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核素检查(ECT)全称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是近10年才在世界迅速兴起的利用放射性核素的一项医学影像诊断技术。ECT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药物注入体内,核素沿血流到达心脏,被心肌细胞摄取后就使心肌细胞带上了放射性,ECT能捕捉到这种放射线,通过分层扫描形成心肌核素分布图像。ECT在心血管领域应用广泛,不仅能显示心脏的结构、形态,还可以准确测定心功能。一次心肌显像病人所接受的辐射量是CT冠脉造影的1/3,大多数放射性显像剂通常在数十分钟至1~2h排出体外,最多24h就能从体内排出,所以ECT显像是安全、无创伤的诊断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是“心血池门控平面显像”和“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可观察心肌有无缺血,心肌细胞功能是否正常,能清晰显示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及坏死灶,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90%左右,明显高于心电图,在临床应用广泛。心血池门控平面显像主要用于评价左、右心室功能,指导临床治疗及选择手术时机,对冠心病、室壁瘤及传导异常的诊断亦具有较高价值。
【健康教育要点】
1.检查前指导
(1)说明ECT是一种安全、无创、无痛苦的检查,交代检查的注意事项,使之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检查。
(2)告知病人检查前要向医生提供全部病史、检查资料及所有的X线片、CT片等。
(3)告知检查前1~2d应停用血管扩张药和受体阻滞药(硝酸甘油、易顺脉、地奥心血康)等药物。糖尿病病人检查前禁食12h以上,普通病人检查当日应空腹或少量素食。检查前2d内禁饮咖啡、茶及酒精类饮料。
2.检查中指导
(1)说明检查前应除去受检部位所佩戴的金属物品,如首饰、金属纽扣、皮带、钥匙、硬币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注射显像剂5~30min后嘱病人进食牛奶或酸奶250ml,在候检室门口等候1~2min进行检查,不要离开,以免延误检查。
(3)运动负荷显像前教会病人运动方法,显像注射半小时后进食脂肪餐(油煎鸡蛋或油条),注射1h后于检查床上采集显像。
(4)采集显像时,告知病人需取仰卧位,双臂抱头并固定,探头贴近胸壁,视野包括整个心脏,尽量减少肝影。嘱咐病人摆好体位后不要随意移动身体,采集过程中要平静呼吸,以免影响图像质量。
(5)说明安装心脏起搏器者应告知医生,以供影像分析参考。检查中如遇小儿或不能合作的病人检查前可用镇静药。因疼痛不能配合检查的可在检查前使用镇痛药。
3.检查后指导
(1)ECT显像所用的核素物理半衰期为6.02h,一般射程在2m以内,故显像检查后病人体内仍有部分放射性药物,应嘱其在检查后2~24h尽量减少与周围人群的密切接触,尤其要避免与儿童和孕妇接触。
(2)因用于ECT检查的大部分药物都由尿排出体外,排尿时应防止尿液污染衣裤。检查后嘱病人多饮水(500~1000ml)可加速药物的排出。
(3)检查后,嘱病人等候医生通知,待医生确认图像满意后再离开。告诉病人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取报告,并请妥善保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