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传统温针疗法,是在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研究如何运用传统银针和艾灸合并使用的一种医疗方法,即先把银针刺入预定穴位,待行针得气后,把艾绒或卫生香点燃,在针柄部位施灸,让热力通过良导体银的针身,传导到穴位深层的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并在人体内发挥温热和物理刺激的双重作用,从而调整人体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祛除寒邪湿邪、补虚温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温针疗法的历史
针灸学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石器时代,人们便用石针治病。火的发现又为灸法提供了必要条件。《灵枢•九针十二源》说:“余欲勿使用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从这段原文可以清楚地看出,随着冶金术的发明,针具的改进也从原有的砭石发展到使用较为精巧的金属工具。至于灸法从孟子的“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来看,我国人民远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艾绒治病了。
著名针灸学家皇甫谧所著之《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专书。而宋代窦材在《扁鹊心书》一书中说:“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用温热来祛除寒疾,是多么恰当的比喻啊。张景岳则说:灸有温通经络、祛寒邪、解阴毒、温脾胃、回阳救逆之作用。明代,汪石山先生在《针灸问对》一文中解释曰: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寒者灸之,使其复温也。隋唐时代我国著名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病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尔灸之……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灸不药,药不针灸,亦非良医也。”他很明确地指出,一个合格的大夫,既能用药,又能用针,把针灸药物相互配合使用,治病才能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清代李守先谓“艾稳”“针捷”,他把针与灸持平而论,把针与灸看成同样重要。针灸、药物的应用,都要在中医学的八纲辨证统一指导下,分别不同症情,合理选用疗效确切的一种或几种疗法。俗话说对症下药、合理用针,也就是治什么病下什么药,治什么病扎什么针,治什么病用什么灸。当今世界,疾病品种繁多,气候冷暖不同,环境干湿有异,人的性格不一,体质肥胖有别,因而,优选多种有效治疗手段,综合运用,则事半而功倍。明代大医学家、针灸学家杨继洲说得好:针刺长于行气,灸炳长于散郁,针刺长于治外,汤药长于治内。编著者是赞同他的主张的。
三、温针疗法的治病原理
人的生命活动,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空气、阳光、温度、湿度等物理因素影响。人体在生命活动中,由于这些外界环境的长期作用,体内就与外界环境形成了一种动力学平衡,从而保证了正常的生活“适应性”。
祖国医学认为:人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保持着阴阳相对的平衡状态,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阴平阳秘”。如果这种正常的协调关系遭受某种因素而致破坏时,阴阳就失去了平衡,就会出现偏寒、偏热、偏虚、偏实的证候。传统温针针与灸合并使用,把温热与物理刺激,通过腧穴经络的传导和调节作用: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活血祛瘀,消坚破结、舒气止痛、调节阴阳和扶正祛邪。
现代医学则认为,传统温针疗法是采用温热之物理刺激,直接作用于人体。
1. 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使人体细胞的通透性、胶体状态、生物电、酸碱度、酶系统都有所改变。形成生物活性物质组织胺和乙酰胆碱,通过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作用,从而改变外界环境的作用条件,并使人体适应这种条件变化,使之达到生理平衡。
