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颅脑损伤病人健康教育

颅脑损伤病人健康教育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颅脑损伤是因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而引起,其发生与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致伤因素和损伤性质这两个基本条件。颅脑损伤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发生率高达10%~20%,病死率高达30%~50%,残废率高达34%。颅脑损伤病情发展快,早期救治,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由于颅脑解剖生理的影响,头部受伤后所引起的病理过程有其特殊性。低颅压病人告知应取平卧位,以缓解症状。

颅脑损伤是因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而引起,其发生与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致伤因素和损伤性质这两个基本条件。致伤因素不同,所致损伤的程度和性质也各异。颅脑损伤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原发性颅脑损伤是指创伤暴力当时造成的颅脑损伤,如头皮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脑干伤、丘脑下部损伤等。继发性脑损伤是致伤后一段时间逐步形成的脑损伤,如颅内血肿、脑水肿等。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发生率高达10%~20%,病死率高达30%~50%,残废率高达34%。颅脑损伤病情发展快,早期救治,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疾病特点】

由于颅脑解剖生理的影响,头部受伤后所引起的病理过程有其特殊性。遭受暴力作用而致伤的脑组织,除了发生原发性损伤之外,在受损组织周围,还将引起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脑缺血、出血、水肿及变性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而后,或继续加重、恶化,累及全脑甚至全身,或经一定时间逐渐吸收、消退和修复。病人常有头痛、眩晕、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严重者有意识障碍、人格改变等表现。

【健康教育要点】

1.手术前健康教育

(1)手术知识指导:恰当解释颅脑手术的目的及手术与麻醉的一般过程。对急诊病人重点讲解早期救治,争取手术时机,以防拖延导致病情突然恶化及影响存活病人生命质量的利弊关系。据统计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直接入院者病死率29.8%,转送入院者35.6%,显然与时间拖延致伤情恶化有关。

(2)配合知识指导:重点介绍颅脑损伤病人术前身体及饮食准备的要求、讲解术前皮肤准备、用药的注意事项以及术后配合治疗的要点。择期手术病人指导其进行呼吸训练、咳痰训练、床上排便、疼痛评估等训练。

2.手术后健康教育

(1)体位指导:清醒病人告知术后应取头高位15°~30°,借助脑的重力或颅内压降低,压闭破口以减少或阻止脑脊液外流,促进伤口粘连愈合。低颅压病人告知应取平卧位,以缓解症状。

(2)预防感染指导:告知病人及家属病房空气污染是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应注意保持环境卫生,按要求使用及更换被服,切忌随意铺垫自带物品,以免交叉感染。感染性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未及时清理,均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有脑脊液鼻漏或耳漏病人告知头下铺垫无菌巾,注意避免污染。放于鼻腔、外耳道内吸引流出脑脊液的无菌棉球,应保持清洁、干燥。嘱病人避免用力咳嗽、擤鼻、打喷嚏,保持大便通畅,并预防感冒。有脑室引流者,告知为防止躁动抓脱引流管须约束病人的双手,更换卧位等操作时要防止引流管脱出,一旦引流管脱出立即报告医护人员。

(3)病情观察指导:告知家属协助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脉搏、呼吸变慢,血压升高,提示有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或脑疝形成,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紧急救治。观察病人有无胃肠道出血和呃逆,如在鼻饲管内发现有咖啡色液体,或大便呈柏油样时,提示有胃肠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应及时报告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4)护理知识指导:对大小便失禁的病人指导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翻身时动作轻稳,不可在床褥上拖拉,以免擦伤皮肤,对易受压的部位垫以保护器具等。术后第1~3天为脑水肿高峰期,告知应控制饮水和食物中钠盐的摄入,以减少体内水和钠离子的存储量,减轻脑水肿反应。对朦胧、烦躁不安或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强调加强安全防护,避免自伤和伤人,应安置床护栏以防坠床。有癫者注意观察癫发作的先兆,并提示病人按时服用抗癫药物。

(5)饮食指导:颅脑损伤后出现机体耗能增加和代谢加快,应说明营养支持的重要性,指导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胆固醇等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米饭、面条、新鲜蔬菜、水果等,肉类应煮烂,保持大便通畅。

