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活着就是一口气

人活着就是一口气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气可以影响运动,但体育运动亦可影响于气。而人体素质禀赋表现在生理上的差异性,对于发病亦有一定意义。年龄大小,体质不同,不同的年龄与疾病的发生亦有一定的关系。营养丰富,吸收良好,则气血充足,正气旺盛,抗病能力正常,故能抗御病邪之侵袭而不生病。反之,不注意身体锻炼,则可使气血壅滞,筋骨柔弱,正气日衰,无力抗御病邪,而易于发生疾病。因此,从根本上来看,生命的繁衍仍依赖于气。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说明运动对于生命是多么的重要,但无论哪种运动都离不开气。中医将精、气、神称为三宝,运动养生则紧紧抓住这3个环节,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推动血运,周流全身;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关节的运动,气贯穿于运动的全过程。若气虚,即气不够用,不要说参加运动,即使不运动,平时亦觉得懒言、倦意,动则就喘。若气滞,即气的运行发生障碍,还会带来血瘀,因为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而血是营养人体的宝贵物质,“以奉生身,莫贵于此”,内而五脏六腑,外而皮肉筋骨,必须在血液运行不息的状态下,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若血行障碍,皮肤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可见麻木不仁;四肢得不到足够的血液,能出现手足不温,严重者痿弱不振,又怎样参加运动呢?若气陷,主要为中气下陷,即清气不升,还会出现大便泄泻、子宫脱垂,小腹坠胀,头昏眼花等临床表现。可见,气的种种病变皆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当然也就与人体运动密切相关。

气可以影响运动,但体育运动亦可影响于气。“动则不衰”即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动则不衰”是说经常坚持参加体育运动的人,不容易衰老,或指年龄很大,但动作不显得衰老,其原因就在于运动可促进精气流通,气血畅达,增强了抗御病邪的能力,提高了生命力。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中医学把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称为正气,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人体正气旺盛,邪气一般不易侵入,或虽有邪气侵袭,也不一定发生疾病。而人体正气的盛衰,又决定于体质因素(先天禀赋的强弱)、精神状态、居住环境、生活习惯、饮食、营养、劳动及锻炼等。“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中医学认为,在疾病发生的过程中,人体正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体质因素、精神状态、生活环境、营养和锻炼等几方面。

◎ 体质因素:体质,主要是指人体个体素质的差异性。中医学认为体质首先与先天禀赋有关,即父母的身体素质遗传或影响后代,从而使其体质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灵枢·寿天刚柔》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是说人生在世,由于各人之禀赋不同,其性格有刚强和柔弱之分;其体质有强壮和瘦弱之别;其身形有高矮之分,就其体质及生理功能活动来说则又有偏阴偏阳之别。而人体素质禀赋表现在生理上的差异性,对于发病亦有一定意义。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虽然同样感邪,则有发病与不发病之分;二是病邪虽然相同,但由于体质禀赋不同,其发病情况亦有差别,其病理变化及临床反应亦不尽相同。如同为风寒之邪侵袭肌表,由于体质差异,则有的可发为“中风表虚证”,有的则发为“伤寒表实证”。

精医讲道

《灵枢·寿天刚柔》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

再者,身体发育或胖瘦的不同,对于体质的强弱亦有重要的影响,其发病情况、病理变化亦不相同。例如,肥胖体质多偏阳虚,多湿多痰;消瘦体质多偏阴虚,多火多热。另外,一般还认为,阳虚或阴盛之体,感邪后易从寒化,即从阴而化寒,多反映为寒性病理变化,或为实寒证,或为虚寒证;阴虚或阳盛之体,感邪后易从热化,即从阳而化热,多反映为热性病理变化,或为实热证,或为虚热证。年龄大小,体质不同,不同的年龄与疾病的发生亦有一定的关系。如幼年体质属“稚阴”“稚阳”之体,故感邪易于化热、动风,津液易于耗损;青壮年形体壮实,气血旺盛,感邪则正邪斗争激烈,因而发病多为实证热证;年老衰弱之体,气血虚亏,元阴元阳不足,发病则多为虚寒之证。凡此种种,都说明体质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 精神状态:精神因素可以直接影响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活动,同时,不良的精神状态亦可影响人体的正气,从而易于导致外邪的侵袭。如长期处于抑郁不畅的精神状态,则可使人眠食俱废,形体衰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动阻滞,抗病能力低下,从而易于导致各种外邪的入侵。因此,要求病者树立信心,发扬乐观主义精神,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去战胜疾病,从而达到邪退正复之目的。

