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O1群霍乱弧菌腹泻(vibrio cholerae non-1diarrhea)是由非O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O139引起的新型霍乱已被归入霍乱诊断、治疗和管理。
【病原学】 非O1群霍乱弧菌亦称不凝集弧菌、非霍乱弧菌,包括了O2~O200以上的血清群。这些细菌具有与O1群霍乱弧菌相同的鞭毛抗原,生化反应相同,但菌体抗原不同,不被O1群多价抗血清所凝集。
【流行病学】
1.感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
2.传播途径 经污染的水源、食物引起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 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沿海地区发病率较高。
【发病机制】 由肠毒素致病。O139霍乱弧菌分泌的肠毒素较多,所引起的临床症状较重。
【临床表现】 潜伏期 数小时至3d。可分为胃肠炎型和痢疾型。
1.胃肠炎型 以腹痛、腹泻、水样便为特点。
2.痢疾型 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脓血便,重者可有脱水表现。偶有败血症、创伤或耳部感染。
【实验室检查】
1.大便镜检 可见红、白细胞,动力试验阳性,O1群血清制动试验阴性。
2.大便细菌培养 可有非O1群霍乱弧菌生长。
3.PCR检测 可检测细菌抗原,但可有假阳性。
【诊断】 临床诊断流行季节发病、进食可疑食物或水、有腹痛、腹泻和呕吐等症状;确诊有赖于大便细菌培养结果。
【预后】 多数预后良好,O139霍乱弧菌腹泻病死率为1.3%~5%。
【治疗】 O139霍乱弧菌感染的治疗见霍乱;其他非O1群霍乱弧菌肠炎的治疗同副溶血弧菌肠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