(6)功能锻炼指导:鼓励病人进行主动运动。上肢训练可用手提物、放下、捏握皮球、筷子、纸笔、使用勺、梳子等。下肢做站立练习,如背靠墙、扶拐、坐站、登台阶练习等,进而向步行过渡。患侧肢体应加强各关节的主动练习,以促进功能的顺利康复。对意识障碍者,反复给予多种刺激,并强化动作学习以增进记忆功能。对认知障碍者,做好智能及心理康复指导。

3.非手术病人健康教育

(1)治疗知识指导:告知颅脑损伤病人需要手术治疗的只有15%左右,绝大部分轻、中型及重型中的一部分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即使是手术病人,术后也需要进行较之手术更为复杂的非手术治疗,才能使整个治疗得以成功。

(2)摄入与营养指导:说明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对能量的需要有所增加,肌肉蛋白的分解代谢加速,多数病人在伤后数日内即有尿氮、肌酸、磷、钾等排出量增多,若摄入营养及能量有欠缺,则机体往往进入负氮平衡状态。同时,伤后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增多,更促进肝糖原、肌糖原的分解,造成血糖明显升高而对脑组织有害,长期蛋白质的缺乏可引起脑组织水肿,继而损害各重要器官功能和体液失衡,并使病人易感染性大为增加。早期进食困难或病情不允许,应通过肠内和肠外营养等方式,提高机体抵抗力。指导病人及其家属注意监控每日摄入量,颅脑外伤急性期主要依靠静脉输液,应遵医嘱每日控制在2500ml,含盐液体不超过500ml,鼻饲供给必要的营养物质如混合奶,也可经胃肠道灌注要素饮食。提示鼻饲病人注意掌握好适宜的温度和速度。

(3)呼吸道护理指导: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经常伴有气道不畅,病人多昏迷时间较长、较深,肺部感染是最常见并发症之一,颅脑损失越重,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越高,保持呼吸道通畅极为重要,应及时清除鼻咽部黏液及血性液体。告知清醒病人每1~2h更换体位,应积极配合护士翻身。气管切开者,指导其遇痰液黏稠或不宜吸出时,积极配合雾化吸入,或每次吸痰前用3~5ml的生理盐水再行吸痰。

(4)颅内压增高护理指导:告知病人须保持安静,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位,抬高床头30°,身体自然倾斜,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颅内血容量和减低颅内压。一旦出现头痛、呕吐、视力异常改变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时,应立即呼叫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脑疝。

(5)脑脊液漏护理指导:嘱病人抬高头部,枕上所垫无菌巾不要随意撤除。在鼻前庭或外耳道放置的干净棉球被脑脊液浸湿后,随时呼叫医护人员予以更换。脑脊液耳漏应取患侧卧位,避免清洁鼻腔或耳道,避免擤鼻、咳嗽及用力屏气,保持大便通畅。严禁填塞或用水冲洗耳、鼻。

(6)皮肤护理指导:指导病人协助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主动配合枕骨粗隆、耳郭、肩胛骨、肘部、髂部、骶部、膝关节、内外踝、足跟部和背部棘突等部位的护理。大小便功能障碍及留置导尿管者,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腹泻者每次便后清洗局部皮肤。

(7)安全护理指导:告知病人不得随意撤除床上的防护栏,以防发生意外。不得随意使用热水袋、电热毯、冰袋、冰毯等,如病情需要,应在医护人员允许和指导下使用,以防外界热源、致冷物质的伤害。

4.出院健康教育

(1)制定康复计划指导: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语言和肢体功能恢复在短时间内效果不明显。应协助病人及其家属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份出院康复指导,为病人出院后在休息、营养、饮食、用药、定期复查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指导病人及其家属学会自我护理技术,强化病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2)康复锻炼指导:告知出院不是训练结束,而是康复训练的继续。详细交代出院后的康复训练计划及方法,如对失语的病人,指导家属训练重点放在活化其残存语言功能上,使病人注意理解性语言能力及表达性语言能力的培养,采用奖励和表扬来鼓励病人说话,结合强行办法来帮助病人回忆词语,反复用实物或图形刺激以及通过手势训练等,改善听力、理解障碍,逐渐改善失语程度。提醒家人在训练中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切忌急躁,应持之以恒。

(3)复诊指导:嘱咐病人定期回院复查,评估康复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