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性过敏炎症为过敏或变态反应,是非感染性炎症发作的症状,在屋尘中的尘螨是强烈的环境过敏原,引起螨性过敏。
【病原学】 尘螨呈全球性分布,以户尘螨、粉尘螨、热带剥爪螨常见。螨体主要孳生于卧室及生活室内的被褥、枕头、软垫家具及不常洗涤的厚纤维衣服、长毛玩具、床下地扳上和地毯中。螨虫以人体脱落的皮屑为食,在有营养的粉末食品如面粉类处可生长。雌螨产40~80个卵,存活1~2个月。尘螨理想的发育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70%~75%。在相对湿度小于51%时尘螨可因脱水而死亡;在温度大于50℃的滚动干燥机内10min可杀死所有螨。
【流行病学】 过敏体质者普遍对螨过敏,春秋季多见。凡有人群之处都能孳生,依靠人的活动携带散播。
【发病机制】 尘螨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全部皮壳为过敏原,暴露尘螨过敏原超过阈值时可诱发哮喘和其他症状,过敏性体质遗传基因在环境尘螨过敏原的刺激下,诱导免疫应答,释放大量生物活性介质,引起过敏性炎症,表现为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特应性皮炎等。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发生在暴露螨过敏原剂量超过阈值之后引起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荨麻疹等。
【诊断】
1.首选诊断方法: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出现风团为阳性依据。
2.血清螨特异性IgE检测阳性为确诊。
3.过敏性鼻炎的诊断,用螨过敏原鼻腔激发试验。
【治疗】
1.避免再次接触致敏的螨。
2.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氯苯那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
(2)减充血药物:1%麻黄碱、复方呋喃西林滴鼻液。
(3)免疫疗法:粉尘螨过敏原制剂免疫治疗既具有特异性,又有非特异性疗效。现有注射剂和滴剂舌下含两种,前者每周1次,后者每日服用。滴剂安全而使用方便。治疗开始时联合使用对症抗敏药,以加速症状控制和安全性。
(4)平喘药:氨茶碱、沙丁胺醇等。
【护理】
1.本病采用接触、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2.休息。哮喘发作卧床休息,室内环境安静、舒适,冷暖适宜,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再次吸入以致敏的螨。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进食,忌用辛辣油腻饮食。
4.病情观察
(1)观察是否有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哮喘发作先兆症状;观察患者喘息、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程度,出现被迫端坐呼吸,增加吸氧氧流量并报告医生;观察痰液性质,按要求留取痰液标本。
(2)观察有无突然发作的鼻阻塞、鼻痒、喷嚏频繁、鼻腔内流出大量水样分泌物等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记录鼻腔分泌物的性状和量;是否伴有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
(3)观察荨麻疹分布、大小、颜色、形态及皮肤瘙痒程度。
5.症状护理
(1)维持有效呼吸:①选择利于呼吸的舒适体位,如半卧位或端坐位;②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黏稠时雾化吸入,多饮水,促进痰液稀释,可通过经常变换体位、叩背等方法进行有效咳嗽排痰,促进痰液排出,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
(2)减轻鼻炎症状:①湿式清扫,清除或消毒处理地毯、绒线织品及毛绒玩具,床上用品用50℃以上的热水清洗10min;②擤鼻涕时应按压一则鼻孔,避免同时按压两侧鼻孔,以免引起鼻窦炎和中耳炎。
(3)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清水清洁皮肤,不用有刺激性的清洗剂,及时更换衣被,衣服宜穿柔软宽大。
(4)减轻瘙痒:皮肤瘙痒影响睡眠和情绪,引导患者尽量避免抓搔、摩擦局部皮肤,剪指甲,勤换衣被、勤洗澡,避免用烫水来止痒,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组胺类或镇静催眠类如地西泮等药物。
6.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滴鼻剂,告诉患者麻黄碱类滴鼻剂只能用3~5d,以免造成药物性鼻炎。
7.健康教育。讲解螨性过敏炎症的疾病过程、治疗方法及预后,指导其用药方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告知患者扫地时戴口罩,清除或消毒处理地毯、绒线织品及毛绒玩具,床上用品用50℃以上的热水清洗的重要性。
【预防】
1.降低尘螨密度到无害化,保持房屋卫生,通风干燥,室内无积尘、不豢养宠物。
2.常洗衣被褥,使用防螨枕褥被套,不用或少用地毯,适当应用化学杀螨剂灭螨,降低尘螨密度到无害程度。
(兰 云 刘育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