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弧菌腹泻(vibrio parahaemolyticus diarrhea)是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肠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部绞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病原学】 副溶血弧菌为革兰染色阴性,镜下运动活泼如穿梭。该菌含有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根据菌体O抗原不同,现有13个血清型。本菌适宜在25~30℃、pH7.5~9.4的含盐(8%以下)条件中生长;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在淡水中存活不过2d,海水中存活47d以上,冰箱中存活10余日;对酸及热敏感,在l%醋酸或50%食醋中1min死亡,56℃30min、90℃1min即可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
【流行病学】
1.感染源 海洋生物为本病的主要感染源。副溶血弧菌存在于近海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类、贝壳等海产品中,在咸肉、猪肉、猪内脏、肉丸及咸蛋、咸菜等也常能检出副溶血弧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意义不大。
2.传播途径 主要因进食带菌的海鱼、虾、贝类等海产品而感染,尤其是生吃金枪鱼、三文鱼等冰鲜食品。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暂且微弱,可重复感染。
4.流行季节 夏秋季多发,以7~9月份为高峰。
【发病机制】 目前比较明确的认为副溶血弧菌具有侵袭力并可产生类似霍乱弧菌肠毒素的不耐热毒素(LT)。其侵袭力可直接引起肠道病变;LT可引起剧烈分泌性腹泻,导致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主要病变在小肠,可出现黏膜轻度糜烂、细胞坏死及炎性渗出。
【临床表现】 潜伏期1h至4d,多为10h左右。
主要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有发热、畏寒、腹痛、腹泻、呕吐。腹痛多呈阵发性绞痛,多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回盲部。腹泻每日3~20次,大便性状多样,可呈水样便、血水样便、黄糊便、黏液便或脓血便等。可有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细分为普通型、胃肠炎型、菌痢型、中毒休克型或少见的慢性肠炎型。本病多可在1周内治愈,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中毒休克型须积极抢救。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多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多在70%以上。
2.大便常规 可见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
3.大便动力试验 动力试验阳性,霍乱弧菌制动阴性。已使用抗生素或未及时送检标本者可致动力试验阳性率下降。
4.细菌培养 取患者新鲜粪便或剩余食物,可培养出副溶血弧菌。
5.基因探针杂交及PCR快速诊断法 用于临床诊断,可直接从原始食物标本或腹泻标本中检测耐热毒素基因,快速、灵敏、特异性均较好。
6.血清学检查 本菌感染后血清抗体滴度一般不高,持续时间也短,诊断价值有限;恢复期耐热溶血素抗体检测常有明显升高,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诊断】
1.流行病学史 病前5d内有不洁饮食史,尤其是海产品食用史,或者进食品种与海鲜类有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史。
2.临床表现 起病急,发热、腹痛、腹泻,脐周阵发性绞痛为主,大便多为稀水便,个别为脓血便。
3.实验室检查 大便常规可见红白细胞,细菌培养有副溶血弧菌生长。
【治疗】
1.液体治疗 轻、中度脱水可给予口服补液盐治疗。重度以上脱水者,给予静脉补液,输入等张或1/3~1/2张的液体治疗脱水(年龄越小的儿童,选用液体张力应越低),同时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异常。血压下降明显者,在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基础上,可酌用血管活性药。
2.对症治疗 腹痛明显者可口服或注射山莨菪碱解痉止痛治疗;发热者以物理降温为主,高热时可加用解热镇痛药物,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时,在使用有效抗菌治疗的前提下,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颅压增高时,酌情使用脱水药。心率过快时,可缓慢静推毛花苷C(西地兰)。
3.抗菌治疗 轻症患者可不用抗菌药物,或应以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微生态制剂;较重者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多西环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及氟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短程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