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调理气逆常用中药

调理气逆常用中药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皮性温味辛苦,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脘腹胀满、嗳气、呕吐、消化不良、纳呆倦怠、咳嗽痰多、气逆等症。中医认为,其味辛,性温,有毒。用于寒凝气滞所致胸腹诸痛症。款冬花偏于温肺化痰而治咳。二药常合用,能增加治咳的作用。本品性热,味辛,入脾、胃经,功能温中散寒、下气止痛,适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寒痰结聚、气不通畅通的两胁及肚腹疼痛的“痃癖”以及寒疝腹痛、寒冷泻痢等病症。

◆ 陈皮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常绿果树橘的果皮的干制品,鲜品即橘皮。陈皮味苦,有芳香,其苦味物质以柠檬苷和苦味素为代表,易溶于水。陈皮中还含有一些低分子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柠檬烯,可以刺激消化液分泌,有助于食物消化。

陈皮性温味辛苦,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脘腹胀满、嗳气、呕吐、消化不良、纳呆倦怠、咳嗽痰多、气逆等症。

一般家庭中炖煮牛肉、猪肉或煮肉汤时,放入适量陈皮丝,能使味道鲜美,大大减少油腻感。

◆ 枇杷

枇杷,因产地及品种之不同,而有白沙枇杷、红沙枇杷等,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实。果肉含丰富的维生素A原,居水果之第三位;此外,尚含维生素B、苹果酸、柠檬酸、钙、磷、铁、脂肪、糖、蛋白质、纤维素等。枇杷柔甜多汁、甘酸适口。古人赞扬枇杷为“秋萌、冬华、春实、夏熟,备四时之气,他物无以类者”。故倍受人们欢迎和历代医家重视。《本草纲目》说“气味甘、酸、平、无毒”,功能“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主上焦热,润五脏”。《日华子》亦曰:“治肺气,润五脏,下气,止呕逆,并渴疾。”将枇杷榨汁,加入叶、核及冰糖,文火熬煮成膏,是“清热、宁咳、润喉、解渴、和胃”之良药。

◆ 半夏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本品含左旋麻黄碱及胆碱,还含挥发性α-氨基丁酸等,对猫实验性咳嗽有止咳作用。

中医认为,其味辛,性温,有毒。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适用于咳喘,痰厥头痛,眩晕不眠,恶心呕吐,反胃,胸脘痞闷,腹胀。

煎服4.5~9g。但一切阴虚血少,津液不足,舌赤无苔及孕妇后期者均禁用。

◆ 葶苈子

内含脂肪油、芥子苷等。此外,还有谷甾醇及强心苷成分,可使心脏收缩加强,心率减慢,对衰竭的心脏,可增加血液的输出量,降低静脉压。

中医学认为,其性寒、味辛、苦。功能下气行水。适用于肺壅喘息,痰饮咳嗽,水肿胀满等症。用量3~9g。

◆ 乌药

乌药入药首载于《开宝本草》。它性温味辛,入肝、脾、肾经。具有顺气、开郁、散寒、止痛等功效,能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乌药内含生物碱及挥发油,有增加肠蠕动、兴奋大脑皮质、促进呼吸、兴奋心肌、加速血液循环、升高血压等作用。

乌药除配方外,尚能配制成多种成药,如乌金散、开胸顺气丸、乌药散、香附散、木香顺气丸、十香止痛丸等。用于寒凝气滞所致胸腹诸痛症。本品辛散温通、散寒行气以止痛。治肾阳不足、膀胱虚冷之小便频数、小儿遗尿,常与益智仁、山药等同用,如缩泉丸。

◆ 款冬花

本品性温,味辛,入肺经,功能润肺下气,止咳化痰,适用于新久咳嗽,喘息肺痈,喉痹等症;此外,对虚劳烦热和咳嗽亦有效。

对外感风寒而致咳嗽、气喘、喉中有痰似水鸡声,本品辛温能散寒化痰,微苦能降气平喘,可配合射干、麻黄、半夏、细辛、紫菀、杏仁、甘草等同用。

对久咳、劳嗽,常用本品润肺止咳,多与川贝母、甜杏仁、紫菀、麦冬、沙参、玄参等同用。久咳、痰中带血者,可加百合、藕节;肺中有热者,可加桑皮、知母、黄芩等。

款冬花偏于治寒性咳嗽,火热性咳嗽不宜用。马兜铃偏于治火热咳嗽,寒凉咳嗽不宜用。

百部对新久咳嗽都可以随症选用。款冬花则偏用于日久咳嗽。

紫菀偏于宣肺化痰而治咳。款冬花偏于温肺化痰而治咳。二药常合用,能增加治咳的作用。据近代研究报道,紫菀无显著的镇咳作用,但有明显的祛痰作用;款冬花祛痰作用并不显著,但有显著的镇咳作用。

用量一般3~9g。

◆ 荜茇

本品性热,味辛,入脾、胃经,功能温中散寒、下气止痛,适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寒痰结聚、气不通畅通的两胁及肚腹疼痛的“痃癖”以及寒疝腹痛、寒冷泻痢等病症。

若因寒呕吐、呃逆、胸腹胀痛,本品常与生姜、高良姜同用。

若寒疝疼痛,本品常与吴茱萸、香附、乌药同用。

用量:1.5~3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