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肺炎衣原体感染

肺炎衣原体感染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肺炎衣原体是人类急性呼吸道感染,特别是肺炎常见的一种病原体,主要侵犯呼吸系统,通常以出现肺炎、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鼻窦炎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为特征。由于肺炎衣原体感染尚可引起鼻颌窦炎、心内膜炎、心肌炎、冠心病以及类肉瘤等,故对相关体征也应予重视。擦浴时两块小毛巾交替使用,以拍拭方法离心方向进行,擦浴腋窝、腘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时应适当延长擦浴时间,以利散热。

肺炎衣原体是人类急性呼吸道感染,特别是肺炎常见的一种病原体,主要侵犯呼吸系统,通常以出现肺炎、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鼻窦炎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为特征。

【病原学】 肺炎衣原体新种TWAR株是TW-183(台湾株)与AR-39(西雅图株)的合称。它具有衣原体属的一切特征。病原体易被冻融交替所灭活,可在4℃存活较短时间(1~4h),但快速冷冻可使过半量的菌数灭活。

【流行病学】

1.感染源 患者及带菌者是唯一感染源,隐性感染与人群中健康带菌者尤显重要。

2.传播途径 人与人之间经飞沫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中几乎所有年龄均易感,5岁以下婴幼儿较少发病。再感染也很多见。

【发病机制】 肺炎衣原体由上呼吸道吸入,侵入鼻咽等黏膜后,首先引起局部组织炎症细胞的浸润性病变,病原体在单核巨噬细胞中繁殖,进而通过血行播散。病变明显多发于肺等下呼吸道,炎症病变由肺门逐步扩大,表现为小叶性及间质性肺炎,病变可分布于两肺中、下叶,呈单发或多发。病变也可累及网状内皮系统,肝出现炎症及小灶性坏死,有脾大。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平均30d左右。

2.症状 发病初期首先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急性期可发热,出现流感样症状,全身酸痛、头痛、咽痛、声音嘶哑、干咳、咳痰、鼻塞、鼻窦炎表现。少数患者呈现慢性迁延性症状,慢性咽炎或支气管炎的反复发作,有可能持续1年以上,病情进展缓慢。

3.体征 咽部充血,咽后壁黏膜可见淋巴滤泡增生,病情向下呼吸道发展时,听诊呼吸音减弱,甚至可闻细湿啰音。影像学检查:肺部单一或多发阶段性浸润,团絮状阴影和小点片状改变,以一侧和两侧下肺叶多见,短期复查病变没有增加。由于肺炎衣原体感染尚可引起鼻颌窦炎、心内膜炎、心肌炎、冠心病以及类肉瘤等,故对相关体征也应予重视。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不明显,血沉增快。

2.取口咽部分泌物接种于HeLa229细胞培养或接种于鸡胚卵黄囊培养,以分离活病原体;微量免疫荧光试验多见双份血清效价上升4倍以上;间接血凝反应效价1∶32以上;PCR咽拭子多次检测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

【诊断】 临床症状及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既可确诊。

【治疗】

一般轻症只需患者休息即可,症状重者需服用抗生素,可选用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磺胺二甲基异唑等。

【护理】

1.隔离 本病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2.休息 发热期间限制活动,重症及老年患者严格卧床休息,给予生活协助。

3.保证营养供给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保持患者有足够的液体量,鼓励患者多喝水,少食多餐,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液。

4.病情观察

(1)体温: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观察发热的热型及热程变化;体温达38.5℃以上时,应进行降温处理。

(2)观察呼吸节律、频率、有无呼吸困难,定时听诊肺部,了解有无啰音,啰音的性质及进展情况。出现异常时应给予吸氧。

(3)观察咳嗽的性质、痰液的颜色、性状和痰量,避免患者用力和剧烈咳嗽,以免增加耗氧量。必要时指导患者咳嗽训练,以轻咳的方式将痰咳出。

5.对症护理

(1)降温:当体温>38.5℃时,先采用物理降温,效果不好可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对使用解热药物及物理降温措施后致大量出汗的患者,尤其年老体弱患者和小儿,要严密监测心率、血压的变化,防止虚脱、休克的发生。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乙醇擦浴:采用25%~35%的乙醇100~200ml,温度27~37℃,老年人、小儿、冬季可适当增加温度至40~45℃。擦浴时两块小毛巾交替使用,以拍拭方法离心方向进行,擦浴腋窝、腘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时应适当延长擦浴时间,以利散热。禁忌拍拭心前区、腹部、后颈、足心等处,同时还可在患者头部放一冰袋(或冷毛巾),在患者足底放置60~70℃的热水袋,促使足底血管扩张,以助发汗,间接减少头部的充血。

②冰袋降温:将冰块砸成小块,放入冷水盆中化去棱角后装入冰袋1/2满,将其放入套内或用毛巾包好放在患者的额部、颈侧、腋窝、腹股沟等处,注意位置正确,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防止冻伤。冰袋使用时间一般为10~30min。

③灌肠:高热不降、大便秘结时采用冰水或冷盐水灌肠降温。

(2)保持口腔清洁:发热致体内分解增强,腺体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加上口腔内食物残渣发酵极易引起口腔炎和口腔溃疡,督促患者晨晚间刷牙,做好口腔护理,每天2次,并鼓励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舒适。

(牛小霞)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王宇明,胡仕琦.新发传染病.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3]张玲霞,周先志.现代传染病学.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2010.

[4]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