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黄芩、黄连、胆南星(酒炙)、天竺黄、前胡、浙贝母、桔梗、苦杏仁(炒)、陈皮、化橘红、法半夏、茯苓、甘草、紫苏叶、木香、枳壳(麸炒)、葛根、羌活、党参、朱砂、冰片。 本方由21味药组成,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内生痰热,蕴结肺胃诸症。诸药相合,共奏清热化痰,止咳定喘之功。临床常用于小儿肺胃痰热,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西医诊断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见上述症状者,可应用本品治疗。
【药物组成】 黄芩、黄连、胆南星(酒炙)、天竺黄、前胡、浙贝母、桔梗、苦杏仁(炒)、陈皮、化橘红、法半夏、茯苓、甘草、紫苏叶、木香、枳壳(麸炒)、葛根、羌活、党参、朱砂、冰片。
【方义分析】 本方由21味药组成,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内生痰热,蕴结肺胃诸症。方中黄芩、黄连、胆南星均系苦寒之品,然各入其所,黄芩清肺热,黄连泻胃火,胆南星清热化痰,兼能熄风定惊,三药相合,直中肺胃痰热之机,以救其急,共为君药;浙贝母、天竺黄助君药化痰清热之功,半夏、陈皮、前胡宣肺祛痰,降气平喘,以复肺脏清肃之职,共为臣药;紫苏、葛根、羌活疏风散寒,以除未尽之邪,党参、茯苓健脾渗湿,以绝生痰之源;枳壳、木香行气调中,取“气顺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之意;冰片、朱砂开窍定惊,防热极生风之变,诸药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而为使。诸药相合,共奏清热化痰,止咳定喘之功。
【临床运用】 本方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定喘作用。临床常用于小儿肺胃痰热,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临床症见头痛身热,咳嗽痰盛,气促喘急,烦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干燥,或伴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舌淡红,苔薄白或黄,脉浮紧或滑数。西医诊断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见上述症状者,可应用本品治疗。
【制剂与规格】 丸剂。每丸重3克。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勿食辛辣油腻食品。
【配方来源】 部颁8册13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