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超声评估右心功能指标

超声评估右心功能指标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住院或出院早期,当患者出现与心电图表现一致的异常时行超声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可诱发的心肌缺血及其严重性。对中度冠心病可能的特定患者用运动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缺血[如由于使用地高辛而心电图检查不可靠,左心室肥厚或静息时心电图ST段下降超过1mm,或预激综合征,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已知或怀疑有左心室功能障碍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左心室功能以指导可能进行的ICD的置入。

(一)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诊断的超声应用

Ⅰ类

(1)通过标准方法无法证明的可疑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

(2)测量基础左心室功能。

(3)下壁心肌梗死和临床提示可能有右心室心肌梗死的病人的评估。

(4)机械性并发症和附壁血栓的评估(TTE无法诊断时可行TEE)。

Ⅱa类 患者在缺血时行超声检查以明确缺血部位和严重性。

Ⅲ类 已经标准方法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二)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评估、预后和治疗评估中的应用

Ⅰ类

(1)评估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受损程度。

(2)住院病人心室功能评估以指导治疗。

(3)住院或出院早期,当患者出现与心电图表现一致的异常时行超声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可诱发的心肌缺血及其严重性(SE)。

(4)在需要明确再血管化的潜在作用时用超声检查评估心肌存活性(多巴酚丁胺SE)。

Ⅱa类

(1)住院或出院早期,患者并未出现与心电图表现一致的异常时行超声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可诱发的心肌缺血及其严重性(SE)。

(2)在需要明确再血管化的潜在作用时用超声检查评估心肌存活性(多巴酚丁胺SE)。

(3)恢复期心室功能的复查以指导治疗。

(4)再血管化治疗后心室功能的评估。

Ⅱb类 长期后期预后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2年或2年以上)。

Ⅲ类 临床情况无任何改变时的常规复查。

(三)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1.超声心动图诊断慢性冠心病的精确性

(1)TTE(静息)。

(2)SE。

2.SE诊断CAD中的特殊问题

(1)Bayes Theorem的影响。

(2)Posttest Referral Bias的影响。

(3)药物SE。

(4)妇女冠心病的SE诊断。

(5)心脏移植术后的冠心病患者的SE诊断。

(6)无症状冠心病患者的检测。

(7)术前SE评估。

3.慢性冠心病存活心肌的判断。

4.评估慢性冠心病的严重性/危险分层/预后。

5.再血管化前后的超声心动图评估。

(四)超声心动图诊断慢性冠心病及判断其预后应用指南

Ⅰ类

(1)有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

(2)对中度冠心病可能的特定患者用运动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缺血[如由于使用地高辛而心电图检查不可靠,左心室肥厚或静息时心电图ST段下降超过1mm,或预激(WPW)综合征,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3)评价静息时的整体心室功能。

(4)评价存活心肌(冬眠心肌)以行再血管化治疗。

(5)评价拟行PTCA术患者的冠状动脉损伤的程度。

Ⅱa类

(1)对有以下心电图异常的特定患者应用SE判断其心肌缺血的预后(心电图检查不可靠):预激综合征,起搏心室律,静息时心电图下降超过1mm,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2)心脏移植患者冠状动脉疾病的检测(多巴酚丁胺SE)。

(3)对中度可能患有冠心病患者应用SE明确心肌缺血的诊断。

Ⅱb类

(1)对中度到高度冠心病可能性的特定患者应用SE明确心肌缺血的诊断。

(2)对踏车试验结果阳性患者应用SE明确评估。

(3)用运动SE评价整体心室功能。

Ⅲ类

(1)对冠心病可能性很小的无症状患者的筛查。

(2)病情稳定、治疗无变化的患者的常规定期复查。

(3)心电分析已能提供足够资料的患者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来替代心电图。

(五)评估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超声心动图应用指南

Ⅰ类

(1)对已知或怀疑有左心室功能障碍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左心室功能以指导介入治疗或调整药物治疗。

(2)再血管化后患者再次出现不典型症状时应用SE检查评估其再狭窄。

Ⅱa类

(1)再血管化后患者再次出现典型症状时应用SE检查评估其再狭窄。

(2)已知或怀疑有左心室功能障碍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左心室功能以指导可能进行的ICD的置入。

Ⅲ类 再血管化后的无症状患者的常规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