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癌症外科的手术技术
无瘤技术极为重要,应防止手术操作引起或促使癌细胞血行转移。
一般外科的手术原则也适用于肿瘤外科,如无菌手术操作技术、手术部位的充分显露、术中正常组织的最少损伤,以便早期愈合的原则等。此外,肿瘤外科在手术中要防止瘤细胞的播散,无瘤技术极为重要。
19世纪末叶以来,人们已认识到手术操作可引起或促使癌细胞播散,因此,肿瘤手术的无瘤技术近年被更加重视。如术中备皮、挤压和解剖等操作,可直接使瘤细胞播散,促使发生邻近或远处血管和淋巴管的瘤栓和转移形成;瘤细胞脱落污染手术创面,发生局部种植性复发等。随着细胞病理学和血流中瘤细胞检验技术的进展,肿瘤播散现象在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中已被证实,如在肿瘤手术标本的脉管冲洗液和手术创面冲洗液中可以找见活性癌细胞和癌组织块,在手术时肿瘤输出的静脉血流中更容易找到癌细胞,因此强调术中应先结扎切断肿瘤部的输出静脉。
在施行手术时必须注意,一切技术都要有利于防止癌细胞转移,切勿促使或增加癌细胞转移的机会,造成医源性转移、播散。如外科手术切除肿瘤,不论手术大小均必须重视和遵守无瘤观念和无瘤技术,外科医师应树立无瘤观念与无菌观念并重,无瘤技术与无菌技术并重的观念,甚至无瘤技术比无菌技术还要严格。手术中一刀一剪、一针一线,甚至每一个操作都有促成癌细胞转移的可能,这种可能性随着术者对于肿瘤瘤体或瘤组织上的过分挤压、针穿、刀切等不良操作而增加,这些由于手术操作本身引起医源性癌细胞种植、扩散和转移的可能性,目前应用分子生物学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确已证实:不少患者在接受手术操作时,周围血液循环中可找到癌细胞,或从手术操作前的癌细胞阴性到术后转化为阳性,说明手术操作有引起癌细胞扩散的可能性。同时也说明,一些的术后复发、转移患者有可能是由手术中操作欠妥所致,如切口种植等。
因此,防止术后复发、转移的工作必须从术中做起。
肿瘤播散的途径和形式因肿瘤的病理类型而有所不同。转移能否形成也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因此,近代肿瘤外科在治疗过程中既要防止肿瘤播散,又要注意维护机体的抵抗力或免疫力。
(二)防止癌细胞播散
要防止癌细胞的播散,局部检查肿瘤和手术操作都要轻巧,这是众所周知但又常被忽略的事情。因此,要注意以下事项:①术前肿瘤触诊要轻柔,次数要尽量减少;②手术备皮要轻巧,以免用力摩擦,使较多的癌细胞进入小静脉:③手术操作要轻巧,切口要充分,便于显露、解剖和切除,同时避免挤压肿瘤;④术中采用锐性解剖(用解剖刀或剪刀)切忌钝性分离,以减少播散;⑤先处理输出静脉,之后再处理动脉;⑥先处理较远处淋巴结,之后再处理肿瘤邻近淋巴结,使之与肿瘤整块切除。
(三)防止癌细胞种植
因脱落癌细胞容易在外伤性组织创面上种植生长,故应:①注意用纱垫保护切口边缘和创面;②如肿瘤被无意切开或破裂时,须用纱垫遮盖包裹,手套和手术器械被污染时,应当更换;③切除范围要充分,包括病变周围足够的正常组织;④肿瘤邻近组织在解剖时避免血液流出污染创面,因此在用血管钳钳夹脉管时,两把血管钳彼此密贴,切断后立即结扎,若血液污染纱布垫,应当立即更换。
结肠、直肠癌的术后局部复发(约占10%)常在吻合口部、腹壁切口或肠壁外面,此种复发多因癌细胞的种植所致。近年来,在肠襻切除前用布条结扎肿瘤上下段的肠管,防止脱落癌细胞在术中继续沿肠腔扩散,在吻合前用1∶500氯化汞或氟尿嘧啶液冲洗两端肠腔,可明显提高远期疗效,这可能与降低前述复发有关。
总之,回顾20世纪外科切除肿瘤技术已取得光辉成就,展望21世纪肿瘤外科防治复发和转移研究的光辉前景。今后一个时期抗癌工作的重点应是抗侵袭、抗转移、抗复发。抗复发是手术治癌疗效的关键,抗转移是癌症治疗的核心问题。癌侵袭与转移决定于两个因素的比势:肿瘤细胞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与宿主对其制约因素的影响,两者平衡则控制,两者失衡则进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