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枳实
本品向寒,味苦,入脾胃经,功能破气、行痰、消积、散痞,适用于气滞、食积痰癖、便秘、胸腹痞满胀痛等症,由于本品有较大的行气破积作用故用“冲墙倒壁”来形容。
临床运用:便秘结不通之症。可与大黄、厚朴、芒硝、玄明粉、瓜蒌、槟榔、火麻仁等同用。例如大承气汤(枳实、厚朴、生大黄、芒硝)、小承气汤(枳实、厚朴、生大黄)、枳实导滞丸(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神曲、白术、茯苓、泽泻)等。
用量用法:2~9g。
使用禁忌:孕妇慎用:气虚中满,便溏,不思食者禁用。
◆ 青皮
本品为芸得科植物橘及其变种未成熟的果皮或幼果。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还含橙皮苷、红橘素等。挥发油对胃肠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排除肠内积气,并有轻度祛痰作用。煎剂能抑制胃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中医认为,本品味苦辛,性温。功能破气消滞,舒郁降逆,并能治疗疝气疼痛。对于肝气郁结而致的胸膈胀闷,气逆不食,胁肋痛胀,善怒,气滞胃痛等症,可用青皮破气结,舒肝郁。
◆ 木香
本品为公丁香、川木香和越西木香的根。内含挥发油,油中含云木香烯、木香烃、木香内酯、木香醇和木香酸等。药理试验证明,木香有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对肠道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及真菌有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功能行肠胃滞气,疏肝解郁,和胃健脾。是常用的行气药。
用量1~9g。但肺虚有热,血分燥热,虚火上冲者忌用。
◆ 香附
本品为莎科植物莎草的根茎。含挥发油,还含生物碱,强心苷和黄酮类成分。试验证明,香附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对某些致病菌和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辛、微苦。功能理气解郁、止痛调经、适用于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等。
用量一般3~9g。但气虚血燥者慎用。
◆ 佛手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含柠檬油素、香叶木苷、橙皮苷、果皮含挥发油。佛手柑醇提物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兔肠痉挛有显著的解痉作用。
中医学认为,本品味辛、苦、酸、性温。主要功用是理气和中,疏肝解郁。适用于肝气郁结而致的胃脘痛,胸闷胁胀,食欲不振,呕吐等。
用量一般为5~9g。
◆ 苏梗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或尖紫苏的茎枝。含挥发油。油中主含紫苏醛、左旋柠檬烯等。
中医认为,其味辛,性温。功能理气舒郁,和胃安胎。适用于胸脘痞闷,气滞腹胀,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用量4.5~9g。
◆ 玫瑰花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玫瑰花以其色泽艳丽,芳香浓郁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大家都知道,玫瑰花是爱情和幸福的象征,是美化环境,装扮家居的主要花卉之一。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玫瑰花用于治疗妇科疾病还有独特疗效。
治乳房胀痛:乳房胀痛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停经后逐渐消失。玫瑰花有疏肝解郁,和血散瘀之效,瘀散结消,疼痛自止。用玫瑰花3~6g泡酒,最好在月经前服用,长期服用效果较好。
治月经不调:月经病有各种原因,如外感寒湿、雨淋涉水、内食生冷等使气失调引发。一般表现为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经期紊乱,行经腹痛等。玫瑰花入肝经,能疏肝理气,和血散瘀,使冲任得调,诸症自消。玫瑰花配妇科要药当归,则调经功效倍增。可用玫瑰花3~6g单味水煎服用,或用当归、玫瑰花等量,水煎服之。
◆ 荜澄茄
本品性温,味辛,入脾、胃、肾经,功能温中暖肾,行气止痛,适用于寒气胀痛、呕吐、呃逆,不思饮食等症,亦可消痰止呕,治疗寒气作痛。
◆ 砂仁
本品性温,味辛,入脾、胃经,功能化湿开胃、理气安胎,适用于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泻泄,妊娠恶阻、胎动不安,上述作用皆由砂仁能行气破滞。对因气滞及脾胃湿冷而引致的脘腹胀满、痰湿积滞、呕吐、泄泻、腹痛、消化不好等症,可用本品行气散寒、化湿和胃、助消化。常配合枳实、白术、木香、半夏、陈皮、茯苓、藿香。
◆ 荔枝核
本品性温、味甘、涩、入肝、肾经、功能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胃气冷痛,疝气痛,睾丸肿痛。
◆ 小茴香
本品性温,味甘,辛,入肾经,功能行气止痛,解毒消肿。适用于睾丸痛连少腹的疝气疼痛和少腹寒痛、腰痛;此外,还有温中理气开胃的功效。
◆ 大茴香
本品性温,味辛,甘,入脾、肾经,功能理气止痛,适用于胃寒呕吐、食欲减退、脘腹胀痛、寒疝、腰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