2. 传统温针能通过温热作用而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可缓解肌肉痉挛,以促进功能恢复。
3. 传统温针之热,从温度较高的部分沿人身经络通路以传导热的运动方式,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从而使整个机体温度升高,新陈代谢旺盛,以加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并降低肌肉和神经的兴奋性,而起到镇痛作用。
4. 传统温针以温热和物理刺激双重作用于人体体液,促进了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素、胰腺、汗腺等分泌功能,从而改善了内外分泌系统的失调状况。
四、温针疗法的特点
1.疗效快捷 传统温针对虚脱、休克、抽搐、头痛、胃痛、心绞痛等急性病,常常是针下立竿见影,迅速无比,真可谓针到病除。患这些病的人,在刹那之间(服药片,倒不出药瓶;服药丸,启不开封盖;打针注射,未抽完药水;银针一刺,病就好了,真是其他疗法望尘莫及。
2.天然绿色 一些化学药物,或多或少都有一定毒副作用,刺激肠胃、影响肝肾、影响心脏,可引起神经兴奋、导致骨质疏松。中药虽然安全系数大些,但如果配伍不当、剂量过重,也可以伤人。而传统温针治病,仅针刺部位有轻微损伤或胀痛,这些都属于正常反应。只要找准穴位,手法得当,很少有过敏或毒副作用。
3.疗效持久 一般而言,通过服药和打针的途径治病,服下去的药物在体内经过几个小时就能从体内排除殆尽,药效也就随之消失了。而针灸却不同,经过几次治疗,在体内产生一种迭加积累作用。针灸的疗程结束了,还有一定的后续作用,可以起到治疗和巩固疗效的作用。因为传统温针温经活血、祛湿散寒是缓慢的,就像农家用柴做饭一样,把火烧到八分,蒸气上来了,立刻把火停下来,而用余热把饭煮熟。以痹证为例,用传统温针施治4~7次,停止针灸,根据经验,疗效最佳时间是停针7天后。
4.以痛抗痛 长期被中风、痹证等病折磨的人,心情的苦恼、压抑、病痛的折磨达到了极点,一旦遇到了奏效迅速的疗法,即使银针粗些,留针时间长些,灸烤重些,接受治疗的患者有些痛苦,但由于病痛消减很快,而有一种轻快感、舒服感,还是被90%的病人所接受。
5.制作简单,经济低廉 使用传统温针治病,不但疗效好,而且非常经济。一名新患面瘫的病人,如果在3天以内来就诊,少者十元多者四五十元就可把病治愈。一名脉络空虚,风邪入中;素体阳虚,寒邪入侵型中风患者,如果在3天以内来就诊者,一般二百元左右,就能把病治愈。
6.传统温针,疗效显著 一些顽证、寒证、湿证。如果用温热药攻克,受到药量的限制,药量小了,拿不下病,药量大了患者体力又承受不住。传统温针,针灸并施,通过腧穴,直中病所。一个腧穴可影响多个器官:既影响生理功能,也可改变器质病变。在诸多疗法之中,传统温针的祛湿散寒作用最佳,起到了其他药物所不及的神奇效果。
五、温针的制作和灸针材料
传统温针的制作比较简单。它的原材料主要是银,也有使用纯金的,但价格过于昂贵。在银里加上三分之一的铜,熔化在一起,拔丝而成。各地的金银手饰匠人都能生产。因为在诸多金属之中,金银的导热性能最佳,和铜相掺,针身富有弹性,整个针身软而不废、硬而不折、刚柔相济、经久耐用。用金属丝缠好针柄焊牢,把针磨出针尖,以锐利、光滑、无倒钩为佳。规格相当于26#、24#、22#的不锈钢针,其长短可根据需要分别为0.5寸、1.0寸、1.5寸、2.0寸、3.0寸、4.0寸。
关于灸针材料,多用艾绒、卫生香。
艾绒:热力温和、容易燃烧、不易迸发火星,患者易于耐受是最好的灸针材料。事前,先把采集到的艾叶晒干、捣细,去掉粗杂部分即成柔软的艾绒。用软纸包裹,卷成香烟粗细的小条,搓紧,就可应用了。但艾绒有的地方不产,即使艾叶生产地,在事前无准备情况之下,也很少有人收摘采集,到了应用之时,很难随手就取。而且烟雾太大、灰烬太多。一间诊室,如果有八个人同时施灸,烟雾缭绕,卫生状况不堪设想。笔者近年多使用卫生香做施灸材料。卫生香火力较强、无烟少灰、香味浓郁清新,原材料随处可以购买,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尤其近些年来集市上所售之粗炮香,每支可点燃两三个小时,是很理想的灸针材料。
六、温针的操作
传统温针比起近代的不锈钢温针,针身粗、刺激量大、留针时间长、透穴多、手法重。比起一般的不锈钢针操作较难,安全系数较小。因而,使用传统温针治病应该是有经验、有理论、比较熟练的针灸医师来操作。鉴于此种原因,针灸医师应掌握一些有关针灸、取穴、刺灸的方法和在针刺中经常碰到的晕针、滞针、弯针、血肿、气胸等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这些基本知识在一般的针灸书籍中都有较详细介绍,在这里就不予重复了。现把传统温针的特殊操作方法介绍如下:在针刺以前详细检查针具、针身,看一看有没有断痕和倒钩,用酒精棉严格消毒,把针身反复擦拭,或用热力消毒,并把针刺穴位严格消毒。把火柴、卫生香预备好放在身边以便使用。因传统温针针刺时间较长,一般都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因此必须找好耐久性体位,并且在针前排净大小便,以避免患者留针时间内排大小便和体位不当而需提前出针的麻烦。
