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一种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MFS发病率为0.02%~0.03%,其中25%~30%为散发病例,认为是由于亲代的生殖细胞突变所致。MFS具有高度外显率但表现度不同,90%的突变是某一患者或家族所特有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涉及心血管、骨骼和眼等系统,不同家系、甚至同一家系中不同患者也可能有不同器官、不同程度的损害。MFS亦称蜘蛛指(趾)症、细长肢体病、肢体细长病、长肢病、指趾过长综合征、长瘦忧郁症、蜘蛛手合并眼晶状体脱位。本病1896年,法国巴黎儿科学家Antoine Marfan首先报道1例5岁女孩四肢细长、显著骨骼异常,命名为细长肢体病(dolichostenomelia)。1912年,Salle发现本病有心血管病变,1914年,Boerger阐述了晶状体脱位与蜘蛛指(趾)症之间的关系,1930年证实本病有家族发病史。1931年Were综合84例此类疾病,并命名为马方综合征。我国1915年已开始报道马方综合征的病例。
1.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1955年Mckusick报道本病105例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占85%,隐性遗传占1.08%。我国报道本病445例中,有家族史占74.5%,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占73.6%,隐性遗传占0.98%。1990年,Kainulainen等首次把MFS的基因改变定位于15号染色体长臂。同年,Hollister等应用连锁分析证明编码原纤蛋白1(fibrillin 1,FBN 1)的基因FBN 1也位于15号染色体。1991年,Dietz等进一步确认其基因位于15q152q2113,并首次检测到2例散发MFS患者的FBN 1基因突变。1993年,Pereira获得了FBN1的cDNA全长序列约为100kb,由65个外显子构成。从此,FBN 1基因突变就与MFS的发病机制联系在一起。FBN1基因突变分布于整个基因,目前已发现七百多种突变。MFS临床表型复杂,在进行基因型与表型分析时,判断突变的位置比突变类型更重要。不同家系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可以用突变类型不同解释,但一个家系内不同患者的表型差异就要考虑遗传相互作用或环境因素的影响。Hutchinson等认为,正常FBN1等位基因表达异常也会导致临床变异,故应视为潜在的表型调节因素之一。由于MFS表型的显著差异尚不能完全由FBN1突变解释,因此,有可能存在另一种或几种基因与该病有关。
2.病理学 本病病变主要侵犯结缔组织中的基质或胶原纤维,导致如下病理改变。①心脏及主动脉病变:大量硫酸软骨素A和C,黏多糖堆积在心脏内外膜和主动脉,使心脏弹性纤维结构异常,导致主动脉中层膜的弹性纤维稀疏、断裂,引起主动脉扩张,瓣膜关闭不全,继之有主动脉夹层分离,并加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亦可发生变形或退变。二尖瓣常有黏液样变,瓣叶变长,瓣环钙化而致二尖瓣脱垂和关闭不全。②骨骼病变:多部位骨骼受累而出现身材高瘦,蜘蛛指(趾)、高腭、胸廓及脊椎畸形、硬脊膜膨出等。③眼部病变:可致晶状体脱位、屈光不正、视网膜剥离等。④其他病变:皮下脂肪少,肌肉发育不良,关节松弛等。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特征性的骨骼病变:是易提示诊断的主要的病变表现(发生率为80%~97.2%)。
身材瘦高,四肢细长,尤其是前臂和大腿:①身高多>180cm;②指距>身高(双手平伸,两中指距离比身高>7.6cm,有诊断价值);③下半身(从耻骨联合到足底)>上半身(从头顶至耻骨联合),其比值>0.92(正常人≤0.92)。
蜘蛛指/趾样改变:①指(趾)特别长,呈典型蜘蛛样改变,手与身高之比>11%、足与身高之比>15%;②拇指征(thumb sign):拇指内收,其余4指握拳,拇指尖端超出手掌下侧缘,占50%左右本病患者具有此征;③腕征(wrist sign):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桡骨茎突下方,拇指与小指在不加压条件下可接触,具有此征者占82%;④掌骨指数及指骨指数均增大,正常人掌骨指数(metacarpal index)<8,本病患者掌骨指数>8.4(8.4~10.5);⑤其他指(趾)异常:可有杵状指、指(趾)蹼、手掌薄、扁平足。
头颅骨病变:①头长、面窄、凸腭;②头颅指数>75.9;③双眼距过宽或过窄、下颌长;④齿列不齐、缺智齿等;⑤双耳前伸或下垂,耳轮菲薄,形似老年人。
胸、脊柱畸形改变:①鸡胸、扁平胸、漏斗胸;②驼背、脊椎侧突或脊柱裂。
(2)特征性的眼部病变(发生率在63.8%~68.3%):①双侧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其发生率占眼部病变83%~86.8%,全脱位者伴高度近视;②视网膜剥离、虹膜震颤、白内障(发生于病变晚期)、斜视、瞳孔缩小、继发性青光眼等。
