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从解剖学的角度看看胆道由哪些部分组成,胆道就是将肝分泌的胆汁输送到十二指肠的管道结构,一般包括肝内胆道和肝外胆道两部分。肝内胆道包括胆小管、闰管、小叶间胆管及左、右肝管;肝外胆道包括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和胆囊。
胆道系统结构十分复杂,我们可将胆道系统看成是由小变大、逐渐汇集的“河流”。也可以将胆总管比作“长江”主干,左、右肝管为“长江”支流,十二指肠乳头为“长江吴淞口”,那么胆囊就好比“长江”边的“洞庭湖”或“鄱阳湖”,而肝则是“长江”的三江源。因此,胆道系统犹如“蜿蜒流淌的江河”(图1-1)。
图1-1 胆囊解剖图解
◆ 肝内胆道系统
肝是人体内的“化工厂”,有着极其复杂的代谢功能。构成肝的基本单位是肝细胞,胆汁就是从肝细胞分泌出来的。由2~4个肝细胞围成初级、最细的胆管叫毛细胆管,直径仅为1~1.5μm。肝内胆道起始于毛细胆管,它们在肝小叶边缘汇集成若干闰管,由闰管再逐渐汇合成小叶间胆管,直径为15~20μm,再逐渐形成两大干流,即左、右肝管。
◆ 肝外胆道系统
1.肝总管和胆总管——“长江”主干 左、右肝管在肝门处汇合,形成长约4cm的肝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胆总管长6~8cm,首先在十二指肠韧带内通过,再向下行走,和胰腺的胰管汇合,形成一个稍微膨大的部分叫做“壶腹”,再向下,最后进入十二指肠,胆汁由此进入肠道,参与消化。胆总管下段、胆管胰管汇合处有一组既能松弛、又能收缩的环行平滑肌,叫做肝胰壶腹括约肌,它在胆管的生理功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平时经肝总管流入胆囊内储存和浓缩,当进食时,肝胰壶腹括约肌开放,胆囊收缩,促使胆汁经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
因此,肝管、肝总管或胆总管等支流或主干的任何一处受到压迫,均可引起胆汁排泄障碍,出现梗阻性黄疸。
2.胆囊管——“形态多样的渠道” 胆囊管是连接胆囊与胆总管之间的管道,胆囊管长短不一,形态多样,管径变化较大,存在较大的变异,就好比长江流域上“形态多样的渠道”。
胆囊管个体差异很大,长的可与肝总管平行而下至十二指肠或胰腺头的后面再汇合,短的在高位就与肝总管汇合。胆总管长6~8cm,直径0.5~0.8cm,分为十二指肠上段、后段和胰内段及十二指肠内段四部分。胆总管在进入十二指肠前约70%与主胰管汇合而成共同通路,这通路形成膨大部分,像茶壶肚子一样,医学上称之为沃特壶腹,它是胆汁和胰液进入十二指肠的“三叉路口”。围绕沃特壶腹及胆总管末端,位于胆总管和主胰管相连接处以上的括约肌,是控制胆汁的重要阀门,称为肝胰壶腹括约肌,它在距离胃的幽门约10cm处,出口的直径很小,所以胆结石也常常容易嵌顿于此处。
3.胆囊——“胆汁仓库” 胆囊就是通常所说的“苦胆”,为一个梨形的囊袋,正常胆囊长8~12cm,宽3~5cm,容量为30~60ml,可储存和浓缩胆汁。胆囊位于肝脏面的胆囊窝内,借疏松结缔组织及其壁上的腹膜反折与肝相连。
胆囊壁由黏膜、肌层和外膜三层组成。黏膜有发达的皱襞。胆囊收缩排空时,皱襞高大而分支;胆囊充盈时,皱襞减少变矮。
胆囊外观犹如一个花瓶,可分为底、体、颈三部分。
底:胆囊底圆钝,充盈时底部一般伸过肝下缘呈游离状,此处的平滑肌层薄,是穿孔的好发部位。超出肝下缘,在锁骨中线与肋弓相交处(第9肋软骨尖)或与腹直肌外缘相交处。
颈:胆囊颈是位于胆囊管与胆囊体之间较细的部分,常以直角向左下弯曲,续胆囊管。颈的前壁膨大,称为哈特曼囊,胆囊结石最容易嵌藏于此处。胆囊颈部的延续即胆囊管,长2~4cm,直径0.2~0.3cm, 它与肝总管汇合而成胆总管。
体:胆囊体与胆囊底无明显界限,体部膨大,借结缔组织紧密贴于肝的胆囊窝。
大家都知道人有“五脏六腑”,而腹腔的脏器多,结构复杂,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胆囊周边有一些什么脏器:胆囊的上方为肝,下方为十二指肠上部及横结肠(患胆囊炎时,可发生粘连而形成瘘管),左为幽门,右为结肠右曲,前为腹前壁。
◆ 胆囊身“藏”何处
前面介绍了胆囊的大小、形态、解剖位置,那么,胆囊到底在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呢?我们如何能快捷简单地找到胆囊的位置呢?
很多人只知道胆囊在腹部,但不知道其具体的位置,不知道在左边还是右边,首先我们要知道,胆囊在人体的右腹部。人体右乳头正下方与肋骨弓交叉处,是胆囊的部位(图1-2),也就是中医中的“胆明穴”。有没有胆囊炎,一般通过触按胆明穴即可确诊。病人在床上平躺后深吸气,这样会使胸横膈肌下移,此时胆囊也会随之向下移动。然后,示指(食指)、中指并拢伸展或者单用拇指向下按压胆明穴,如果患者没有胆囊炎症时,手指碰到后不会有疼痛感。反之,病人就会感觉疼痛。
图1-2 胆囊身“藏”何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