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门静脉高压怎么治疗最好

门静脉高压怎么治疗最好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门静脉高压症是指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出现的一系列相关临床表现,如脾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腹水等。传染病中各型病毒性肝炎、寄生虫等感染后所致的肝硬化均可引起门脉高压症。一般按引起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结合病变部位,将门静脉高压症分为肝前型、肝内型及肝后型。目前认为,这两种机制在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生过程中同时存在。

门静脉高压症是指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出现的一系列相关临床表现,如脾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腹水等。门静脉的正常压力为13~24cmH2O,平均18cmH2O。传染病中各型病毒性肝炎、寄生虫等感染后所致的肝硬化均可引起门脉高压症。

【病因和分类】 在我国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90%以上由肝疾病引起,其中肝硬化最为常见。一般按引起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结合病变部位,将门静脉高压症分为肝前型、肝内型及肝后型。

【发病机制】 任何引起门静脉系统血流阻力增加或血流量增加的因素,均可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门静脉高压有以下两个基本理论:

1.后向血流机制 门静脉系统血流阻力增加导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

2.前向血流机制 内脏高动力循环引起门静脉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目前认为,这两种机制在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生过程中同时存在。门静脉阻力增加引起门静脉回流受阻的前向性机制是门静脉压力增高的始动因素,内脏及全身高动力循环是维持门静脉在持续高压状态的主要因素。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1.肝功能受损 表现为面色晦暗、乏力、食欲缺乏、蜘蛛痣、肝掌、睾丸萎缩、男性乳房发育、皮肤巩膜黄染、低蛋白血症、凝血机制较差、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组织水肿、腹水等。

2.脾大、脾功能亢进 所有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脾大、脾功能亢进,可引起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贫血,严重者可伴有门体静脉交通支形成、开放及破裂出血引起呕血、便血、腹壁静脉曲张等。

3.肝炎肝硬化基础上肝再生结节癌变 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尤其是大结节性肝硬化者,其肝癌的发生率较高。

4.肝外表现 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免疫力低下、继发性感染等。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外周血象及骨髓象 外周血三系均减少,尤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明显,外周血白细胞可低于2×109/L,血小板可低于50×109/L;骨髓象一般呈造血增生活跃,乙醇中毒或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骨髓抑制。

2.肝功能检查 ①ALT及AST升高;②血清胆红素升高;③胆碱酯酶(CHE)及胆固醇低于正常值;④糖耐量降低,血糖可升高;⑤低蛋白血症;白、球蛋白比例倒置;⑥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3.腹部超声检查 可显示腹水、肝密度及质地异常、门静脉扩张,门静脉高压症时门静脉内径≥1.3cm。

4.内镜检查 是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直接而可靠的方法。

【治疗】 主要治疗目的是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主要采用药物、内镜、三腔管、介入(TIPS)、常规手术及肝移植等措施。

1.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治疗

(1)非手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尤其是对肝功能储备Child-Pugh C级的患者,尽可能采用非手术治疗。①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扩充血容量;②药物止血:首选血管收缩药或与血管扩张药硝酸酯类合用;③内镜治疗:经内镜硬化剂注射疗法(EVS)和经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④气囊压迫止血;⑤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2)手术治疗:无黄疸、无明显腹水患者(ChildA、B级)发生大出血时,应争取即时或经短时间准备后即行手术。①门静脉高压症常规手术常用术式有:脾切除术、分流手术和断流术;②肝移植手术:目前认为是治疗晚期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唯一有效的新方法。

2.脾功能亢进治疗 对严重脾大合并脾功能亢进者应予脾切除术。

3.腹水的治疗 控制水、钠摄入,利尿、补充白蛋白等。

【非手术疗法的护理】

1.预防消化道出血

(1)休息:保持安静,指导患者适当休息,避免过于疲劳,一旦感觉头晕、心慌等不适,立即卧床。

(2)保证营养供给: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进食粗糙、带骨或刺、油炸及辛辣食物,饮食不宜过热。

(3)避免增加腹内压:尽量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便秘等。

(4)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出血情况。

2.减轻腹水及水肿

(1)限制液体和钠摄入:每天液体入量在1000ml左右,氯化钠不超过2g。

(2)定期测体重、腹围,记录24h出入量,以便了解腹水变化情况。

(3)卧床休息:尽量取平卧位,以增加肝、肾血流灌注,大量腹水者可取半卧位,若下肢水肿时可适当抬高,以减轻下肢的水肿。

(4)使用利尿药时,应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减少患者夜间排尿,以免影响休息。

3.上消化道出血 见第12章第十节“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4.肝性脑病 见第12章第九节“肝性脑病”的护理。

5.健康教育

(1)饮食原则:进食新鲜、易消化、富维生素、高蛋白、适量脂肪及柔软食物,忌烟酒,忌过饱、忌粗糙、忌坚硬。

(2)作息指导: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规律,适当运动,劳逸结合。

(3)用药指导:按医嘱服药,教会患者正确测量腹围、体重及识别不良反应。

(4)定期复查:感觉不舒服等异常情况,及早就诊,定期门诊复查。

(杨 晓 鲍鹤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