(3)心血管病变是本病主要临床特征之一(发生率38.5%~60%):可早至5岁、迟至60岁发病,呈进行性。病理检查发现的发生率为95%~100%,其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占48%~59%,夹层动脉瘤23%~54%,二尖瓣关闭不全20%~26%,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6%~19%。主要病变为主动脉中层坏死、囊样扩张。心血管病变是马方综合征主要死亡原因,占本病死因70%~90%。
①主动脉病变:按其发生率依次为主动脉根部扩张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升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分离等。Bowers认为,伴或不伴有主动脉瓣反流的升主动脉扩张是诊断马方综合征的特征之一;而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多为男性,其舒张期杂音与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的部位不同,多位于胸骨右缘第2~4肋间。近年有学者指出,妊娠妇女夹层分离多为马方综合征。
②二尖瓣脱垂:由于二尖瓣黏液样变性,使瓣叶变薄、过长或腱索伸长致二尖瓣脱垂。严重者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
③心力衰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或)二尖瓣关闭不全使左心室容量负荷加大,以及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病变、胸廓畸形等均可导致心衰,而心力衰竭则为促发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④冠状动脉受累:可造成心绞痛或心肌梗死。Cha phan报道16例MFS患者中11例有心绞痛的表现,由于升主动脉扩张,窦瘤形成,冠状动脉口移位,径路扭曲,主动脉弹性回缩力差,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血液反流,舒张压降低以及动脉瘤累及冠状动脉等诸多因素,导致冠状动脉灌注锐减。此外,扩大的心脏又使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以致引发心绞痛。
⑤MFS可发生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但较少见,多认为系继发性改变。
⑥其他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及扩张等。
(4)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①硬脊膜膨出:是本病特征之一,以腰骶部硬脊膜膨出为多见,其特点为:发病率高(63%~66.7%);与其他三征(骨骼畸形、晶状体脱位、主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无一定关系;多无症状;需靠X线摄片、CT/MRI等检查方可发现;同时可合并脑膜瘤,系细胞外基质缺陷所致。
②蛛网膜下腔囊肿。
③盆腔脊膜膨出。
(5)其他部位:①皮下脂肪稀少,肌肉发育不良;②关节松弛、膨胀性萎缩纹或皱纹;③腹股沟病、脐疝、横膈疝等。
2.实验室和器械检查
(1)X线摄片
①指骨细长。
②掌骨指数测定:即右手第2~5掌骨长宽之比。正常为:5.5~8.0;提示(可能)诊断:8.1~8.3;诊断:≥8.4确诊本病。
③指骨指数测定:即右手环指近端指骨长宽之比,女>4.6、男>5.6,可以诊断本病。
④X线片还可以提示可能存在的心脏改变:其中以升主动脉扩张、心脏扩大及主动脉关闭不全为主要表现。
(2)超声心动图
①主动脉根部扩张:按Brown等的标准:主动脉宽度>22mm/m2体表面积;实测主动脉内径>37 mm;左心房/主动脉内径<0.7。具备3项中的2项者可诊断本病。
②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征象。
③二尖瓣脱垂征象及二尖瓣关闭不全征象。
④有主动脉夹层分离者可发现相应征象。
⑤其他心血管畸形。
国内报道诊断符合率为92.3%。
引起主动脉根部增宽的疾病很多,但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增宽的程度远比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增宽的程度明显得多。主要应与梅毒性、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夹层血肿相鉴别。梅毒性主动脉关闭不全:梅毒感染主要使主动脉纤维环受到损害,导致主动脉瓣环显著扩大,累及主动脉瓣不明显,由于瓣环扩大,瓣叶的应力引起瓣缘卷曲和塌陷,使主动脉瓣在关闭时不能完全闭合。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由风湿性主动脉瓣炎反复发作,使瓣叶挛缩,变形所致,主动脉瓣关闭障碍,瓣叶回声增粗增强增厚,三个瓣叶不能完全闭合,出现“Δ”形裂口,造成主动脉瓣反流。主动脉夹层血肿: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血肿,内膜发生分离并使主动脉形成真假两腔。虽然马方综合征在一定程度上可并发主动脉夹层血肿,但主动脉夹层血肿无马方综合征的其他特征性表现。
