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emolyticuremicsyndrome,HUS)是以微血管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肾衰竭三联征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该病主要发生于婴儿和儿童,主要特征是内皮细胞受损、胶原暴露、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性血栓形成,致微血管管腔狭窄,部分阻塞,造成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管内溶血及血小板破坏。常见于大肠埃希菌、志贺痢疾杆菌感染后。
【病因】
1.感染 见于大肠埃希菌O157:H7、志贺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嗜水气单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EB病毒等。
2.遗传因素 HUS在同一家族中有多个病例的报道并不罕见,提示家族中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3.其他病因 本病可能与药物及化学制剂(青霉素类、保泰松、丝裂霉素、氟尿嘧啶、环孢素等)、免疫缺陷、恶性肿瘤等有关。
【发病机制】
1.肾局部DIC学说 致病因子致全身非特异性超敏反应,出现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在末梢血可见DIC细胞。另外由于肾内微循环障碍及广泛肾内微血管的血栓栓塞,造成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发展至急性肾衰竭。
2.免疫学发病机制 在胃肠感染或呼吸道感染后,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致免疫性肾脏损伤。
3.细菌毒素引起 目前认为90%的HUS是由大肠埃希菌(STEC)引起,STEC可产生志贺菌毒素(STX),STX毒素通过抑制蛋白合成来损伤肾细胞,还可间接免疫损伤机制。
【临床表现】
1.HUS有三种主要亚型
(1)D+HUS(伴腹泻的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又称典型、流行性或肠病型HUS。常见于儿童,起病急骤,伴有腹泻前驱症状,肾脏损害重于脑部病变。
(2)D-HUS(无腹泻的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又称非典型、成人型或散发HUS。各年龄均可发生,成年人多见,不伴有腹泻前驱症状。
(3)继发性HUS:包括①感染后HUS;②家族性HUS;③药物相关性HUS;④肿瘤相关性HUS。
2.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甚至血性腹泻,可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
(2)消化系统:早期表现为出血性肠炎,症状有腹痛、呕吐、腹泻,大便呈黏液性或血性,类似于下消化道出血,症状持续1~2周,经短暂的无症状期,随后出现典型的HUS三联征。
(3)肾:急性肾衰竭是本病的突出表现,半数病例为无尿型急性肾衰竭,水、钠潴留可引起水肿、心力衰竭和高血压。多数患者需肾透析治疗,也有些患者肾衰竭可自行恢复。
(4)血液系统:出现面色、眼睑结膜、口腔黏膜、甲床苍白,皮肤黏膜发绀,甚至眩晕、耳鸣、呼吸困难乏力、苍白、气促、头晕等贫血症状,伴不同程度的黄疸及肝、脾大。
(5)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嗜睡、抽搐或昏迷等,可能与低钠血症、尿毒症脑病及恶性高血压有关。
(6)循环系统异常:出现心肌炎、心源性休克,往往与血栓形成有关。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急性期可有白细胞升高,网织红细胞增加,血红蛋白短期内下降至80~100g/L,也可低于50g/L,血小板计数减少。
2.尿常规 镜下血尿、管型尿、蛋白尿,重度溶血可有血红蛋白尿,Coombc’s试验阴性。
3.肝功能试验 血清转氨酶、淀粉酶和脂酶水平均可升高。
【诊断】 临床上根据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衰竭三联征者,HUS诊断可成立。
【治疗】 支持及透析疗法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1.按急性肾衰竭处理。
2.重度腹泻、高分解代谢者需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严重的缺血性肠病和肠穿孔有时需外科手术治疗。
3.应避免输血小板,除非有活动性出血或外科手术需要;血红蛋白低于60g/L,可输新鲜的红细胞。
4.维生素E可减少自由基形成,防止脂质过氧化,大量维生素E输注可改善肾功能。
5.血浆疗法 血浆输注采用新鲜冷冻血浆,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可行血浆置换。
6.对于溶血难以控制的HUS危重症患儿,及时采用泼尼松龙冲击可控制溶血危象并改善病情;应用激素同时需给予抗凝疗法配合,并需要密切观察凝血酶原时间、尿激酶及末梢血象变化。
【护理】
1.病情观察 观察无HUS前驱症状。每班观察患儿的面色、眼睑结膜、口腔黏膜、甲床等变化。观察患儿皮肤、黏膜有无瘀点、瘀斑和出血点;注射部位有无渗血等现象;注意有无呕血、便血、黑粪、泌尿道出血等内脏出血情况。在治疗操作过程中,如静脉采血血液迅速凝固时应警惕DIC的发生。每班密切观察和记录患儿尿量及尿色,详细记录出入量,了解病情发展进程,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每4h监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每班观察患儿眼睑、面部、下肢、臀部、背部有无水肿的情况。
2.保证舒适与安全 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提供各类书籍及玩具减少患儿哭闹,限制患儿活动,加床挡,专人陪护,每1h巡视病房1次。
3.保持皮肤清洁 患者着宽松、柔软的内衣,避免治疗操作时扎止血带、血压计袖带时间过长、过紧,妨碍血液循环,引起皮下出血。
4.保持口腔清洁 进食前后、睡前使用5%NaHCO3漱口液及硼砂漱口液交替使用,危重患儿行口腔护理2~3/d。
5.保证营养供给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铁、多维生素、含丰富无机盐的饮食。少尿或无尿期的肾衰竭患儿,给予低盐或无盐、低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限制水分及钾的摄入,保证供给足够热量。
6.保证治疗安全
(1)输入新鲜红细胞悬液时,严格控制输血量和输血速度,按每次5~10ml/kg,于2~4h缓慢输入。
(2)行血液透析前测量并记录体温、心率、体重。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脉搏,1/h,同时观察血流量变化,注意导管有无堵塞、受压、扭曲,导管内有无凝血,观察透析机的运转情况,及时排除故障,以保证血液透析的正确进行。透析结束后,对静脉置管进行肝素盐水封管局部消毒包扎,认真填写透析记录。
(于燕波 李永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