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胆囊炎,是谁挑起的“祸端”

胆囊炎,是谁挑起的“祸端”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有一部分病人,胆囊内并无结石,细菌由肠道或由血液循环进入胆囊而形成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80%伴有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国人饮食习惯的改变和高龄化,城市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我们只有了解了急性胆囊炎的发病原因,才能更好地去预防急性胆囊炎的发生。胆道和十二指肠的寄生虫感染,可引起继发性的胆囊细菌感染,成为慢性胆囊炎的发病诱因。

大多数胆囊炎的发生,都因胆囊内存在结石,阻塞了胆囊管,使胆汁排出不畅,继而发生细菌感染,形成胆囊炎。也有一部分病人,胆囊内并无结石,细菌由肠道或由血液循环进入胆囊而形成胆囊炎。

◆ 胆囊为什么容易发炎

胆囊为什么容易发炎?胆囊发炎到底是谁“惹”的祸呢?上一节我们了解了胆囊的结构与功能,现在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了。

1.胆囊犹如一个“袋子”,其末端的扩大部分,可容纳胆汁30~60ml,胆汁进入胆囊或自胆囊排出都要经过胆囊管,胆囊管长3~4cm,直径2~3mm,胆囊管内黏膜又形成5~7个螺旋状皱襞,使得管腔较为狭小,这样很容易使胆石、寄生虫嵌入胆囊管。嵌入后,胆囊内的胆汁就排不出来,这样,多余的胆汁在胆囊内积累,长期滞留和过于浓缩,对胆囊黏膜形成直接刺激而引起发炎。

2.供应胆囊营养的血管是最末端的血管,医学上称为“终末动脉”,当胆囊的出路阻塞时,由于胆囊黏膜仍继续分泌黏液,造成胆囊内压力不断增高,使胆囊膨胀、积水,胆囊壁的血管因此受压而缺血、坏死。当胆囊缺血时,胆囊抵抗力下降,细菌就容易生长繁殖,“趁机”活动起来而发生胆囊炎。

3.由于胆囊有储存胆汁和浓缩胆汁的功能,因此胆囊与胆汁的接触时间比其他胆道长,而且,接触的胆汁浓度亦高,当此时人的胆道内有细菌时,就容易发生感染,形成胆囊炎的概率当然也就加大了。

图1-4 炎石相依,到底是谁“惹的

◆ 引起急性胆囊炎的原因是什么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80%伴有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国人饮食习惯的改变和高龄化,城市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升高。那么,引起胆囊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只有了解了急性胆囊炎的发病原因,才能更好地去预防急性胆囊炎的发生。引起本病的常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胆囊出口梗阻 80%的胆囊炎伴有胆结石病,无结石者较少见。除胆石外,蛔虫、华支睾吸虫、梨形鞭毛虫等也可造成胆囊出口的梗阻现象。

2.细菌感染 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早期并非细菌感染,由于胆囊的缺血、损伤、抵抗力降低,发病1年后,50%以上的病人可继发细菌感染,多为肠道寄生菌群。感染的途径有:病原菌随血流入胆囊(血源性);肠道细菌自门静脉回流至肝脏,再经淋巴管蔓延至胆囊或随胆汁排入胆囊;还可因胆囊部位的创伤,使细菌从创口侵犯胆囊。

3.精神因素 疼痛、恐惧、焦虑等神经及精神因素的影响也可使胆囊排空障碍,而导致胆汁淤积,囊壁受到化学刺激而引发胆囊炎。

4.性激素 妇女在妊娠时,由于性激素的影响,可使胆囊排空延缓,胆囊扩张,胆汁淤积而导致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患者要注意日常生活规律和饮食规律及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切不要拖延病情,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才能更快恢复。

◆ 引起慢性胆囊炎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胆囊内有结石可以引起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也可以发展为慢性胆囊炎,也有相当一部分慢性胆囊炎患者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没有得过急性胆囊炎的病史,那么到底哪些原因能引起慢性胆囊炎呢?

1.急性胆囊炎迁延而致 急性胆囊炎发作后,未彻底治愈,或由于反复发作,胆囊壁增厚、纤维组织增生、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功能减退而形成慢性胆囊炎。

2.细菌或寄生虫感染 伤寒杆菌适宜于在胆囊中生存,故伤寒病带菌者常伴有慢性胆囊炎。胆道和十二指肠的寄生虫感染,可引起继发性的胆囊细菌感染,成为慢性胆囊炎的发病诱因。

3.胆囊结石 胆石长期生存在胆囊内,对胆囊壁形成慢性刺激,或并发感染,反复发作,形成结石性慢性胆囊炎。

4.代谢因素 在胆囊内注入某些胆盐溶液可形成慢性胆囊炎,这和胆汁酸成分改变的化学作用有关。胰液反流亦可引起化学性慢性胆囊炎。

5.血管因素 胆囊壁血管病变可导致胆囊黏膜损害,胆囊浓缩功能和弹力减退,出现纤维化。

6.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可渐渐演变为器质性病变。在迷走神经切除术后,胆囊的张力和动力出现变异,排空时间延长,胆囊增大,渐渐出现胆囊壁纤维化、增厚,伴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7.其他因素 服用药物不当,如氯贝丁酯(安妥明)、雌激素类药物等可引起药物性胆囊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