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虑过度状态理论体系的构建

思虑过度状态理论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志致病理论形成于《内经》时代,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发挥,形成了从病因病机到预防治疗的一系列理论和临床实践。可见忧愁思虑,伤及心神,脾气郁结,则造成气机结滞。当前,由于诸多社会因素的变化,导致了思虑过度这一心理性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我们经过挖掘整理古代与“思”有关的内容,发现古人往往仅把思虑过度作为一种病因来看待,并未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未能有效地应用到临床实践当中。

思志致病理论形成于《内经》时代,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发挥,形成了从病因病机到预防治疗的一系列理论和临床实践。《内经》认为思虑过度可以阻碍气机的运行,如《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可见忧愁思虑,伤及心神,脾气郁结,则造成气机结滞。张景岳认为久思不解,可损害五脏六腑,为证多端,正如他在《景岳全书》中所说:“思则气结,结于心而伤于脾也,及其既甚,则上连肺胃而为咳喘,为失血,为噎膈,为呕吐;下连肝肾为带浊,为崩淋,为不月,为劳损。”叶天士认为劳心过度,耗损营血,虚火内生,扰动血分,出现血证,如《临证指南医案》中有这样的记载:“劳心,神耗营损,上下见血。”吴谦在《医宗金鉴》中高度概括思虑过度所造成的人体损害是“形神俱病”,“平素多思不断,情志不遂,或偶处惊疑,卒临景遇,因而形神俱病”。

纵观中医学发展的历程,任何一种新的社会疾病的出现都会催生一种与之相应的辨证论治体系的产生。东汉时期伤寒流行,产生了《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理论;清代的瘟疫流行,产生了温病学派的“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当前,由于诸多社会因素的变化,导致了思虑过度这一心理性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我们经过挖掘整理古代与“思”有关的内容,发现古人往往仅把思虑过度作为一种病因来看待,并未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未能有效地应用到临床实践当中。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发现思虑过度不仅仅是病因,也可以作为病证状态而存在,这种病证状态又可以导致一系列的疾病,而传统的脏腑辨证等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完全贴切地适应于对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因此我们确立了以中医学内容为主干,借鉴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积极吸取其相关内容做补充思路,以期构建一种更为适用的辨证理论体系来应对这类疾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