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儿为稚阳之体,外感风寒或外感风热迅即化热,出现高热、咽喉肿痛、咳嗽、大便干,治当清热解毒、泻火利咽。 本方为清卫、气、营分热与少阳热之清热解毒剂,用于小儿外感高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舌质红绛,苔黄,脉数等表现者。 如病情较重或服药24小时后疗效不明显者,可酌情增加剂量。小儿感冒初期慎勿早投,以防引邪深陷气营,加重病情。中国药典2000年版371页,2005年版347页,2010年版492页。
【药物组成】 柴胡、黄芩、板蓝根、葛根、金银花、水牛角、连翘、大黄。
【方义分析】 小儿为稚阳之体,外感风寒或外感风热迅即化热,出现高热、咽喉肿痛、咳嗽、大便干,治当清热解毒、泻火利咽。方中金银花、连翘疏解风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以解风热在表,或风寒之邪内传少阳之热;葛根解肌清阳明经热;水牛角、板蓝根清营分热,利咽解毒消肿;大黄泄浊解毒清阳明腑热,全方共呈清卫分热、气分热、营分热之功,对小儿外感高热,气营两燔证,用之适宜。
【临床运用】 本方为清卫、气、营分热与少阳热之清热解毒剂,用于小儿外感高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舌质红绛,苔黄,脉数等表现者。
【制剂与规格】 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
【用法与用量】 口服。1岁以内每次2.5~5毫升,1~3岁每次5~10毫升,3~7岁每次10~15毫升,7~12岁每次15~20毫升,每日3~4次。
【注意事项】 如病情较重或服药24小时后疗效不明显者,可酌情增加剂量。小儿感冒初期慎勿早投,以防引邪深陷气营,加重病情。
【配方来源】 转正2册37页。中国药典2000年版371页,2005年版347页,2010年版49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