(3)CT和(或)MRI检查:①主动脉窦和升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左前斜和(或)冠状断面上呈大蒜头样改变。②左心房受压变扁。③左心室扩大和左室壁增厚。④MRI可准确显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⑤MFS的并发症,包括主动脉夹层、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MRI及增强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符合率高达100%。
(4)裂隙灯检查:可以发现晶状体脱位。
(5)基因诊断:目前可进行检测MFS的FBN1基因突变诊断测定。当家族中的致病基因突变明确时可进行产前诊断,但并不能用于预测预后。对于符合诊断标准的FBN1基因突变阴性的患者建议检测TGFBR2。
(6)尿液检查:尿羟脯氨酸含量增高。
3.分型
(1)临床分型:①完全型(典型)。同时具备马方综合征三联征:即具备骨骼、眼、心血管3个重要病征。②不完全型(钝挫型、隐型、不典型)。具备三联征中1~2项。
(2)遗传学分型:①家族性(型)。为上代致病基因遗传所致。②散发性(型)。为基因突变,或上代致病基因未外显。
4.诊断参考标准
(1)1964年由Wilnor和Finby提出,1979年由Pyeritz和Mckusick修订的诊断标准
①骨骼病变:蜘蛛指(趾)为最具特征性改变;
②眼部病变:晶状体脱位最具特征性;
③心血管病变:主动脉根部扩张最具特征性;
④遗传病家族史。
(2)1986年世界第七届人类遗传学大会和1988年首届国际马方综合征专题会议确立的新诊断标准
①特异性表现:眼晶状体脱位、骨的蜘蛛指和心血管的主动脉根部扩张、主动脉夹层分离和脑膜瘤。
②其他表现:眼、骨骼、心血管的其他病症,以及肌肉、皮肤、肺、中枢神经改变等。
(3)1993年国际马方综合征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骨骼:①前胸部畸形,特别是非对称性鸡胸与漏斗胸;②不是由脊柱侧弯引起的肢细长症;③蜘蛛脚样指(趾);④脊柱畸形:脊柱侧弯,胸柱前凸或减低的胸柱后凸;⑤高体形:特别是与未受影响的I级亲属相比;⑥高、窄腭弓和牙齿拥挤;⑦髋臼前突;⑧四肢关节可动性异常,先天性屈收过度可动性。
眼:①晶状体脱位;②角膜扁平;③眼球轴延长;④视网膜剥离;⑤近视。
心血管:①升主动脉扩张*;②主动脉夹层分离*;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④由二尖瓣脱垂所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⑤二尖瓣环钙化;⑥二尖瓣脱垂;⑦腹主动脉瘤;⑧心律失常;⑨心内膜炎。
肺:①自发性气胸;②肺尖大疱。
皮肤与包膜:①膨胀性萎缩纹;②腹股沟疝;③其他疝(脐、横膈、切口)。
中枢神经系统:①硬脊膜膨出*,腰骶脊膜膨出,脑池扩张;②学习能力差(语言行为分离);③过度活动伴或不伴注意力缺陷。
遗传学: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5%~30%为散发病例。
注:各参数的重要性按次序递减,有*者为主要表现。
诊断要求:
①在I级亲属中无肯定受累者骨骼和最少2个其他系统受累;最少1个主要表现。
②在I级亲属中最少1个受累者最少2个系统受累;最少1个主要表现。
③在不补给维生素B6时作尿液分析,以排除同型胱氨酸尿症。
(4)1996年Ghent诊断标准(表11-1)
Ghent诊断要求:
先证者-如果无家族遗传史,需至少2个不同系统达到主要标准及第3个系统受累及的证据。如果检测到已知致病基因突变,需1个系统的1个主要标准及第2个系统受累及的证据。
相对先证者—家族史中有1个符合主要标准,1个系统的主要标准及第2个系统受累及的证据。
表11-1 马方综合征Ghent诊断标准
5.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同型半胱氨酸尿症;②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③家族性二尖瓣脱垂或主动脉瓣脱垂;④家族性主动脉瓣环扩张;⑤先天性挛缩性蜘蛛样指(趾)症等鉴别。
【治疗】
(1)治疗原则:内科对症支持治疗,防治心血管并发症,有条件时行外科治疗。
(2)治疗措施: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基因治疗是本病治疗的一个主要方向。
一般治疗:①避免剧烈运动;②防治感染;③补足大量维生素C,这对脯氨酸、赖氨酸羟化形成胶原有益。
内科防治并发症:①同化雄激素,以促进蛋白合成,防止结缔组织损害。可口服去氢甲基睾丸素5mg,1/d,长期使用。②对于主动脉根部扩张的MFS(包括儿童)患者β受体阻滞药为一线治疗(除非存在禁忌证如哮喘)。口服普萘洛尔10mg,3/d;口服美托洛尔12.5~50mg,2~3/d。目前尚无公开发表的证据支持在未发生主动脉根部扩张的个体中,预防性使用β受体阻滞药是有益的。在β受体阻滞药不适用或者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维拉帕米或者ACEI作为二线治疗。初步证据显示ACEI(如培哚普利)可能对MFS患者有益。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氯沙坦似可预防主动脉瘤并部分逆转肺泡间隔的损伤。小规模的儿童病例显示氯沙坦单用或者与β受体阻滞药合用,能降低主动脉根部的增长速度。③积极防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④防治眼部病变。
