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如何认识胆囊炎

中医如何认识胆囊炎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各有其归属的经络,胆囊炎正是归属于肝、胆这两条经络的疾病,所以该病会体现为肝、胆两条经络走行分布的胁肋部的疼痛不适。西医认为胆囊炎是感染、胆汁刺激、胰液向胆道反流、代谢失调等所引起的胆囊炎性疾病;中医认为“情志不调,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胆汁淤滞是形成炎症与结石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医在胆囊炎的治疗上,着重于疏肝理气、利胆止痛、清热利湿等,且有较好的疗效。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生活不规律,经常出现疲劳、失眠、头发脱落、精神倦怠等不适症状,到医院检查,相关指标都是正常的,西医认为这是一种亚健康状态。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体的健康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五脏功能平衡而协调,局部的病变就是这种平衡遭到了破坏,是由整体失调而产生的。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不单单注意局部,它更重视人体的内、外环境的统一,通过调整整体来达到治疗局部疾病的目的,根据平衡被破坏的情况进行纠正、调整,调和气血、调和五脏、补养气血,使整体恢复到平衡状态,这就是中医的治疗观。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各有其归属的经络,胆囊炎正是归属于肝、胆这两条经络的疾病,所以该病会体现为肝、胆两条经络走行分布的胁肋部的疼痛不适(图3-2,图3-3)。

图3-2 足少阳胆经

图3-3 足厥阴肝经

西医认为胆囊炎是感染、胆汁刺激、胰液向胆道反流、代谢失调等所引起的胆囊炎性疾病;中医认为“情志不调,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胆汁淤滞是形成炎症与结石的主要因素之一”。胆囊炎多归属于中医的“胁痛”“胆胀”范畴,该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胀论》曰:“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这是中医最早对胆囊炎症状、体征进行的详细描述,即患者有胁肋部疼痛感、口中有苦味、喜欢不自觉地嗳气、叹息。《景岳全书·胁痛》云:“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这是对胆囊炎的病机的简单阐述。中医在胆囊炎的治疗上,着重于疏肝理气、利胆止痛、清热利湿等,且有较好的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