首先,必须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患者不要紧张。选准穴位,把针迅速刺入,手法要轻灵,进针角度要适合,深度要适宜,补泻要得当,针下得气后,观察3分钟,一看患者表情是否晕针;二看对刺激量较大之传统温针的承受能力,有无痛苦表情。如果患者体位舒适、表情自然、无痛楚晕针现象,则开始灸针。
先沿针身周围皮肤套一层不易燃烧的锡纸,以防烧针时落火,而烧伤局部皮肤和衣物。施灸人员先把香点燃,从上而下或从左而右,灸银针的针柄。这时,温热沿良导体之针身直接传导入穴位深处,病员有热烫感,嘱患者在不能忍受时及时告诉施灸人,说声热了(或用手势或用嗯等动作暗示)。施灸人马上把香火拿开,再灸他穴之针。如是周而复始、轮番使用,一般而言:受寒深、病情重,热的时间就慢;反之,受寒小,病情轻,热的时间就快。随着针灸时间和施灸次数的增加,热的越来越快。一般而言,中风病患者,风湿顽痹的患者,初次或头几次施灸大都对热的感觉迟钝,但这并不要紧,随着病情的渐渐好转也就渐渐地知道热了。
关于针灸时间,南宋大针灸学家窦材说:“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知去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窦材的施灸每穴百壮或者高达五六百壮。晋隋时代的陈延之是重灸派的先驱,在他所著的“医心方”卷二引“小品方”中云:“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清代李守先在《针灸易学》中还说:“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以上各家关于灸的言论,未免过于偏激,但却提出了使用传统温针“灸量”的一个关键问题:施灸的时间过短,温热之力不足,难以中病;施灸时间过长,则热伤阳络,可致火邪上越,也不足取。编著者认为,针灸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受邪的深浅,人体的盛衰而灵活运用,不可拘泥于死板的常规疗法。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说:“以各种疗法特长、再按病情而取舍应用”。又说:“凡欲针灸,必先看脉,仍需准病,应机灵以应,知常达变,不可胶柱守株。”几十年来,编著者治疗中风、面瘫,顽痹等痼疾,每次施灸一般都在一个半小时以上,甚者,针灸时间多达每天3~4小时。
关于用穴多少,中国有句古话,不是医学上的术语:“将在谋而不在勇,兵贵精而不在多。”医家之谋在于:既遵循常规疗法而又不唯常规疗法;既遵循古今名方而又不唯古今名方;既采摘前贤经验之果而又不食别人培育之果。医家之运筹帷幄在于:辨证以理、组方以精、取穴以优、下针以准。编著者认为,针海战术并不见得治疗效果辉煌。金代刘完素善用五腧穴、井穴、原穴,在他的著作《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约二十多种病症用针灸治疗,用穴总数仅30多个,且多是五腧穴,不少病仅用一个井穴和一个原穴。马丹阳一生重点只用“十二天星井穴”,卓然成家。
针灸可以抗病强身抗衰老,提高免疫功能。针灸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和明显的保健预防作用。如年逾四十针足三里,能健步如飞、眼光明亮;灸身柱穴可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灸风门预防感冒;针灸三阴交可增强生殖系统功能;针灸曲池能防止听力、视力的减退,增强抗病能力,降低血压,预防中风病的发生;针灸足三里还可以降低血液凝聚性、防止血栓形成,健胃强身。
关于传统温针适应证的问题,张仲景曰:阳盛阴虚,忌用火灸。阳实证如用火治可致“火邪上越、热伤阳络”。“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他说:“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又说:“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功有力,追骨伤筋,血难复也。”“寒者温之”“湿为阴邪,非温莫解”;“阳虚宜益火之源。”我想,这些应属于传统温针适应证吧。
