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胸部外伤手术病人健康教育

胸部外伤手术病人健康教育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胸外伤病人救治的第一环节是伤情、伤势分析和判断,根据结果进行救治。3.胸部外伤的首要症状是疼痛和呼吸困难,而这些症状也影响病人活动和呼吸道管理,影响病人的恢复。吸烟者说明吸烟的后果和危害,指导病人戒烟。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气胸或血气胸及胸廓外伤固定术后的病人,指导采用腹式呼吸,以减少胸式呼吸导致的疼痛。

胸部是体表暴露较大的部位,容易因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外力所伤。胸部外伤是指这些外力造成的包括胸壁、胸膜及胸腔内肺、气管、支气管、食管、心脏、大血管等组织脏器的损伤。胸部外伤轻者可引起胸部软组织伤或单纯肋骨骨折,重则伤及胸内脏器或大血管,造成气胸、血胸,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因此,一旦发现有胸部外伤,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对胸外伤病人救治的第一环节是伤情、伤势分析和判断,根据结果进行救治。

【疾病特点】

1.胸外伤常常是多发伤的一部分,诊查时应注意是否合并腹部、头部或肢体等其他脏器的损伤。钝性胸部伤所产生的内脏损伤常容易被掩盖,因此,不能忽视闭合性脏器损伤。

2.胸外伤不论是开放性损伤还是闭合性损伤,均可能引起血胸、血气胸或张力性气胸,造成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胸部损伤的伤情常常继续发展,使原来的貌似较轻的病情突然恶化或内脏出血变得突出。

3.胸部外伤的首要症状是疼痛和呼吸困难,而这些症状也影响病人活动和呼吸道管理,影响病人的恢复。同时,也可因病人呼吸困难的症状,使病人产生濒死感和恐惧感。

【健康教育要点】

1.手术前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可采用暗示、鼓励、解释和安慰的方法,稳定病人紧张焦虑情绪,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救治。

(2)呼吸道准备指导:说明有效咳嗽、咳痰对预防缺氧和肺不张的作用。指导病人进行腹式呼吸和咳嗽、咳痰训练。吸烟者说明吸烟的后果和危害,指导病人戒烟。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需要进行雾化吸入的清醒病人,指导其深吸气,使药液尽量吸入气管、支气管,雾化吸入后鼓励病人有效咳嗽。

(3)术前准备指导:对需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告知术前准备的项目及配合方法。对肋骨骨折或浮动胸壁的病人,说明胸壁伤口包扎和固定的意义,指导其注意休息,减少活动。

(4)监护知识指导:严重胸外伤合并重度低氧血症不缓解者需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及监护仪监护。对清醒病人应说明呼吸机治疗及使用监护仪的意义,指导病人保持安静,与呼吸机同步呼吸。教会病人用身体语言表达需求,同时要向病人交代呼吸机可能应用的时间,使其有心理准备,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手术后健康教育

(1)体位与吸氧指导:告知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上身抬高30°~45°,使膈肌下移,利于肺膨胀,改善肺泡通气。说明正确吸氧的意义与方法,告知切忌自行调整吸氧流量。对于鼻导管吸氧效果不佳需面罩吸氧者,指导正确配合吸氧,避免张口吸气,以免发生腹胀。

(2)止痛指导:教会病人用视觉模拟疼痛评估方法识别和分辨疼痛,正确表达疼痛程度,合理使用止痛泵。告知病人大量使用镇痛药可能导致抑制呼吸的结果,尽量减少应用止痛药。

(3)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气胸或血气胸及胸廓外伤固定术后的病人,指导采用腹式呼吸,以减少胸式呼吸导致的疼痛(具体方法见第2章第三节)。

(4)胸腔闭式引流指导:告知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指导病人保持半卧位。支气管断裂修补术后或肺组织有较大而深的破裂者,告知避免过度用力咳嗽,以防加重气胸。有胸腔积液者,指导定时更换体位,以利于积液排出。更换体位或活动时,要防止引流管脱出。离床活动时,要使引流瓶高出引流口位置。

3.出院健康教育

(1)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根据病人体力恢复的程度,指导进行呼吸训练,选择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如吹气球、深呼吸等。告知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并应加强营养,增强体质,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2)复诊指导:告知病人定期复诊,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