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虑过度状态的确立

思虑过度状态的确立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虑过度是指过度地苦思冥想、凝神敛志的过程,它可以作为一个状态而存在一段时间,对人体持续的发生作用,我们称之为“思虑过度状态”。更重要的是,思虑过度可以作为一种病理状态长期、持续地作用在患者身上,这种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共同存在的状态使得对疾病的治疗更加复杂,难以把握。

“生病起于过用”,正常的思虑是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一旦超出了正常限度则成为思虑过度。思虑过度是指过度地苦思冥想、凝神敛志的过程,它可以作为一个状态而存在一段时间,对人体持续的发生作用,我们称之为“思虑过度状态”。

这里所研究的“思虑过度状态”是我们所总结的五种心理紊乱状态之一,与习惯所说的“思虑”既有相似又有区别。传统的思虑过度只是作为病因而被提及,如清·沈金鳌《妇科玉尺》一书中指出,脾虚崩漏与思虑有关,认为:“思虑伤脾,不能摄血,致令妄行”,由此可见,脾虚则血失所统,思虑伤脾则不能摄血,劳极伤脾,中气虚衰,以致脾不统血,血海不固,最终导致崩漏。又如《沈氏妇科辑要·月事不来》说:“忧愁思虑伤心,因极其子,不嗜饮食,血无以滋生,阳明病矣”,即过思伤脾,脾气受伤,气血生化不足,故面色少华,月经愆期,量少色淡。还有因忧思过度导致失眠、血瘀等的记载,不一而足。由此可见,思志致病的观点尽管从病因学方面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仅仅是一提而过,并无深入研究。

我们在既往的研究中提出,思虑过度不仅作为一个“因”,能够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还可以是一系列社会事务、日常生活事件、疾病、个人欲望等原因而引起的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思虑过度可以作为一种病理状态长期、持续地作用在患者身上,这种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共同存在的状态使得对疾病的治疗更加复杂,难以把握。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有了更大的进步,人类的疾病谱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心脑血管、精神心理等疾病的发生率增高,曾经为人类健康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生物医学模式,在这类疾病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因为这类疾病主要是社会因素或(和)心理因素所致,而不是生物学因素,于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应运而生,它综合了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影响。根据这种医学模式,医生不仅要关心病人的躯体,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心理;不仅要关心病人个体,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家属、关心病人的后代、关心社会。这种医学模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对人的尊重,它重视的是人的生物生存状态和社会生存状态。我们所研究的思虑过度状态即是这种新的医学模式的体现,在诊疗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患者疾病状态下产生的心理紊乱状态,并应用相应的理论指导临床诊疗。

以往对思虑过度的认识是建立在脏腑辨证体系等理论的基础上,过度的思虑会影响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和气血的运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医醇賸义·思伤》:“思虑太过,心烦意乱,食少神疲,四肢倦怠。”心藏神,脾主思;心主神明,脾主运化。若思虑太过,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异常,则可出现“心烦意乱、神疲”等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思虑太过,脾失健运,则可出现“食少、四肢倦怠”等机体消化吸收功能失常的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但这种认识模式只注重了人生的“病”而忽视了生“病”的人,忽视了对精神心理疾病的关注。通过临床发现大部分思虑过度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紊乱状态,都存在心理状态层面上的问题:过度的思虑不仅能通过影响脏腑生理及气血功能,导致躯体化障碍,而且会进一步影响患者心理,产生不同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症或焦虑症,这种心理疾病反过来又会加重思虑的程度,形成恶性循环。我们通过心理脉象评定并结合问诊发现,目前临床情志致病的首要因素即为“思”,但从目前的文献报道和研究看,关于该方面的资料并不多,并无深入研究,能否以思作为切入点构建符合中医情志病自身特点的辨证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不管是作为致病因素还是作为病证状态来认识思虑,都既要尊古,而又不能脱离现实,要古为今用。在研究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以中医为主,突出中医特色,同时也要逐渐运用现代科学的诊察和检验方法,以便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