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调经益母丸(片)

调经益母丸(片)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因瘀热而致月经不调者,治宜清热散瘀。多用于月经不调、经闭不行和痛经。1.月经不调 表现为经量或多或少,血色深红或紫而黏稠,小腹有胀感,烦躁易怒,心烦口渴,带多偏黄,小溲短赤,舌质红,苔黄,脉象滑数。3.痛经 多表现为经前腹痛,甚则剧痛难忍,随月经周期持续发作,多在经水见后,痛势有缓。西医之子宫发育不良、盆腔炎症包块等,有上述临床表现者,可选用本药。

【药物组成】 益母草、丹参、冰糖草。

【方义分析】 因瘀热而致月经不调者,治宜清热散瘀。本方以益母草为主药,其性味辛苦微寒,辛散苦泄,微寒清热,以其专入血分能行瘀血而不伤新血,养新血而不滞瘀血,故能调经益母;丹参性味苦寒,有苦降清热之力,功能活血通经,清热凉血,是为辅药。冰糖草(为玄参科植物野甘草的全株,《广西中药志》称土甘草,《广东中药》称水糖草)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利湿热之效,以增强益母草之作用,是为佐使。此三药相合,重在以清热、利湿、活血来达到散瘀调经的作用。

【临床运用】 本药系清热散瘀调经剂。多用于月经不调、经闭不行和痛经。临床运用的基本指征为:经少或经闭,经血色暗质稠或深红,经来腹痛,少腹胀满,舌红苔黄,脉滑数。

1.月经不调 表现为经量或多或少,血色深红或紫而黏稠,小腹有胀感,烦躁易怒,心烦口渴,带多偏黄,小溲短赤,舌质红,苔黄,脉象滑数。西医之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子宫炎症性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而见上述症状者,均可选用此药。

2.经闭 月经数月不行或逆经鼻衄,血色红紫,心烦易怒,唇红口干,腹疼不爽,胸脘胀闷或两胁胀痛,小腹或可触及硬块,疼痛拒按,舌质红,舌边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苔薄黄,脉沉弦而涩。西医之经闭、产后恶露不行、子宫收缩不良等,见有上述症状者,可选用本药。

3.痛经 多表现为经前腹痛,甚则剧痛难忍,随月经周期持续发作,多在经水见后,痛势有缓。随经量的多少,而痛势有所改变。口渴心烦,两乳胀痛,经色黑紫或量少如油膏,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沉弦或弦涩。西医之子宫发育不良、盆腔炎症包块等,有上述临床表现者,可选用本药。

【制剂与规格】 ①水丸:每丸0.075克;②片剂:每片含生药2.4克。

【用法与用量】 口服。①水丸,每次20~30粒,每日3次;②片剂,每次5~8片,每日2~3次温开水或黄酒送服。

【注意事项】 本药适用于气血瘀滞之实证,或兼郁而化热之实证。故凡气血亏损之虚证不宜服用,孕妇忌服。

【配方来源】 广东省药品标准(1982年)。部颁14册14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