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具有相似临床表现、X线胸片改变及肺功能损害的异质性疾病的总称,以弥漫性的肺泡炎、肺实质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特点。其中包括5大类病变特征,即结缔组织病的肺表现、各种药物及治疗所致的肺部病变、职业与环境所致的肺部病变、伴有原发病的肺部病变及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上述不同的肺间质疾病的共同结局,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由于细支气管周围和肺泡壁纤维化使肺顺应性降低,弥漫功能减退是早期的改变,继而出现肺容量减少和限制性通气障碍,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肺间质性疾病的治疗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护理要点为严密监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提供营养支持、预防和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等。
【疾病特点】
1.目前对此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少,我国也无调查研究性报道。发病者中男性多于女性,40~70岁的中老年多发。由于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一经诊断生存期仅为3.2~5年。
2.ILD以进行性呼吸困难症状为主,其进展速度可因人而异,一般均大于3个月病程。1~3年可发展至影响活动、呼吸困难加重或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其次,常见有咳嗽,为刺激性干咳多见,合并感染可有咳痰。此外,随病情程度,病人可有乏力、厌食、消瘦和发热,严重感染者可有高热,个别病人可有胸痛或关节痛。
3.由于此病原因不明,临床上多出现进行性加重性呼吸困难,加之大量和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病人思想负担重,心情郁闷,可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健康教育要点】
1.住院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指导:说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预防感染的意义及配合治疗要点。指导正确留取痰培养标本,自行观察痰量、性状和颜色的变化。
(2)深呼吸训练:让病人取立位或卧位、半卧位,双手放在肋部,全身放松,嘱病人用鼻深吸气使膈肌尽量下移,吸至不能再吸时屏气1~2s,再用口呼气,双手往下轻压帮助呼气,以利于腹肌收缩,使气尽量排出。根据个体差异决定每次训练时间,一般可反复做深呼吸每分钟6~8次,持续5~10min为宜。
(3)咳嗽、咳痰训练:对于痰多病人,尽量取坐位,指导家属轻叩病人背部,嘱病人同时发出咳嗽动作,将痰咳出。对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病人,指导适量饮水。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以病人耐受而不引起疲劳为宜。
(4)氧疗指导:此类病人多为不同程度缺氧,而无明显二氧化碳潴留,告知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吸入中高浓度氧,如有二氧化碳潴留时,可持续低流量吸氧。
(5)用药指导:告知严格遵医嘱用药,尤其是糖皮质激素,防止因停药过急而出现“反跳”现象。联合应用免疫抑制药时,指导病人预防合并感染发生,对应用糖皮质激素存有顾虑的病人,要做好解释工作,说明药物对控制病情的作用。
(6)饮食指导:鼓励多饮水,除正常饮食外,再饮水1000ml。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进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少渣饮食,少量多餐。指导家属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诱导病人进食,并进有营养的食物,如奶、蛋、瘦肉、豆浆、银耳、香菇、百合等。告知要经常漱口,如有口腔溃疡,及时报告医生。有生活自理能力者,尽量自行刷牙,每餐后用清水漱口。
2.出院健康教育
(1)保健知识指导:鼓励保持乐观情绪,树立长期治疗的决心。避免到人多的场所活动,以防发生交叉感染。坚持呼吸功能锻炼,促进肺功能恢复。注意营养平衡,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为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口腔卫生,吸烟者劝其选择有效方法戒烟。
(2)用药及随访指导:嘱咐遵医嘱长期正确用药,切忌自行停药、加减药量或自行用药。用药期间定期到医院随诊,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张绍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