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方由7味药组成,主要用于治疗小儿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引起的发热恶寒,咳嗽喘促,咽喉肿痛等症。诸药相合,共奏清热、宣肺、平喘之功。用于外感风热,痰热蕴肺肺所致的小儿感冒、咳嗽等病症,症见发热恶寒,咳嗽痰黄,气促喘息,口干喑哑,咽喉肿痛,乳蛾红肿,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滑数等。西医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小儿肺炎等疾病,见上述临床表现者,可参考应用本品治疗。
【药物组成】 麻黄、苦杏仁(炒)、石膏、甘草、黄芩、板蓝根、北豆根。
【方义分析】 本方由7味药组成,主要用于治疗小儿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引起的发热恶寒,咳嗽喘促,咽喉肿痛等症。方中麻黄宣肺而泻邪热,以达“火郁发之”之效,用为君药;但其性温,故伍以辛凉大寒之石膏、苦寒之黄芩,使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互制互用,共为臣药;杏仁降肺气以平喘,板蓝根、北豆根清热解毒利咽,共为佐药;甘草既能益气和中,与石膏合而生津止咳,又能调和诸药,为使之剂。诸药相合,共奏清热、宣肺、平喘之功。
【临床运用】 本方具有清热宣肺,平喘利咽作用。用于外感风热,痰热蕴肺肺所致的小儿感冒、咳嗽等病症,症见发热恶寒,咳嗽痰黄,气促喘息,口干喑哑,咽喉肿痛,乳蛾红肿,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滑数等。西医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小儿肺炎等疾病,见上述临床表现者,可参考应用本品治疗。
【制剂与规格】 口服液。每支装10毫升。
【用法与用量】 口服。用时摇匀。1~2岁每次3~5毫升,3~5岁每次5~10毫升,6~14岁每次10~15毫升,每日3次。
【注意事项】 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风寒感冒咳嗽慎用。含麻黄碱,运动员禁用。
【配方来源】 中国药典1995年版402页,2000年版373页,2010年版49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