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血压性肾病的常规治疗措施

高血压性肾病的常规治疗措施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应判断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如果是肾病引起的,应到肾内科就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了肾功能下降,特别是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毫升/分钟,也该看肾内科。2.肾性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身体的全面评估,包括血压、心血管疾病、蛋白尿、肾功能等。另外,降压药首选普利类药、沙坦类药,既能有效降血压,又能保护肾功能。长压定能够迅速降低血压,适合恶性高血压的最初治疗。

1.应判断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如果是肾病引起的,应到肾内科就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了肾功能下降,特别是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毫升/分钟,也该看肾内科。研究表明,患者肾衰竭出现之前越早求助于肾病专科大夫,进入透析后的预后越好。

2.肾性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身体的全面评估,包括血压、心血管疾病、蛋白尿、肾功能等。要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最好测肾小球滤过率,不能单看血尿素与肌酐。

3.控制血压要严格。传统的观点是将血压降到140/90毫米汞柱,但根据最新研究,肾性高血压的降压目标需参考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蛋白低于1克,血压控制在135/85毫米汞柱即可;如果24小时尿蛋白超过1克,血压则须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另外,降压药首选普利类药、沙坦类药,既能有效降血压,又能保护肾功能。

4.肾性高血压患者应调整生活方式,选择低盐饮食、控制体重、锻炼、戒烟等。

5.早期、轻度高血压和尿常规大致正常者可予非药物治疗,保持良好的情绪、减肥、限盐、限酒、练气功及太极拳、适当体育锻炼等。

6.可供选用的降压药物为利尿药;洛尔类药;地平类药;普利类药。其中地平类药、普利类药对肾的血流动力学更有利,普利类药降低尿蛋白优于其他的降血压药物。使血压有效地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140/90毫米汞柱),能够预防、稳定或延缓高血压肾损害。

7.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患者短期内肾功能迅速恶化,在合并有高血压脑病、视力迅速下降、颅内出血等以及不能口服药物时,可静脉给药,常用硝普钠,力争在12~24小时控制血压。长压定能够迅速降低血压,适合恶性高血压的最初治疗。

8.伴发血脂异常、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者,应给予相应的治疗。同时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的药物,如潘生丁、阿司匹林等,可能有阻止肾小动脉硬化的作用。

9.有肾功能不全时还应给予非透析治疗和替代治疗。

10.保持大便通畅,宜用清宁丸、莫家清宁丸。中药宜用柴胡枳桔汤、天麻钩藤饮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