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反复风湿活动所遗留的心脏瓣膜慢性病变,因瓣口狭窄和关闭不全,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进而出现心功能不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其患病率在发达国家已显著下降,但在我国仍是常见心血管病之一,特别是青壮年发病率为2.34‰~2.72‰,女性较男性多见。本病最常见的类型是单纯二尖瓣病,其次是二尖瓣病合并主动脉疾病,瓣膜病变严重者需要实施人造心脏瓣膜替换手术(简称换瓣)。随着心脏外科手术及监护技术的发展,换瓣手术的成功率已显著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疾病特点】
1.治疗方式依据受累瓣膜种类和程度的不同而定。常见的术式为瓣膜闭式扩张术、直视切开手术、直视成形术等,只有瓣膜功能完全丧失者才行瓣膜置换手术。
2.病情迁延,病变持续存在。风湿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风湿热反复发作侵犯心脏引起。风湿热常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后复发或加重。发病季节以寒冬、早春居多,寒冷和潮湿是本病的重要诱发因素。换瓣手术后活动性风湿热仍可继续存在和发展,因此术后如有风湿活动者仍需抗风湿治疗。
3.瓣膜置换主要有两种,即生物瓣和机械瓣。生物瓣柔韧、开闭灵活,近似于天然瓣膜的工作状态,术后只做短期抗凝,不需终身服药。缺点是耐久性不如机械瓣,若干年后需要再次换瓣。机械瓣具有耐酸碱、耐高温和耐磨性特点,瓣膜工作寿命长。缺点是置换以后必须终身抗凝,即终身服用华法林类抗凝药物。由于抗凝药物有致畸作用及肝、肾损伤作用,因此生物瓣更适合用于孕龄妇女和老年患者。
4.机械瓣置换术后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预防血栓形成造成栓塞。然而如抗凝药使用不当或过量,容易引起出血倾向。因此术后服用抗凝药是一个长期而又细致的任务,需要摸清药物用量和规律,掌握观察方法,将服用抗凝药自然而然地变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健康教育要点】
1.手术前健康教育
(1)心理调适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陪伴制度、专科技术水平、责任护士资历和近期检查项目等,让病人掌握与手术相关的信息,请手术康复期病人现身传授积极心态对手术康复的影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因知识缺乏引起的紧张、恐惧心理。
(2)手术常识指导:重点介绍心脏瓣膜病的发病过程、病人自身瓣膜病病变类型、程度及可能采用的手术方式。讲解术前备皮、清洁灌肠、留置导尿等准备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对有心力衰竭的病人应给予低盐饮食,但对已长期忌盐或限盐的病人,说明术前3d应改为普食,以防止术后出现低钠。告知病人术前12h禁食,4h禁水。
(3)戒烟指导:说明吸烟会影响术后肺功能的恢复,并有诱发肺部并发症的危害,指导吸烟病人选择可接受的戒烟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戒烟,督促家属利用没收烟具、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协助病人成功戒烟。
(4)适应行为训练:说明进行手术适应训练的目的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机体早日康复。指导病人进行腹式呼吸、有效的咳嗽咳痰、床上排便、上呼吸机手语等训练(具体方法见第2章第三节行为训练技巧)。
2.手术后健康教育
(1)监护配合指导:麻醉清醒后,适时介绍监护环境,说明术后监护的意义,讲解监护仪及各种连接导管、引流管的作用、留置时间和可能增加的痛苦反应,使之有接受监护的心理准备,强调不可自行调节或拔除监护管道。上呼吸机的病人鼓励用手语表达心理需求。
(2)床上活动指导:麻醉清醒病情平稳后即可告知病人取半卧位,鼓励病人主动配合做咳嗽咳痰、深呼吸活动,手术当晚可做下肢的主动或被动活动。次日可做术侧上肢活动,如肩关节屈曲与后伸,上举上肢并抓住对侧耳郭等。各种管道拔除后即可下床活动,活动顺序是:坐位—站位—扶床移步—独立步行—室内走动,视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出院后继续做上述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活动量。
(3)用药指导:术后24h无出血,遵医嘱口服华法林2.5~5.0mg,解释服抗凝药物的作用及定期查PT、调整药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的意义。
3.出院健康教育
(1)日常生活指导:告诉病人术后3个月内应注意休息,生活要有规律,适当补充营养,控制过咸食品,恢复体力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心功能恢复。避免劳累、情绪紧张、感染等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的诱因。强调要预防和控制感染,防止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若身体任何一部位出现炎症,都要及时就医。
(2)用药与饮食指导:告知病人换瓣后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重点说明药量不足和药物过量的临床表现及定期监测药量的方法,交代出院后定期检查凝血酶原的时间及采血的注意事项。服药期间严密观察出血情况,如发现牙龈出血,女性病人月经过多、皮肤广泛青紫瘀斑等,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术后心功能差需口服强利尿药的病人,强调不得随意加减药量,用洋地黄药物时定期到医院检查,强调用洋地黄类药物时禁用钙剂,以免加重洋地黄中毒,并交代洋地黄中毒表现及出现洋地黄中毒后所采取的措施。教会病人自测脉搏及根据脉搏次数决定是否服用洋地黄。嘱病人服利尿药的同时注意多食含钾高的食物,如紫菜、海带、菠菜等。
(3)复诊指导:告知出现下述情况应及时就医复查:①身体任何部位有感染;②不明原因发热;③有明显心慌气短,并出现水肿;④咳泡沫血痰;⑤有皮下出血、血尿等出血倾向;⑥巩膜及周身皮肤出现黄染;⑦发生新的心律失常;⑧突然晕厥,偏瘫或下肢疼痛,发凉、苍白现象发生时。交代常规随诊时间及随诊时应带的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