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起搏器能预防心源性猝死吗

起搏器能预防心源性猝死吗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心脏性猝死”的现象并不少见,约占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的50%以上,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心律失常性猝死最常见于冠心病患者。评价ICD起搏器疗效的临床试验证实,ICD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领域。其中,抗心动过速起搏主要通过发放安全、无痛的刺激终止室性心动过速事件。总之,ICD治疗能有效降低猝死高危患者的总死亡率,是预防猝死的最有效方法。

目前,“心脏性猝死”的现象并不少见,约占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的50%以上,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猝死事件一旦发生,存活机会甚低,是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猝死有两种类型,即心律失常性和循环衰竭性,其中绝大部分是心律失常性的。心律失常性猝死最常见于冠心病患者。多数是由心室颤动引起的,其中大部分患者先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然后蜕变为心室颤动。由于心脏发生无节律的收缩,心室内各部分肌纤维发生快而不协调的乱颤,从而使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不能得到充足的血供,患者迅即出现意识丧失、抽搐,继以呼吸停止。

置入型心脏除颤起搏器(简称ICD)是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两部分组成的,见图11-1。同时具备抗心动过缓起搏、抗心动过速起搏和低能电转复以及高能电除颤等功能。ICD通过电极导管接收来自心脏的电信号,时刻监测着心脏的电活动状况。当心脏电活动正常时,ICD仅起到监测作用,患者没有任何感觉;当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出现并持续存在时,ICD会根据设定的程序自动采取不同的措施恢复正常心律,见图11-2。

评价ICD起搏器疗效的临床试验证实,ICD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领域。其对危及生命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裨益远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具体表现为: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置入ICD可使总死亡率降低20%~54%;而且能有效地终止99%危及生命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其中,抗心动过速起搏主要通过发放安全、无痛的刺激终止室性心动过速事件。当然,一旦发生心室颤动,ICD首次发放的治疗就应是高能量电击。目前ICD最大除颤能量为30~35焦耳,能在确认心室颤动后几秒内充电并释放高能量除颤脉冲以转复心律。总之,ICD治疗能有效降低猝死高危患者的总死亡率,是预防猝死的最有效方法。鉴于此,目前置入ICD的指征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曾经发生过心脏骤停即猝死经抢救存活者;二是有心脏性猝死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心肌梗死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ICD价格昂贵,是现阶段限制我国患者应用的主要原因。但熟悉ICD治疗的适应证及其卓越疗效,明确对有猝死危险患者而言应首选ICD治疗是对患者负责和大有益处的。而且,相信随着ICD工程技术的进步,ICD成本降低,寿命延长,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从ICD获益。

图11-1  ICD起搏器的脉冲发生器和导线系统

图11-2  ICD自动识别并电击除颤治疗心室颤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