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指征①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二尖瓣关闭不全者;②主动脉夹层分离或动脉夹层分离者;③有症状的胸主动脉瘤,及无症状但内径>5cm者;④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者;⑤眼部病变等,可酌情纠正或争取早期手术。主动脉根部手术重建是避免马方综合征伴主动脉扩张和或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出现灾难性大血管事件发生的标准治疗,主要手术技术包括:复合带瓣管道修复和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重建,Bentall手术及其主要改良术式已成为多种需要置换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瓣的主动脉病理改变的首要技术选择,尤其是马方综合征。
基因治疗:MFS主要是由FBN1基因发生负显性突变所致,通过基因操作使突变基因少表达或不表达有望成为MFS治疗的新途径。目前研究者力图通过各种方法降调突变等位基因的表达,但若降调过度可能会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抑制变异基因表达的同时,还应维持正常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早期研究已实现了第一个目标。尽管目前使用的核酸酶主要针对野生型FBN1基因,但对某些已知的突变类型,设计相应的核酸酶、减少突变蛋白的表达是完全可行的。
合并妊娠、生产、分娩时的处理:伴主动脉扩张的马方综合征患者分娩时的处理:目前相关的报道较少。文献中未能发现对于此类患者采取麻醉和产科处理的统一意见。应该尽可能延长孕期以保证胎儿生长,但如果主动脉扩张过多时,应及时取出胎儿。可以进行阴道分娩的上限是主动脉扩张<4cm,否则建议行剖宫产。主动脉内径<4cm的女性患者在妊娠过程中及产后发生主动脉内径急剧扩大或者主动脉撕裂的可能性很小。主动脉内径<4cm的女性患者经阴道自然生产和剖腹产的近期预后相仿。这些女性患者在妊娠中发生主动脉夹层、心内膜炎症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为1%。而主动脉内径>4cm的女性患者的风险则明显升高(夹层风险为10%);且风险跟主动脉的内径呈正相关。主动脉内径>4.5cm的总体患者风险又较4cm的患者增加。主动脉内径>5cm的患者妊娠风险极高,不建议妊娠。整个妊娠期均应使用β受体阻滞药。产科及心脏科医师在妊娠期间合作进行监测。为维持血压稳定建议生产及分娩期间使用硬膜外麻醉。对于主动脉内径>4.5cm的MFS患者生产过程如何处理目前还存在争议,通常建议施行剖宫产。较为谨慎的做法是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对多数女性MFS产妇是安全的,但不建议在中度以上硬脊膜膨出的患者中使用以免导致脑脊液(CSF)外漏。总之,对于此类患者,需根据主动脉扩张的严重程度和进展状况,在产科医师和麻醉师通力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处理是保证成功、安全分娩的关键。
病程及预后:病变发展速度个体差异很大,但总体看预后险恶。据Mardoch等调查,有1/3的马方综合征患者死于32岁以前,2/3死于50岁左右。1995年Sileverman JL报道平均年龄仅40岁。死亡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是心血管病变造成的。最常见的是主动脉瘤破裂、心脏压塞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二尖瓣脱垂而致的心力衰竭或心肌缺血。超声心动图检查证明有95%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病变,Crawford的研究表明,当主动脉根部直径>6cm时,则有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发生主动脉内膜剥离症的危险。
近年来外科手术的开展、β受体阻滞药的应用及对心血管状况的认真随访,显著降低了MF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患者平均寿命由1972年的47岁延长至1995年的61岁。
【预防】
鉴于MFS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预防应从产前诊断、遗传学规律及相关的婚育法规等方面入手。目前依据相关法规,MFS患者属于可以结婚,有条件生育,但应进行产前诊断的范畴。
目前通过基因检测的手段明确先证者的突变类型的主要意义在于能够为其他家系成员的确诊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特别是用于后代的早期诊断,同时还有助于产前或植入前遗传学的诊断。
