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 sinensis)或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胆道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消化道功能紊乱及肝胆系统疾病。
【病原学】 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其他终宿主的胆道内。其发育阶段可分为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和囊蚴等阶段。淡水螺、淡水鱼、淡水虾皆可为中间宿主,人或动物食入未熟的、带囊蚴的鱼后被感染,囊蚴经外壁被消化后,在十二指肠内蚴虫即破壁而出。童虫主要经由胆总管、胆管而进入肝胆管,约1个月发育为成虫,开始排卵。成虫寿命可达15~30年。
【流行病学】
1.感染源 主要为患者及被感染的宿主动物,如猫、犬等。
2.传播途径 食用生或半生的鱼肉经口途径传染,由于切生、熟食品的刀、砧板不分而食入沾染的囊蚴也可引起感染。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有进食未经煮熟的鱼虾习惯的人感染率高。
【发病机制】 华支睾吸虫成虫主要寄生于肝内中等大小的胆管内,虫体的吸附,机械性阻塞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于人体,而致病。由于左肝管较粗且更直接由胆总管分出,肝左叶被肝吸虫寄生的机会较多,病变也常较重。研究认为本病可能与胆管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为1~2个月。
2.急性发作过程 较少见,主要表现有乏力、食欲减退、腹泻、上腹痛、肝区痛、发冷和发热或轻度黄疸。
3.慢性发病过程 多见,轻者可无明显症状,常见乏力、食欲缺乏、上腹痛、肝区痛、腹痛、腹泻,以及腹胀、恶心等。有的患者可有发热。严重病例可出现重度营养不良和贫血,全身水肿、腹水,甚至发生肝硬化。最后可形成恶病质、继发感染或肝功衰竭死亡。
4.体征 急性期患者可有黄疸、肝大和压痛。慢性期患者除常见的肝大和肝区压痛外,有的患者可见脾大、贫血、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在儿童病例可引起发育不良。
根据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可将本病分为肝炎型、胃肠炎型、胆囊胆管炎型、营养不良型、肝硬化型、类侏儒型和隐匿型。
5.并发症 以胆道感染,胆管炎和胆石症最常见。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结合临床表现可做初步诊断。粪便或胆汁中查到华支睾吸虫卵为确诊本病的主要根据。
实验室检查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免疫学检查皮内试验与血清学试验阳性。
部分重度感染患者肝功能可有损害,肝穿、肝CT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
1.病原治疗 吡喹酮,阿苯达唑。
2.对症和支持治疗 ①消化功能不好,进食少患者予以营养支持;②肝功能明显损害者,应用护肝降酶药物;③合并胆道细菌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④合并胆总管狭窄梗阻、胆石症、则予手术治疗,术后予以驱虫。
【护理】
1.本病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对患者大便做无害化处理。
2.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的消耗。
3.给予低脂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补足热卡和多种维生素。对重度感染营养不良,尤其是儿童应予营养支持,避免影响其成长发育。
4.病情观察
(1)早期发现寄生虫阻塞胆管和胰管而引起的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胰腺炎等急腹症的表现,如急性发热、腹痛、黄疸等,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观察发热及伴随症状,对症处理。
(3)观察腹痛的性质、部位及伴随症状,未排除外科急腹症和胰腺炎时,不能随意使用止痛药,有感染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4)观察患者有无营养不良、贫血,全身水肿及腹水等表现。
5.腹泻护理 ①观察患者大便次数、量、性状,记录24h出入量;②加强肛周护理,保持内裤及床单清洁、干燥;③遵医嘱给予补液治疗;④准确留取标本,遵医嘱定期监测电解质、血气分析。
6.恶心呕吐的护理。卧床者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呕吐后协助患者漱口,及时清理呕吐物,更换污染的衣物、被服。开窗通风,减轻呕吐物的气味。遵医嘱给予解痉、止吐治疗。
7.腹胀、腹水的护理 ①定期测量腹围、体重,准确记录24h出入量;②卧床休息,大量腹水的患者应抬高床头,采用半坐卧位,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③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④遵医嘱应用利尿药。
8.用药护理。观察驱虫药物使用后的反应,注意倾听患者的不适主诉;对使用阿苯达唑者注意观察有无肌肉酸痛、视力障碍、癫等不良反应;告知使用吡喹酮的患者,首次使用1h后可出现头晕、头痛、腹胀、腹泻、失眠等不良反应,停药后会自行消失,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观察脉搏、心律的变化。
9.健康教育
(1)讲解有关华支睾吸虫病感染的医学知识;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贪图口感新鲜而进食生和未完全煮熟的鱼虾。
(2)告知驱虫治疗用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按医嘱服药,按要求留取粪标本。
(3)遵医嘱复查复治。
【预防】 华支睾吸虫病属食源性寄生虫病,向群众宣传吃生或半生鱼的害处和本病对人的危害性。注意接触鱼虾后要洗手,做生菜和熟菜用的菜刀、砧板等食具要分开。此外,不随地丢弃鱼鳞、鱼鳃,不用生鱼喂猫、狗、猪,并做好粪便管理,不用新鲜粪便施肥,以防止中间宿主动物感染本病的机会。
(刘 冰 习 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