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多为各种疾病的表证,它可由于鼻部疾病、相邻部位病变或全身疾病引起。
【疾病特点】
1.发病特点 鼻出血多为突发、单侧,亦可为双侧,常无明显诱因。轻者仅涕中带血,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严重失血者可出现头晕,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出血可发生于鼻腔的任何部位,但大多数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Little区)。儿童鼻出血几乎全部发生在鼻腔前部。青年人虽以鼻腔前部出血多见,但也有少数严重的出血发生在鼻腔后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鼻出血则多见于鼻腔后部鼻咽静脉丛。年龄大者多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关,干燥寒冷季节多见。双侧反复鼻出血,多与全身性疾病有关。
2.病因特点 局部原因(约占1/4)所致者,多有其他鼻部症状,如鼻阻、流涕、反复鼻出血或血性涕等,或有鼻外伤史。全身原因(约占1/2)所致者,多有全身其他系统症状,或有全身易出血倾向,如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肝肾等慢性疾病和风湿热等,还有中毒、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内分泌失调等。
3.其他特点 小儿或昏迷病人吞咽功能不全,可将血液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健康教育要点】
1.住院健康教育
(1)护理知识指导:轻度鼻出血告知可用指压法(头前倾,手指紧捏双侧鼻翼5~10min)或用干净棉花将鼻腔填塞。病人头部后仰或卧位时血液后流,一是无法判断出血量,延误救治;二是大量血液进入胃内,可引起恶心、呕吐,血压增高加重鼻出血,也容易误诊为消化道出血。对无失血性休克表现者,指导坐位或半躺在床上,头部直立。多次鼻出血的病人通常有头晕、心悸、乏力等贫血症状,应尽量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嘱咐起立时,注意扶持,防止摔倒。
(2)饮食指导:告知病人出血期间可进半流质、易消化、多纤维素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3)病因预防指导:高血压病人嘱其注意休息、饮食清淡,坚持服用降压药物,若出现视物不清,则更应注意休息、降压。对服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药物的病人,告知应将既往用药情况告诉医生,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用药。
(4)心理调适指导:鼻腔大量出血时,与病人分析出血原因,了解出血诱发因素,充分给予解释和安慰,使之情绪稳定,消除因不了解病情而产生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建立治愈信心。指导学习放松技巧并告知紧张的情绪会使血压增高,加重出血。
(5)术前指导:对反复出血需填塞或手术止血者,说明术前需要配合护士做好准备,如化验、禁食或备血等。经检查出血部位如位于鼻腔后端中鼻甲水平以下,适合患侧上颌动脉结扎。在保证安全、病人能耐受的情况下,可局麻行上颌动脉结扎,以减少费用支出。还可在鼻内镜下应用生物胶或电凝替代填塞止血,痛苦小,但费用相对较高,让病人做好心理准备。
2.填塞或手术后健康教育
(1)后鼻孔填塞护理指导:告知填塞期间可有耳鸣、耳阻塞感,并有耳痛及咽部胀痛,尤以吞咽时为甚,一般在取出纱布块后会自然消退。睡觉时,口部盖双层湿纱布,起湿化和滤过空气作用,防止咽干。填塞后出现头晕、面部肿胀属正常反应,取出纱条后即可缓解。
(2)护理知识指导:告知术后鼻腔有水样液流出属正常现象,看体温是否升高、有无头痛等情况,酌情给予解释及处理。若病人疼痛,说明鼻腔填塞不能随意取出,但可遵医嘱适当用止痛药。
(3)抽出填塞物后指导:告知勿用力擤鼻,以1%麻黄素或复方薄荷油滴鼻,以防再出血。若取出后仍有出血,有可能再填塞。有上颌窦伤口,防止鼓腮。前后鼻孔填塞者,鼻中隔黏膜苍白、糜烂、水肿,可局部点药,一般滴复方鱼肝油乳剂及麻黄素乳剂。鼻前庭皮肤糜烂,可涂软膏。
3.出院健康教育
(1)预防知识指导:告知应防止外伤、剧烈喷嚏、挖鼻等损伤鼻黏膜,尽量避免接触气候干燥、高温或粉尘浓度过高的环境。
(2)病因治疗指导:高血压者,告知不要激烈活动,防止用力咳嗽、避免大便干燥,尽量保持血压平稳。平时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鼻腔黏膜湿润,用复方鱼肝油乳剂滴鼻,预防感冒。鼻腔黏膜干燥、缺乏维生素、有黏膜损伤者,应积极对因治疗,消除再出血隐患。
(3)复诊指导:告知出院后应定期复查,若有其他不适,及时来院就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