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 甲组:炉甘石、硼砂、牛黄、麝香、荸荠粉、朱砂、冰片。
乙组:黄连、赤芍、谷精草、白芷、栀子、地黄、菊花、决明子、桑皮、荆芥、薄荷、白蒺藜、桑叶、密蒙花、防风、蝉蜕、龙胆草、黄柏、玄明粉等(煎汤浸渍炉甘石)。
【方义分析】 风热眼疾系指因外感风热而致的常见外障眼病,欲解其邪必清热散风退翳之剂,故用制炉甘石为君,因炉甘石其制以清热如黄连、黄柏、栀子、胆草、玄明粉;散风如防风、薄荷、荆芥、桑叶,退翳如白蒺藜、蝉蜕、决明子等,故有清热散风明目退翳之功,臣以硼砂、荸荠以助明目退翳收湿止痒,且可减少刺激,佐以牛黄、朱砂以清热解毒明目,使之麝香、冰片以通窜活络上达病所,故诸药配伍有清热散风,退翳解毒之功,对外感风热之外障眼病颇为适合。
【临床运用】 本方系祛风清热,解毒退翳之剂,多用于外障眼病。其使用指征为:目睛红赤,眵泪胶黏,羞明流泪,黑睛星翳等。
1.天行赤眼 发病迅速,白睛红赤,或见白睛溢血成点或片,涩痒交作,怕热羞明、眵多胶黏,多双眼或先后发病。西医之卡他性结膜炎可用之。
2.天行赤眼暴翳 发病迅速,白睛混赤浮肿,耳前多伴有肿核,按之有痛感,待白睛红赤稍减,则黑睛有星翳簇生,视物不清,怕光流泪,全身可伴有倦怠头痛,发热等。西医之流行性角结膜炎可点用之。
3.聚星障 眼涩沙痛,畏光流泪,抱轮红赤,黑睛骤起翳障,初如“称星”色白或微黄,少则数颗,多则进十,继则联缀呈树枝状,一般可不化脓,其病程较长,发病前多有感冒或抵抗力下降病史。西医之单疱性角膜炎可用之。
4.赤脉传睛 眦部涩痒,眦角皮肤红赤,赤脉多呈树枝状,发自眦头,横向伸引,渐贯气轮。本病较少引起黑睛病变,故不影响视力。
【制剂与规格】 细长条眼膏剂。每支装0.26~0.28克,鹅毛管或细玻璃管装。
【用法与用量】 外用。与一般限药膏上法同。湿润后,轻轻摩擦眼角。
【注意事项】 使用时,忌食辛辣油腻。含普拉雄酮,运动员禁用。
【配方来源】 江苏省药品标准(1982年)。部颁5册18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