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 大黄、黄芪、甘草、茯苓、白术、制何首乌、川芎、菊花、丹参、姜半夏、车前草、柴胡、苦参、党参、白芍、桑白皮。
【方义分析】 本方由16味组成。方中大黄、黄芪为主药,大黄通腑降浊、黄芪健脾利湿;茯苓、白术、柴胡、白芍、半夏健脾疏肝,共为辅药;何首乌、川芎、丹参养阴活瘀,共为佐药;菊花、车前子、苦参、桑白皮,协助清热利湿,共为使药,全方共奏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等功效。
【临床运用】 本方为扶正解毒剂。主要用于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和尿毒症早期,辨证为脾虚湿浊证和脾虚血瘀证。其临床表现为:慢性病容,面色淡暗,精神极度疲乏,口唇发紫,口味秽浊,小便不利,腰酸痛,恶寒,时有低热,大便不利,舌苔厚腻,脉象沉细。本品可降低血肌酐、尿素氮,稳定肾功能,延缓透析时间,对改善肾性贫血,提高血钙、降低血磷也有一定作用。
【制剂与规格】 颗粒剂。每袋装5克。
【用法与用量】 温开水冲服。每日4次,6、12、18时各服5克,22时服10克。每日最大量40克,也可另订服药时间,但两次服药时间间隔应超过8小时。
【注意事项】 ①应在医生指导下按主治证候用药,按时按量服用;②按肾衰竭程度,采用相应的肾衰竭饮食,忌豆类食品;③服药后大便呈半糊状为正常现象,如呈水样便需减量服用;④可与对肾功能无损害的抗生素,西药降压、利尿、抗酸降尿酸药并用;⑤忌与氧化淀粉等化学吸附剂合用。
【配方来源】 WS-001(Z-001)-96。
【参 考】 观察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将128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分为尿毒清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酐(Scr)和血清尿素氮(BUN)指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尿毒清颗粒组治疗后BUN、Sc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BUN、Scr、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CRF患者有明显效果,是CRF非透析治疗有效方法之一(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临床医药实践,2009,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