◎ 生活环境:由于人的居处和工作环境不同,并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故对于疾病的发生亦有一定的影响。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由于东、南、西、北、中五方地域的差异,气候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故其所常发生的疾病亦各有其特殊性。这说明古代医家已经认识到不同地理生活环境对于发病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居处潮湿或从事水湿作业之人,易患寒湿病症;而居处山区的人易患瘿瘤等。这对于临床疾病诊断,尤其是某些地方病或职业病的诊断,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营养和锻炼:营养和锻炼,是促进人体正气强盛,提高抗邪能力的重要方面。营养丰富,吸收良好,则气血充足,正气旺盛,抗病能力正常,故能抗御病邪之侵袭而不生病。如果营养不良或饮食偏嗜,则必然造成气血的虚衰,正气不足而无力抗御邪气,以致发病。坚持劳动和体育锻炼,是使气血通畅,体质增强,促进新陈代谢的重要途径。反之,不注意身体锻炼,则可使气血壅滞,筋骨柔弱,正气日衰,无力抗御病邪,而易于发生疾病。

人身“三宝”精、气、神 《灵枢·经脉》中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决气》中又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说明新一代的孕育是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的,它反映了中医学在生命繁衍问题上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虽然新的生命由精所孕育,然而精又由气而化生。薛立斋在《女科撮要》中说:“血者,水谷之精气,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在男子则化为精,在女子则上为乳汁,下为月水。”《素问·上古天真论》亦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肾气化生的)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说明气是精化生的物质基础。因此,从根本上来看,生命的繁衍仍依赖于气。《黄帝内经》和《景岳全书》等还有关于选择婚姻、婚龄、性卫生等方面的科学论述。调摄精神情志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个重要原则。对此,现代医学近来也逐渐予以重视,开始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有重要作用,并把“医学心理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来研究。中医学关于精神情绪对躯体生理病理影响的研究有理论、有实践,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其中,精神情绪的变化通过“气”的运动变化,影响躯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实质尤其值得探讨。“百病生于气”。(《素问·举痛论》)若真气不能很好地完成心赋予的协调脏腑功能的任务,引起脏腑间生克关系的失调,则产生疾病。这从真气能传递信息的角度来看是很合辙的。国外心身医学的研究也表明,情绪通过影响包括下丘脑在内的脑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作用于躯体器官,在情绪变动和机体病理之间,有复杂的神经生理过程、神经内分泌过程和免疫过程。不仅如此,中医学还认为,人可以通过调整精神情志、改善和加强“气”的运行来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影响机体的病理变化,从而起到治疗精神或内脏疾病的作用,或者达到健身的目的。另外,若能进行长期锻炼,以意运气于某部位、某穴位,还可发放“外气”为他人治疗疾病,或表现出掌断铁棒之类的气力,产生异于常人常态的物理效应和生理效应。在这里,精神意识对躯体生理功能的作用表现得如此明显,足能引导人们对心身关系的认识更深入一个层次;而对这些生命现象,中医都是以“意”与“气”的关系来解释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时,把握住真气这个环节,注意信息产生、加工、传递及其效应,注意能量转化及其形式变换过程,搞清其生理物理和生物化学系统的一系列变化。目前,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均有不少报道,虽然距探明心身关系的目标还差得很远,但已有可喜的苗头。

中医养生学把精气神视为人生“三宝”,强调精、气、营、卫、血、津液等精微,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积精”可以“全神”,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说:“神者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的盈亏关系到神的盛衰,李东垣《脾胃论》说:“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以上这些论述,都是强调血气精微是精神活动的基础。人体的物质基础充盛,人之精神旺盛,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因为精神思维活动需要大量的气血精微供应,所以临床上认为劳神太过,则心血暗耗;心血亏虚,则神志不宁。神志不宁,外表出现各种心理活动异常。

精医讲道

《灵枢·决气》中又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百病生于气” 《素问·举痛论篇》言:“百病生于气也。”张介宾亦曰:“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这表明各种致病因素只有在造成气机失调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疾病,故云“百病生于气”。

