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

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糖尿病分成四大类,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和妊娠期糖尿病。本病使病人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因此,应积极防治。主要措施为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治疗;体育锻炼;自我监测血糖;口服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胰腺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可通过糖尿病教育使之掌握维护自身健康的钥匙,消除因知识缺乏引起的心理问题。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典型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诊断标准为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OGTT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糖尿病分成四大类,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和妊娠期糖尿病。

【疾病特点】

1.糖尿病的病因 目前认为糖尿病不是单一病因所致的疾病,而是复合病因的综合征。发病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本病使病人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因此,应积极防治。

2.糖尿病治疗原则 糖尿病的治疗强调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具体治疗措施以饮食治疗和合适的体育锻炼为基础,根据病情选用药物治疗。主要措施为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治疗;体育锻炼;自我监测血糖;口服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胰腺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

【健康教育要点】

1.住院健康教育

(1)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指导:说明糖尿病的诊断主要根据葡萄糖耐量试验,因该项试验需5次静脉采血,反复采血可能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应做好解释工作,帮助病人正确地完成试验。告知抽空腹血后,立即口服葡萄糖75g溶解在250ml水中,5min喝完,服糖后30、60、120、180min分别抽血查血糖,并同时留尿查尿糖。

操作中重点交代影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的几个环节:①试验前3d应正常进食;②停用能影响结果的某些药物;③试验中不可进食其他食物;④准确记录静脉采血的时间;⑤男性患者禁止吸烟。

(2)并发症预防指导

①皮肤护理:说明高血糖易引起皮肤感染,告知女性应选择使用化妆品,防止因此造成毛孔堵塞,引起痈、疖;男性在刮脸时要防止刮破皮肤造成感染,注意卫生,预防感染。

②足部护理:糖尿病足坏疽较非糖尿病高17倍,指导用温水洗脚,注意修剪过长的趾甲,不光脚走路,穿松软合脚的鞋,每天检查双脚。

③口腔护理:糖尿病口腔疾病的表现多样,高血糖会增加牙龈病变的危险性,指导每天至少刷牙两次,牙刷毛要柔软,每餐后用盐水漱口。

④安全护理:告知外出旅游应带写明自己姓名、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及用药情况的卡片,药要带足,随身带点心,不要过度劳累,预防因低血糖引起的意外。

(3)饮食指导:强调合理分配,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下易饥饿,根据生活习惯、病情需要,指导将每日三餐分配为1/5、2/5、2/5或1/3、1/3、1/3。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不偏食,控制全天总热量,提倡用粗制米、面和杂粮。忌食糖果、甜糕点、冰激凌、含糖饮料。饮食中对血糖有影响的三大营养素应定量摄入,蛋白质1~1.2g/kg,脂肪1g/kg,糖类需由全日总热量减去蛋白质及脂肪的热量后再除以4,即可得出全日需要量。说明饮食应定时、定量,安排好餐次。糖尿病人一日至少应吃三餐,在每日活动量不变的情况下,饮食中的主、副食数量应基本固定,并使之较为均匀地分配于三餐里,避免因随意增减而引起血糖波动。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易发生低血糖者,在三餐之外应有2~3次加餐,可以有效地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告知加餐的食物也应计算在全日总热量之内,不得超过规定,可以从正餐匀出25~30g主食作为加餐,也可吃些牛奶等食品。

(4)运动指导:告知运动前多饮水,穿宽松柔软衣裤,合脚的运动鞋,血糖高于14mmol/L不要运动。运动的频率及时间以每周锻炼3~4次为宜。在饭后1h运动,每次30~60min,不要在饱餐后或饥饿时运动。运动结束时做5~10min整理运动,弯弯腰、踢踢腿,运动后注意饮食及药物调节。建议运动项目可依据病情选择,最轻运动如散步、购物、做家务、打太极拳;轻度运动如跳交际舞、做体操、平地骑车;中度运动如爬山、平地慢跑、打羽毛球、上楼梯;强度运动如跳绳、游泳、举重、打篮球。告知随身携带至少15g以上的糖果,防止运动后低血糖。

(5)用药指导

①胰岛素:告知如有大汗、饥饿感及时通知医生,防止血糖过低引起昏迷。告知注射局部的水肿、瘙痒,一般继续使用后可消失,不要抓挠。为避免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胰岛素保存在2~8℃冰箱内冷藏。

