄帝内经太素》云:“思,亦神之用也,专存之志,变转异求,谓之思也”,说的就是一种“因志而存变”的认知心理活动,在志向的推动下客观的分析事物。《中医学基础概论》中这样诠释“思”:“思,是指集中精神,运用智慧,考虑问题的精神状态。”这里所说的也是认知范畴。中医学中还认为思和心关系密切,根据五行理论,火生土,心为脾之母,《孟子•告子章句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又如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曰:“脾之神为意。意者,心之所发也。由发而渐引焉曰思,则当其发属在脾,及其思属在心。”这里所说的“思”均是正常生理情况的反应,但是超过一定的度就成为致病因素,致病因素之“思”常与“忧”同用,如《素问·痹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灵枢·口问》:“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灵枢·百病始生》:“忧思伤心。”
综上所述,“思”既属于情志范畴又属于认知范畴。一方面“思”是一种情感体验,与悲、忧、哀、伤、愁、怨、畏等消极情绪相通,属于情志范畴,如《淮南子·缭称训》:“春女思,秋士悲”,思与悲相对,思即悲。另一方面,指思考、思虑,是一种较详细的潜在的认识心理活动,属于认知范畴,如《灵枢·本神》中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说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认知过程:首先是接触事物通过“心”的感受而产生知觉;继而产生记忆;当记忆不在眼前的事物而在“心”中产生的现象就产生意向;在意向中进一步认知客观事物,自觉确立目标而产生志向;在志向的推动下就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点和内在联系进行分析综合,如此往返便产生初步思维;通过思维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进行考虑,集中注意,清晰思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就是中医学所谓“心智”,这就是《内经》中论述的认知全过程。在古代的思想著作中也论述了具有“思考、思虑”之意的“思”,如上文所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