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毛滴虫病

人毛滴虫病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毛滴虫病是由人毛滴虫引起的肠道寄生原虫病。人因食入被滋养体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而受感染。儿童受感染多于成年人;农村居民感染高于城市居民。人毛滴虫侵及胆道时,可引起右季肋区疼痛、发热及末梢血白细胞数增高等胆囊炎的表现。8.健康教育 讲解有关人毛滴虫病感染的临床过程、治疗用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疾病的预后等,提高其遵医行为,按要求留取粪便标本。

人毛滴虫病(trichomoniasis hominis)是由人毛滴虫引起的肠道寄生原虫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

【病原学】 人毛滴虫的形态与阴道毛滴虫相似,生活史仅有滋养体期,在不适宜的环境下可形成假包囊。滋养体随粪便排出,常温下可在体外存活7~8d,在土壤中可存活1周。人因食入被滋养体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而受感染。

【流行病学】 人因食入被滋养体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而受感染。多见于热带及亚热带,环境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多见。儿童受感染多于成年人;农村居民感染高于城市居民。全年散发,以6~10月份较多。

【发病机制】 人毛滴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盲肠和结肠,引起肠黏膜充血、水肿及炎症反应,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淋巴小结有小脓肿形成。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虫体大量繁殖和虫体的运动可对肠黏膜产生机械性刺激和损伤,促使腺体分泌亢进。虫体释放的溶酶体酶可使肠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从而导致腹泻。

【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 为腹泻,每日数次至10余次,大便呈稀糊状,有少量黏液。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很少里急后重。可出现腹泻、便秘交替,症状反复发作。病程长的患者常有脱水、营养不良及贫血等症状。人毛滴虫侵及胆道时,可引起右季肋区疼痛、发热及末梢血白细胞数增高等胆囊炎的表现。

2.并发症 人毛滴虫肺部、胸膜感染。

【诊断】

1.临床表现

2.病原体查 从粪便中检出病原体。

【治疗】

1.病原治疗 甲硝唑为首选,其次有替硝唑、奥硝唑及赛硝唑。

2.对症治疗 对病情较重、有脱水、营养不良与贫血者,给予补液并补充营养,必要时输血纠正贫血。

【护理】

1.本病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对患者的排泄物、污染物及场所均应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2.适当卧床休息。

3.保证营养供给 鼓励患者进食,选择营养丰富、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吸收的饮食;鼓励患者多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瘦肉、蛋黄、鱼、豆类、紫菜、海带及木耳。

4.病情观察 ①观察大便的次数、颜色、性质、量,注意患者有无脱水,当患者口渴、声音轻度嘶哑,24h尿量<500ml,应遵医嘱快速补液;②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加强生命体征及呼吸形态的观察;③出现右季肋区疼痛、发热症状,并伴有呕吐,吐出胆汁样胃内容物、吐后腹痛不缓解,应及时报告医生;④观察慢性患者指甲甲床、手掌皮肤皱纹处、口唇黏膜及睑结膜颜色每日1次。注意观察患者血红蛋白变化。

5.症状护理

(1)补充体液和电解质:鼓励多饮水,保证每日足够的液体摄入量,能口服者给口服补液盐(ORS)。

(2)保持肛周皮肤清洁:腹泻严重者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及周围皮肤,并涂以润滑油,勤换内裤,禁止用粗糙的卫生纸反复擦拭局部。

(3)减轻腹部胀气:停食糖类及产气食物,可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必要时用松节油涂腹部及肛管排气。

6.用药护理 用甲硝唑最好饭后服,用药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本药可通过胎盘、从乳汁排泄,因此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发现患者妊娠3个月以内及哺乳期应报告医生。告诉患者服用甲硝唑期间避免同时饮乙醇饮品,否则会出现颜面潮红、心率加快和恶心等不良反应。

7.心理护理 人毛滴虫病为腹泻与便秘相交替出现,且反复发作,病程长,给患者本人及家属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医护人员应主动耐心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循序渐进介绍本病的发病原因,病程及预后,及时了解和尽力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缓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树立治疗信心,提高从医行为。

8.健康教育 讲解有关人毛滴虫病感染的临床过程、治疗用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疾病的预后等,提高其遵医行为,按要求留取粪便标本。

【预防】 预防主要在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护水源免受人畜排泄物污染,同时应注意个人饮食卫生,消灭苍蝇、蟑螂等传播媒介昆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