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毛细线虫病(intestinal capillariasis)是由菲律宾毛细线虫寄生于人体小肠而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腹泻与吸收不良综合征。
【病原学】 菲律宾毛细线虫雌雄异体,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一些雌性成虫既产卵,又产幼虫,可造成自身感染和重度感染。
自粪便排出的虫卵入水后,5~10d或以后发育为含胚卵。含胚卵被鱼吞食后在其肠管孵化,约3周后发育为感染期幼虫。人由于摄食生或半生的鱼而感染。
【流行病学】 从传播途径看,鱼是菲律宾毛细线虫的中间宿主。人主要由于吃生或半生的受感染的鱼类而被感染。患者粪便幼虫污染的食物或饮水也可造成本病的传播。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肠毛细线虫病的感染率很低,但有些地区如菲律宾和泰国则流行率较高,与当地人群喜食生鱼、生虾、蟹、螺等饮食习惯有关。我国台湾省报道了首例病例,我国其他地区尚未见病例报道。
【发病机制】 肠毛细线虫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在小肠,尤以空肠为明显。成虫侵入黏膜层和固有层,有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肠腔、黏膜及腺体内可见大量各期虫体包括成虫、幼虫及虫卵。
慢性水泻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蛋白质缺乏,可导致消瘦,心肌退化。
【临床表现】 主要包括腹泻、腹痛、肠鸣、水肿。
腹泻可由间歇性发展为持续性,甚至可长达数月或数年,腹泻次数每天可达8~10次,为大量水样便。也有的患者仅表现为腹痛及轻度或自限性腹泻。可伴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下肢水肿。慢性感染常导致吸收不良,蛋白质和电解质的丢失,体重减轻。严重可发展为蛋白丢失性肠病,导致恶病质和死亡。体征可有低血压、心音遥远、奔马律、交替脉、腹部膨胀和上腹部触痛、水肿和反射减弱等。
【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查 粪便中可发现未形成胚胎的虫卵。严重感染者的粪便中可发现含胚卵、幼虫甚至成虫。必要时可取小肠液或小肠活检以发现虫卵、幼虫和(或)成虫。
2.血液检查 慢性及病情严重患者的血清钾、钠、钙和血浆白蛋白降低,IgG、IgM、IgA水平下降,但IgE水平可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诊断】 对于有食生鱼史,长期腹泻,伴有腹痛和肠鸣者,应高度怀疑本病;临床上高度怀疑本病的患者也可试用驱虫药,如能在粪便中发现虫体则可确诊。粪便或小肠活检发现菲律宾毛细线虫虫卵、幼虫或成虫可确诊。
【治疗】
1.抗蠕虫治疗 首选甲苯达唑,也可使用阿苯达唑。口服剂量成年人为400mg/d,分2次服用,连服10~20d。服用天数不足,可引起复发。
2.对症及支持治疗 补充水、电解质,应用止泻药等。对于重症患者,须给予营养支持。
【护理】
1.本病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及时对患者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清理消毒盛放粪便的容器,接触或可疑接触粪便后及时洗手。
2.病情观察 观察腹泻次数、量及性状;观察有无腹痛、恶心、呕吐、下肢水肿等症状;监测慢性感染患者的体重、血压等变化,加强生活和安全护理。
3.保证营养供给 给予少纤维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少量多餐,保证每日足够的饮食营养摄入量。不能进食或恶病质者,遵医嘱予静脉补液及营养支持。
4.保护肛周局部皮肤 指导患者排便后用柔软布巾清洗肛门,保持清洁干燥。
5.用药护理 指导患者按时按量用药,保证服药疗程,避免复发。
【预防】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吃生或半生的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