气在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其形式的运动变化概谓“气机”。气的升降出入及气机的和畅,推动着人体的生长发育。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云:“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尤怡在《医学读书论》中说得好:“升降出入者,天地体用,万物之囊,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也。”这充分说明,气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

气机失调既是百病之源,因此以调畅气机为基本的治疗思路,就能在临床各种复杂的症候表现中,抓住主要病机进行诊治,达到执简驭繁,治病求本的目的。《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在气机失调的情况下,注意调节气机升降出入运动,采取“补其不足,损其有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方法,使阴阳偏盛偏衰复归于相对平衡协调的状态,是“治百病”的基本原则。

在调畅气机的过程中,一要注重机体的整体联系,注意顺应脏腑特性,顾护五脏六腑之精气,通过调畅气机达到驱除病邪、恢复人体正常功能的目的。二要重视脾胃升降之枢纽,令其沟通上下,纳运协调。三要重视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关系,注意纠正相因为患。四要谨选药物,防止阴遏气机,治疗上因势利导,给邪气以出路。

◎ 气机失常与络病:络无气不通,无血不充。络行气血,以气为动力,气以脏腑为本。气为人体之精华,气血精微行于其中,形成了“如环无端”的结构模式,气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如《医学真传·气血》所说:“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上下内外,游行环绕,无非一气周流而健行不息。”络脉运行,以气为本,则气病也就成为络病的基础。

百病之起不离气病,百病之生,气病为先。疾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气及其功能失常。如《丹溪心法·六郁》:“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所以说“百病皆生于气”,言百病、万病则络病也在其中。

气病的特异性与络病:“百病生于气”揭示了气病的普遍性特征。虽然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与气的失调有关联,但是气生于五脏,行于周身,体有强弱,形有盛衰,因而,由于个体差别,脏腑异类,正气盛衰有别,感邪有轻重,又会使气病具有特异性。如气滞、气乱、气闭、气逆、气虚等。络病生于气病,气病具有的特异性,也会导致络病的特异性变化。其机制尚等研究。

“久病入络”提示络病发病的滞后性特点,络病以气病为基础。气为人体之动力,因此,就络病与气病而言,往往是气病在先,络病在后。所以说,“百病生于气”与“久病入络”在发病时间上具有先后之别,并具有因果联系。这种联系,可以由于气病推动鼓舞失常,血行失和,脉络不畅;或气滞血瘀,或气滞津停,形成气病而痰瘀阻滞的病机变化,最终成为络病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络病生于气病,提示络病发病具有滞后性。

◎ 气机失常与血水病变:气的功能发生障碍则会引起诸如血虚、血瘀、出血等一系列的病症,故临床治疗此类病症时须注重调气。针对血虚采用益气生血之法,即在少量补血药中投以大剂补气之品,如当归补血汤;对于血瘀者,宜用益气活血和行气活血之法,在使用活血药的同时佐以补气、行气之品,使气助血行以成化瘀之功,如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对于失血的病人可用益气摄血法,此法尤用于大失血出现血脱者,如独参汤以益气固脱。正如赵献可在《医贯·血症论》中指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可输布津液,如肺气、卫气、心气对汗液的调摄,膀胱、肾之气对尿液的约束,脾气、肾气对唾液的收摄,肝气对泪的收摄。如果气出现异常,亦可引发干燥病、痰饮病、尿异常、流泪、流汗等一系列水液代谢障碍病症。故在治疗津液生成、输布障碍及津液流失之类病症时皆当重视调气。治水须治气,治气又宜补宜通。所以对水肿湿浊、痰饮病的治疗,常配以治气,通过温肾健脾、益肺理气之法,加强运化、气化能力,以达治水之目的。如防己黄芪汤中用黄芪、甘草以通阳益气,以达利水消肿之效;二陈汤之陈皮、半夏辛开苦降,行气以化痰,实乃治本之法。此外,又因水赖气以固摄,所以对自汗、遗尿等气虚不固之水病,宜从治气着手。《景岳全书》云:“小水虽得于肾而上连于肺,肺气无权而肾气终不能摄。”所以对于此类病症应投以黄芪、人参之品补益其气,佐以固摄之剂,亦为治本也。气机升降学说在临床实践治疗法则中也得到了具体运用。升法如益气升陷、补中益气、健脾升清、升清降浊等,降法如化痰降气、镇肝息风、和胃降逆、降逆平冲、降气行血、滋阴降火法等。治疗过程中,升法往往与补法相配合,以补气健脾为主,配以升阳之药,单用升阳之品效果不佳,升法与降法亦当相互配合应用。诚如前贤所言:善用降者,必寓升于降,降得升助而其力益增;善用升者,必寓降于升,升得降济则其势如衡

