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法中的“望、闻、问、切”四诊,是诊察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中医诊断理论认为,人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对疾病的诊断是一个认识的过程,通过四诊来“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因此,望、闻、问、切四诊,是认证识病的主要方法。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曰:“诊法何如……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由此可见诊法就是对人体进行全面诊察的方法,借以判断人的健康与疾病状态,同时通过四诊获得的信息,如通过望诊获得的“症状”和通过切诊获得的“体征”来评价患者机体目前的状态,进而综合有效的“症”“征”信息进行辨证分型,有利于辨证论治。
四诊获得的信息对于临床治疗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四诊与西医的客观诊断仪器不同,它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是在医者的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地获取信息,即刻进行分析综合,及时做出判断的。四诊信息的获得和医者的分析综合过程体现了中医学理论的主要思维方式即取象比类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通过四诊获取事物“象”——是一类客观事物的共同性的形象信息抽象、概括出来的观念性形象,然后把这种“象”进行“比类”——类比、推理,得出一定结论的思维方法。简言之,在临床实践中,医者通过对患者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获得“象”,即采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从而达到识病辨病的目的。
中医“形具而神生”的形神论、“阴阳五态”的个性论、脏腑气血变化与情志转化相关的理论使得中医具有独特的诊断手段,即四诊合参的心理诊断体系。如望诊,能通过人的言语、行为等来推知其心理状况,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灵枢•五乱》曰:“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素问•脉要精微论》:“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灵枢•本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指出望诊是观察患者心理状态重要的手段。此外,问诊也可探知人的心理状态,如《素问•疏五过论》中说:“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极具特色的一项诊察技能,是获取心理状态信息的重要手段。《灵枢•本神》很早提出“脉舍神”的观点,《灵枢•营卫生会》曰:“血者,神气也”,指出神除五脏之外还寄舍于血脉之中。神在中医含义之一,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因此脉舍神包含了在脉中寄舍、蕴含着人类心神的意思。《素问•经脉别论》曰:“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指出了与心理活动有关的脉象变化,广泛地存在于一切个体的各种心理现象之中。不论是惊恐、恚恨、劳心乃至动静变化间的各种心理条件下,只要有心理活动存在,脉象都将发生变化。心理活动与脉象之间存在相对应的关系,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数则烦心”,数而躁的脉象对应着心烦的心理状态;《素问•大奇论》说:“肝脉鹜,暴有所惊骇。”即肝脉出现疾、散乱的脉象体现的是一种惊骇的心理现象,这种特殊的脉象特征也是用以区分惊骇与其他心理状态的不同。此外,尚有其他心理脉象的描述,如“脉至如华者”“如弦缕”“脉躁疾”“切其脉大紧”“脉之陷下”等心理脉象的描述,体现了不同于病脉的脉象描述特征。
中医学不同于现代医学心理疾病的诊察手段,其依靠“望、闻、问、切”四诊法获得诊断心理状态的症状和体征,尤其是脉诊技法的源远流长,使得中医对心理状态的诊断独树一帜,成为四诊合参心理诊断体系中重要一项。脉诊在诊断中医情志致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情志之“思”,古代医家多有从四诊收集体征的文献记载。
广义之“思”,不单是指思维,而是包含思维在内的认识活动的总称。思虑致病,多为患者的思维活动异常活跃及异常情感所致,难于体察,其属于情志病范畴和认知过程的异常。情志活动包括喜、怒、思、悲及恐五种,也称五志,是人体对外界事物所作出的应答反应,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和生活的必需,保持“动而中节”是其基本条件,如果过激则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危害人体的健康。思虑致病古书多有记载,如《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可见忧愁思虑,伤及心神,脾气郁结,则造成气机结滞。《医宗金鉴》高度概括思虑过度所造成的人体损害是“形神俱病”或“平素多思不断,情志不遂,或偶处惊疑,卒临境遇,因而形神俱病。”
经过四诊获得的思虑过度所导致的疾病症状和体征在古书中多有描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