MFS分子遗传学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为发现新突变和完善临床基因诊断奠定了基础,对早期诊断和遗传咨询具有重要意义。MFS的产前诊断主要利用连锁分析进行间接诊断,1995年Rantamaki等首次将基因突变检测应用于产前诊断并获得成功。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技术可避免产前诊断后选择性流产的痛苦,同时也避免了迫于宗教禁止终止妊娠而导致患儿出生的不良后果。在植入前进行胚胎筛选,选择基因型正常的胚胎移植,能阻止致病基因继续垂直传递。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MFS的PGD研究,如RT-PCR、荧光PCR、单细胞巢氏PCR及限制性内切酶等方法。目前关于MFS经PGD成功妊娠的报道不多,1996年Harton利用连锁分析法使1例男性患者的配偶经PGD检测生育健康后代,为世界首例。Loeys等对来自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和法国的9个MFS家系、共15例患者分别进行产前或植入前遗传学诊断,4个家系采用连锁分析法,另5个利用基因突变检测法。其中两对夫妇经4个PGD周期后获取了临床妊娠。11例产前诊断(2例羊水培养,9例绒毛活检)结果5例为MFS患儿,除1例拒绝流产分娩一患儿外,余均行治疗性流产。
附:病例介绍
【病例】
患者29岁。因停经7个半月,觉心悸、气促、上腹部不适4h,于2009年7月15日急诊入院(产科)。患者既往有心动过速病史,未经系统诊治,平时无常规体检。5年前足月顺娩1男婴,G2P1。现妊娠8个月余。未行产前检查,自诉孕期平顺,无明显不适。入院前4h做家务时出现心悸、气促,伴上腹隐痛,急来院就诊。急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遂以“孕7个半月,腹痛查因”收入我科。入院查体:T 36.5℃,P 115/min,R 22/min,BP 125/75mmHg,自主体位,烦躁,痛苦面容。心肺体检未发现异常。腹部彩超:肝、胆、脾、胰、双肾未见明显异常。产科情况:胎心140/min,胎膜未破,头先露,无宫缩。辅助检查:Hb:88g/L,WBC 13.5×109/L,余生化检查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入院诊断:①孕31周ROA;②窦性心动过速;③腹痛查因。
入院后给予镇静、吸氧等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次日因患者上腹部靠近剑突处疼痛、嗳气、明显,胃纳差。欲给予胃肠减压,但患者不能合作,反复2次均未成功。入院第2天患者腹胀加重、不能平卧,再次行胃肠减压时,患者突然呕吐,继而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全身青紫,呼吸减慢呈叹息样、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到,经抢救无效死亡。因患者猝死病因不详,送尸检。
尸检报告:身高:178cm,下半身长96cm,四肢细长。心包及纵隔腔呈暗红色,心包明显扩张,心包内见大量血性液体及血性凝集块,血性液体约400ml,升主动脉根部见8.3cm×2.5cm×3.4cm动脉瘤形成,内可见血液和血凝块,其中见约2cm不规则破裂口。死亡原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引起急性心脏压塞而致猝死。死亡诊断:马方综合征合并晚期妊娠猝死。
专家点评:该例误诊的主要原因为:①缺乏对马方综合征的认识和重视。该病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化其可以不典型,常被忽视。此患者发病过程中未出现血压增高,发病后以阵发性上腹痛,嗳气、纳差、恶心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无典型的胸痛,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表现,且四肢脉搏搏动正常,容易考虑到消化系统常见病。②患者既往身体状况良好,有前次自然分娩病史,误导临床医师不考虑严重的心脏病患可能。③缺乏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该例首诊考虑为消化系统疾病,但经解痉、止吐、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症状不缓解,伴上腹部近剑突处发作性疼痛、烦躁不安,而腹部无明显阳性体征。此时应考虑其他系统疾病,进行全面的检查。如及时进行胸片及床旁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时明确诊断,避免一些刺激性大的操作(如胃管插入)同时给予进一步选择治疗方式提供指导。如该例患者若明确为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后可选择及时终止妊娠,患者或许有生存的希望。但女性MFS患者,特别是主动脉明显扩大的患者妊娠及分娩的风险较正常人明显增高,一般不建议受孕及生育。若怀孕后,应进行胎儿的产前诊断及加强孕期检查,一旦出现病情恶化如主动脉扩大明显,夹层动脉瘤破裂可能,应及时终止妊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