精医讲道

《医学真传·气血》所说:“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上下内外,游行环绕,无非一气周流而健行不息。”

◎ 气机失常与脏腑病变:前人言“脏宜藏,腑宜通”五脏具有贮藏精气的功能,六腑具有受盛、腐熟、传导水谷的功能。《素问·五脏别论》言:“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由于脏腑生理上的不同特点,使其病理上又各自具有特点,五脏精气,宜藏不宜泻,当耗损不藏时,易产生虚症,故对于脏器亏损者宜补其气;对于心气实,心火亢盛者宜清心泻火;针对肺气上逆则用降气之法以平复上逆之肺气;而对肝之气机郁滞所致的情志不舒、胁肋疼痛宜疏肝理气,以畅肝木条达之性。由于气能生精,气能摄精,故在临床上治疗失精、精亏之类病症时须注重补气。对于肾精亏虚者宜填其精,并注重补益肾气。张景岳言“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景岳全书》)。而名方右归丸培补肾中元阳,有补气生精之效皆是宗此法而出。又如张景岳在论述色厥时言“色厥暴脱者,必以其人本虚……故于事后则气随精去,而暴脱不返……随速用独参汤灌之”(《景岳全书》)。其中强调以大补元气之法来固精回厥。六腑宜通不宜滞,每因气机阻滞、传化失职而起病,故在治疗之中应以行气导滞之品疏通腑气,助其传化水谷,排除糟粕。叶天士言“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为病,以通为补”(《临证指南医案》)。故对于腑实症可酌情使用三承气汤为代表的通里攻下方剂以荡涤腑实,疏通腑气,使六腑气机通畅,恢复其正常的传化功能,从而达到六腑通而为用,降而为和。

□ 人参

综上所述,气不仅是构成人和世界万物之本,气的失调也是形成疾病的根源,从气论治,也就抓住了疾病的根本。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躯体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近代医学研究已经表明,躯体疾病与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如冠心病、高血压、胃溃疡、哮喘、癌症等的发病均受到不同程度心理因素的影响,情志还可以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使免疫功能降低而致病。可见《黄帝内经》的“百病生于气”理论是有现代科学根据的。尽管在临症中疾病的因素错综复杂,疾病的过程千变万化,但只要充分理解“百病生于气”的理论,把握从气论治的治疗原则,便可“疏气令调”“使其气和”,恢复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这是《黄帝内经》中极其重要的养生名言。精明,指视物的功能;五色,指面部的色泽;气之华,指五脏之气在外的华彩,意思是说,人们眼睛视力与面部的色泽是内在五脏之气在外的华彩。在这里着重之点是人们的颜面美与五脏的关系,即人体心肝脾肺肾健康是人体颜面美的基础。

中医学认为,面部虽是人体一部分,但任何一脏器功能障碍都可以反映到面部,故有“有诸内必形诸外”“面部皮肤是五脏的镜子”之说。

◎ 心脏: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而有光泽,故谓“心其华在面”。若心血亏少,则面色惨白;若心血暴脱,则面色苍白如纸;若心血瘀阻,则面色青灰或呈青紫色。

◎ 肝:肝有调畅气机、调节血液量的作用。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或见精神抑郁,愁容满面;或见情绪亢奋,面红目赤。若肝血不足,则面色无华;若血流瘀滞郁积于面,则可引起面部各种色素沉着性病变。

◎ 脾:脾有主运化、主肌肉的功能和滋养肌肤的作用。脾气健运,气血充足,则肌肉丰满,面部红润。若脾气虚弱,气血不充,则形体衰痿,面色萎黄;若脾气虚衰,水湿不运,溢于肌肤,则身面黄肿。

◎ 肺:肺有主气,宣发和外合皮毛的功能,并通过肺的宣发,使卫气和津液输布全身,使皮肤润泽。若肺气虚弱,不仅不能宣发卫气津液于皮毛,使皮毛憔悴枯槁,而且因肌肤不固,使面部皮肤易遭外邪六淫的侵袭,致面部易染诸疮之疾。

