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归化人的由来及其与日本文化的关联
现代日本人的祖先,大约是在18000年前来到日本的。从弥生时代到古坟时代的这一时期,来自朝鲜半岛和中国的脸型长、高个子的人,是拥有更为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的人群。他们移居到西日本,给原日本人带来了文化方面的影响,同时他们的居住范围不断扩大,逐渐与原日本人杂居混合,产生了现代日本人。
外来移民不断进入日本列岛,是从先史时代就已经开始,日本史籍《古事记》《日本书纪》中,把外来移民称为“汉人”“新汉人”“吴人”“唐人”,在现代常被称为“归化人”“渡来人”。“归化”一词,是当时日本律令和正史的用语,反映了日本朝廷的政治意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学术界及教科书开始改称为“渡来人”。“归化人”也可以理解为大陆移民。
大陆移民移居日本列岛大致分为发轫期即秦汉时期,高潮时期即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持续期即隋唐时期。日本朝廷为吸收先进文化,引进技术人才,多次派遣使者到中国内地和朝鲜半岛寻觅、劝诱汉人来日,推动了大陆移民的赴日高潮。东渡日本的移民,大都身怀一技之长,深受日本朝廷重用。事实证明,大和国家统治机构的完备,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都与大陆移民有密切关系。他们到日本后,主要从事教育、文书编写及修史工作,还有的掌握财政,参与政治机要活动,有的受命担任外交使节,不少移民在引进技术,发展生产和宣扬佛教、广兴寺院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经过大陆移民及其后裔的努力,大陆的文化制度得以在日本生根发芽。通过外来移民的进入,中日古代文化交流得到发展。
在日本民族成分中,就有一支公元3世纪前从大陆移民过去的“秦汉归化人”。这在日本文献中有多处记载。如日本的第一部史书《日本书记》云:“应神天皇十四年(约公元二世纪)”“融通王月弓君率秦人来归”。[1]而那时的日本人也冒着生命危险,渡海来华。在中日文化交流中,中日佛教的友好交流是很重要的一页。日本推古天皇十五年(607年),隋朝第二代皇帝炀帝大业三年,圣德太子派遣第二次谴隋使,使者为小野妹子,同行的翻译就是归化人鞍作福利。此外,还选派了福因、慧明、玄理、大国、僧幂、清安、慧隐、广斋8名僧俗同行到中国留学,学习大陆先进文化。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都是从中国、朝鲜来的归化为日本人的后裔,日本古代整个文化,可以说大都是这些从中国、朝鲜来到日本和归化为日本人的人们建立起来的。
日本派遣的第三次谴隋使,为了吸取隋朝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还派遣了僧俗留学生8人,他们就是福因、慧明等8人,他们在隋朝留学时间长达三十年以上者居多。后来的日本大化革新政治,均有赖于这些留学生的新知识。[2]自弥生时代以来,就不断有大陆人为了躲避战乱或其他原因,而移住倭国。5世纪时,由于倭国统一和大王政权积极引进外来文化,大陆人移居倭国的浪潮达到了一个高潮。渡来人以家族或村落为单位,过着集团的生活,他们逐渐与倭人融合,而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把武器、农具、工具等的铁器制造,陶器制造,养蚕,绢织物制造,马具等金属工具以及马的饲养等各种新技术传到日本。大和国家的统治者们,使用这些技术,并组织了锻冶部,陶作部,鞍作部等手工业集团。渡来人中文化高的一部分人,像秦氏、东汉氏(也称倭汉氏)、西文氏等是代表性的有力氏族,他们成为有力的豪族活跃于日本[3]。从秦氏、西文氏和东汉氏等渡来氏族所从事的职业看,渡来人不仅给倭人带来了先进技术等物质文明,而且也带来了文字、儒学等精神文明。渡来人在中日交流中所起的作用相当大,他们带到日本的不仅是至今仍影响着日本人生活的汉字和佛教,还有医学、药学、历学、天文、地理等大陆先进文化和技术。大和朝廷及豪族们把他们当作臣民加以保护和利用。“5世纪至6世纪的时代,渡来人的技术和意识(思想文化)对于倭国政权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影响,起着为古代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4]
可以说,稻作的传入,农耕的发展,生产工具的制造和大量使用,以及新的技术和制作方法的出现,与大陆移民的日本东渡是有很深的关联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