②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磺脲类和餐时调节剂,告知不良反应主要是体重增加和低血糖,应在餐前或餐中服用。服药时间和服药间隔应尽可能固定,服药期间要继续遵守饮食计划,如果在应该进餐时没有进餐,则不要服药。如果经常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发生低血糖(血糖低于3.9mmol/L),且持续3d以上,应报告医生。

③双胍类:告知此类药物有胃肠道不适、恶心或腹泻反应,大多数可以自行缓解。进餐时或进餐后马上服用,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直到血糖得到控制或达到临床最大有效剂量。说明逐渐增加剂量有助于减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服药的时间和间隔应尽可能固定,服药期间应该继续遵守饮食计划。

④噻唑烷二酮类:告知此类药物有下肢水肿和体重增加的反应。疗效要在开始服药后1~2个月才能完全体现出来,服药时间与进餐无关,但应尽可能固定,服药期间应该继续遵守饮食计划。

⑤α-糖苷酶抑制药:告知此类药物有胃肠胀气、腹痛、腹泻不良反应。进餐同时服用(在吃第一口食物时服用),如果不进餐则不服药,从最小剂量开始服药,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血糖得到良好控制。服药期间应该继续遵守饮食计划,如果与可能导致低血糖的药物(如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胰岛素)联合应用,发生低血糖时,应使用葡萄糖片、含糖果汁等治疗,避免使用饼干等淀粉类食物。

⑥心理指导: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血糖不易控制,并发症多,病人易产生焦虑、抑郁、否认心理。可通过糖尿病教育使之掌握维护自身健康的钥匙,消除因知识缺乏引起的心理问题。如病人受焦虑、抑郁情绪困扰不能自拔,并出现轻生念头时,应及时进行心理治疗。

2.出院健康教育

(1)保健知识指导:告知糖尿病虽为终身性代谢性疾病,但只要坚持综合治疗,做到合理用药、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监测血糖、心理平衡,使血糖、血脂、血压等控制在治疗指标内,就能使病人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指导病人积极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高预防并发症的自我保健意识,把健康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

(2)用药指导:强调长期正确的用药对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帮助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坚持按时、按量规范用药,用药后按时就餐,避免出院后因活动量增加,导致低血糖。嘱咐随身携带糖果,做好血糖监测,依据血糖及时调整药量。

(3)胰岛素自我注射指导: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出院前教会自己注射胰岛素。根据病情和经济情况帮助选择注射用具,以实际应用的注射器材为教具,分步示范自我注射技巧,包括注射部位的选择、抽药方法、消毒方法、注射方法及胰岛素储存方法,对病人学习效果进行适时评价,直到能熟练掌握。

(4)血糖自我监测指导:帮助选择适宜的血糖仪,并教会正确使用,告知血糖稳定可以每隔一天测试。餐后血糖是指从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h测血糖。生病时或在改变治疗计划后应加强监测。

(5)皮肤护理指导:告知糖尿病易引起痈、疖及糖尿病足等皮肤疾病,叮嘱病人不要用手抓挠,如有痈、疖及时到医院就诊。指导选择合适的鞋袜,不要穿拖鞋和赤脚走路,常洗澡,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皮肤感染,如发现皮肤破溃或感染应及时就医。

(6)运动指导:告知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出院后应根据病人爱好、身体状况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并应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运动过程按三步曲进行,即运动前准备5~10min;锻炼部分25~45min;放松活动5~10min。运动强度可用心率确定,心率小于“170-年龄”为适中运动量。

(7)低血糖自救指导:说明低血糖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当血糖低于2.8mmol/L时即诊断为低血糖。如病人出现出虚汗、发抖、无力、肢冷、饥饿、头晕、神志不清时应立即进食高糖食物,如进食15min后症状还未消失可再进食1次,如经进食处理仍不能缓解症状,应及时就医。

(8)随诊指导:告知每季度复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每半年做1次血脂、眼底、肾功能、心电图及神经系统检查,及时发现并发症。嘱咐外出时随身携带食品和糖尿病识别卡,以便在发生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昏迷时及时联系抢救、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