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心外膜血流通过再灌注治疗可以恢复正常,心肌组织灌注受损及其后果仍不容忽视。虽然其机制多种多样,直接血管成形术中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认的远端栓塞达15.2%。栓塞降低了TIMI血流和心肌灌注,并导致梗死面积扩大、射血分数降低,5年死亡率明显升高。
一些小型研究肯定了机械装置保护微血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狭窄的静脉桥血管行PCI时使用远端保护装置获益明显。当用于自身血管直接PCI时,75%的病例可以看到斑块碎屑。尽管感觉上应该有益,但是EMERALD试验证实使用远端球囊堵塞、抽吸装置不能改善ST段回落、缩小梗死范围,使用过滤导丝的PROMISE试验也缺乏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和缩小梗死范围的获益。远端保护效果不佳的解释可能包括:该装置使用时间太晚,装置打开引起的栓塞,不能保护分支血管,不能完全捕获斑块碎屑,总的栓塞负荷较小,以及更多的非栓塞机制引起的微循环功能障碍。
也有研究关注直接PCI前先使用血栓抽吸术。一些小规模试验认为,不同的血栓抽吸装置均可以改善心肌灌注和ST段回落。但是样本较大的AiMI研究的预试验则提示,常规在直接PCI之前应用AngioJet这种血栓清除装置可能导致梗死面积扩大、甚至有增加6个月死亡的风险。而新近发表的TAPAS研究则认为直接PCI前使用Export抽吸导管(Medtronic公司)可以改善心肌灌注分级、促进ST段回落,从而降低30d和1年死亡率与再梗死率。
目前尚无证据支持在直接PCI中常规应用远端保护装置。通过改良装置、联合应用或选择性用于斑块破裂较复杂、血栓负荷较大的患者,也许能在今后的大规模临床随机对比研究中证实血栓抽吸装置和远端保护装置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