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儿奇应丸

小儿奇应丸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牛黄、琥珀、竹黄、朱砂、天麻、僵蚕、冰片、蟾酥、胆南星、桔梗、黄连、雷丸、雄黄、鸡内金。临床运用本方患儿应具有发热烦躁,痰多黄稠,苔黄脉数等主症。西医之高热惊厥,具有上述表现者亦可选用本方。西医之支气管炎、肺炎,出现上述症状者亦属此药治疗范围。

【药物组成】 牛黄、琥珀、竹黄、朱砂、天麻、僵蚕、冰片、蟾酥、胆南星、桔梗、黄连、雷丸、雄黄、鸡内金。

【方义分析】 小儿肝常有余,易发热惊风;脾常不足,运化失常,而生痰湿,又易伤食乳,饮食不洁,而生食积、虫积,因而小儿热,风、痰、食、虫等病证较为多见。方中牛黄、琥珀、竹黄、朱砂清热泻火,安神镇惊;天麻、僵蚕祛风止痉;冰片、蟾酥辟秽解毒;桔梗、胆南星清热宣肺,化痰止咳;雷丸、黄连、雄黄燥湿杀虫;鸡内金消食化积。全方各药配伍具有解热镇惊,化痰止咳,消食杀虫的功效,作用较广。

【临床运用】 本方多用于治疗小儿内热痰盛所致之痰热惊风,热痰咳嗽及虫积腹痛等病症。临床运用本方患儿应具有发热烦躁,痰多黄稠,苔黄脉数等主症。

1.痰热惊风 表现为身热面赤,烦躁口渴,气粗痰鸣,突然惊厥,牙关紧闭,二便秘涩,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滑数。西医之高热惊厥,具有上述表现者亦可选用本方。

2.热痰咳嗽 表现为咳嗽气粗,痰黄而稠,烦躁口渴,面唇红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厚,指纹青紫。西医之支气管炎、肺炎,出现上述症状者亦属此药治疗范围。

3.虫积腹痛 表现为脐腹疼痛,嗜食异物,烦躁夜啼,大便中见有虫体(大便检查到虫卵)。因本方虽有消食杀虫之作用,但以清热镇惊,化痰止咳为主,故所治虫积腹痛,多属兼有痰热证候者。

【制剂与规格】 水丸剂。80粒约重0.5克。

【用法与用量】 口服。1岁7粒,2~3岁10粒,4~6岁15~20粒,7~9岁30粒,10岁以上40粒,不满周岁酌减。每日服2次。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用。

【配方来源】 黑龙江省药品标准(1982年)。部颁4册1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