◎ 肾:肾主藏精化气。五脏均有赖于肾气温煦。肾精足,肾气旺,是人体延年驻颜,容貌不衰的根本保证。若肾阳不足,不能温煦形体,则身寒肢冷,面色惨白;若肾精不足,不能充养形体,则发脱齿摇,面容易衰。若肾阴虚,则虚火内动见颧红潮热;若肾阴虚火衰,则水寒内盛见面呈黑色。肾精充沛毛发光泽,肾气虚衰则毛发变白而脱落。

因为五脏与面容关系密切,因而为面容疾病的辨证施治奠定了基础。只要辨证准确,从滋养五脏,调理气血入手,结合外用美容药物,就能达到美容目的。与美容关系较为密切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祛老抗皱:人体早衰、皮皱增多,多为脾肾之气虚衰、精气不足所致。治宜健脾益气,滋养肾阴。常用中药有人参、党参、白术、黄芪、大枣、山药、蜂蜜、龙眼肉、鹿茸、淫羊藿、何首乌、枸杞子、五味子等;外用药有丁香、白芷、沉香等。

②祛斑除黑:面部发黑多属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或有痰瘀滞而渍于肌腠所致。治宜补肝肾、通气血、祛痰垢。内服中药,如黄芪、白术、防风,杏仁、白芷;外用药有细辛、青木香、珍珠、钟乳粉等。

精医讲道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气血不和,百病万变化而生 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不离气血。《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说:“疏其血气,令其调达。”《素问·调经论篇》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 气血与健康长寿:中医重视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气停滞不行则气滞,津液停滞不行则生痰湿,血停滞不行则成血瘀。《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诸血者皆属于心……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七窍之灵,四肢之用,以及发得血而能生等,说明血运正常对于机体生理功能的维持是很重要的。

如今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心、脑、肾、血管病,常常和高凝血症、高血糖、高脂血症有很大关系。现代生物流变学告诉我们,人体血液的流动,血管和心脏的弹性,都与血液的流变性密切相关。高脂血症病人的血液可以状如乳脂,血流缓慢;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肺气肿、肺心病等,其血黏稠度都比较高,循环阻力大,血流速度缓慢,导致微循环流量下降,所以这些病临床上多表现有瘀血证候。

◎ 气血与脏腑关系:中医学认为,气和血一阴一阳,互相依存,互相滋生。李中梓说:“人身之水火即阴阳也,即气血也,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尚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瘀气亦滞。”强调了气血生理上互相依赖的关系。唐容川在论述气血互相依附关系时说:“运血者即是气,守气者既是血。”

气血与五脏的关系非常密切。①“心主血脉”:血液能运行于脉道之中,循环周身,须依赖心气的推动。②“肝藏血”:人活动时血运于经脉以营养滋润周身,人静时则血归与肝储藏待用。③“脾生血”:脾胃摄取水谷之精微为血的源泉,又统摄血液运行脉中防止妄行。④“肺布血”:一是肺主气,助心行血,为血行之动力。二是肺朝百脉,施气布津于脉。三是吐故纳新,保持血液清新,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天气通于肺。”⑤“肾藏精,精化血”:肾中命门为原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温煦、促进血液生化的原动力之所在。肾是形成血液的重要脏器之一,故有“生血根本在于肾”之说。而血之精华又可化为肾精,故常精血并提。由此可见,气血之病可及五脏,五脏又可及其气血。

◎ 气血不和的征象

①瘀斑:正常人气血旺盛而调达,血液畅流脉中营养周身,脏腑功能协调,皮肤光泽红润。若气血失调,血液瘀阻不畅,可见舌质暗紫或瘀斑,甚至唇甲皮肤出现发绀或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

②疼痛:中医认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各种疼痛均与气血瘀滞不通有关。由于内外各种因素引起气血失调,血脉流通不畅,即现代医学所说的平滑肌痉挛,凡是血液循环障碍之处,就会有疼痛不适的感觉,如心绞痛、内脏绞痛等。

③肿块:由于外界因素或由内因而发生气血积聚形成肿物,或因气血失调引起脏腑肿大、增生等,按之有形,中医所谓癥瘕积聚之类,也属于血瘀的体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