关于针感的体察:一名较有经验的针灸医生,从手下的针感,就可断定针刺到什么深度,什么脏器,是否得气,从而预测针灸治疗效果及对该病所需治愈的时间。最主要的是:一可避免针刺过深过重出现意外医疗事故;二可避免怕出医疗事故而不敢刺到予定深度,从而也就没有医疗效果,使患者徒受破皮之苦。所以说,细心体察针感,是针灸医生的硬功夫,它像一座山,针灸医生非攀登不可。
七、温针针刺部位及注意事项
(一)头部
1.睛明穴 针刺睛明穴时,刺中眼眶壁,针下有坚硬阻力感;刺中眼球壁时,针下遇到弹韧性阻力感;刺中血管壁时,患者有疼痛感。
2.哑门穴 刺中环枕后膜或黄韧带时:针下有坚韧而富有弹性感,患者感到局部酸胀,继续进针,针下又出现一种空落感,说明针至硬膜外腔或小脑延髓池,应退针,不可捣刺和捻转。若再深刺,针下又出现柔软的阻力感,此时针尖已至硬脊膜处,沿脊柱向下及舌根部有酸胀感、烘热感、推进感。针刺时,针尖应向口唇方向偏斜,防伤延髓。
(二)胸腹部
1.天突穴 穴位深部有气管、主动脉弓、无名静脉。针刺时,先直刺0.2~0.3寸,改为针尖朝下方向缓慢刺入,以1.5寸为宜。可采用捻转法,忌提插、捣刺。如果出现气管发痒欲咳,针下有轻度弹性感时,说明已刺中气管壁;如果患者有剧烈咳嗽及咳吐血痰,说明已刺破气管壁;如患者有疼痛感,针下柔软而有弹性,说明刺中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如果患者出现胸部烘热胀感,说明针已超过2寸,应立即退针。
2.鸠尾穴 取穴时患者仰卧曲膝、双臂抱头或双臂向后上方上振,令患者暂时憋一口气,把银针垂直刺入0.3~0.5寸。右下为肝脏,下为横膈膜,有个别患者心脏扩大或下移,把横膈向下挤压,均应禁刺。另一种针刺方法:患者两臂上振,医者把针先刺进皮下0.3寸,含一口凉水,迅速喷到患者脸上,患者猛一机灵,趁机灵横膈下沉之刹那间,医者飞快的把针刺到预定深度。此法对于精神病患者最为适宜,不但开气化痰,和中降逆,清心宁神,而且由于冷水喷面使镇静之力大大加强。有的精神病患者针前喊叫、挣扎,一口水,立时镇静下来;有的立即清醒。
3.章门穴 右侧穴下为肝右叶前缘,左侧为脾下方,因而肝脾大患者不宜深刺或针不进入腹腔,多采用斜刺或横刺。令患者深吸气后憋气时进针。
腹部为肝、脾、胃、肠、膀胱、肾、子宫诸脏器所在,因此,针刺腹部时要求进针缓慢,轻捻转、禁提插,以减少出血或胃肠内容物外溢。一般针刺深度不宜超过1~1.5寸,尤其针刺肿瘤、梗阻、炎症时。针刺时要细心体察刺中不同脏器的针感。如果刺中胃壁,针下有轻微的阻力,患者腹中有烘热感;如果刺中血管,针下有弹性阻力感,患者有疼痛;如果针柄与心跳一致搏动时,说明已刺中动脉;如果刺中腹膜腔,针下有空落感。针刺下腹部穴位时,针前应排空小便,以免刺伤膀胱。如系尿潴留患者,应以指压法代替针刺。
针刺腹部时涉及的穴位不一,各个脏器的生理状态和病理形态不同,因而在临症时,首先要注意叩诊及触诊,详细诊查各脏器所在的准确位置。妊娠妇女慎用腹部穴位,以免刺伤胎儿。
(三)背腰部
1.肺心背部 该部位胸壁薄,不宜用粗针或长针,最好用斜刺或横刺,免伤内脏,如需直刺,则应根据患者胖瘦程度考虑针刺深度(一般以0.8~1.2寸为宜)可用捻转手法,慢提插、禁捣刺。患者在针刺前要选择适当体位,以免在针刺过程中,因体位变动而使针入过深。患者有频繁剧烈咳嗽症状时,胸背部应慎针。针肺心背部注意体会针感;当针具在胸背部肌肉中穿行时,针下有柔软的阻力感,一旦针下出现咯撕声,意味着针尖已刺入胸膜腔,再进针就有刺中心肺危险,应立即退针。
2.腰椎部 脊髓位于后脊正中,故第二腰椎以上的大椎、陶道、身柱、灵台、至阳等穴,针刺时易损伤脊髓而出现瘫痪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故此,应注意针刺方向:因胸椎棘突较长,又斜向后、下,互相掩盖,针刺时,针尖稍向上方刺入。以捻转手法为主,禁忌大幅度提插及捣刺。更要细心体察针感:针刺至棘突间韧带或黄韧带时,医者针下首次出现坚韧的阻力感,此时,患者在腧穴局部有酸沉感。紧接着会出现空落感,此时针尖已刺入硬膜外腔。继续深刺至硬脊膜时,针下第二次出现阻力感,但比首次阻力感微弱,患者有酸胀感沿脊柱上下放散的感觉,临床中一般深刺到此深度为止。若再深刺,即会刺中脊髓,患者会突然有触电感,神情惊恐,突然惊跳。
(四)刺伤重要脏器的症状
1.创伤性气胸
原因:针刺方向、深度不正确,或针具过粗,反复捣刺等刺伤胸膜和肺脏,使气体积聚胸腔而造成创伤性气胸。
临床表现:轻者胸闷、胸痛、气短;重则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发绀、汗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休克现象。有的患者,出针后并无明显异常感觉,数小时后才慢慢出现症状。处理:一旦发生气胸,应立即采取半卧位休息。轻者漏气量较少者可自然吸收,只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症给镇咳、消炎药物,一般休息5~7天,可自行痊愈。重者需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如胸腔穿刺抽气,少量慢速输氧,抗休克治疗等。
2.刺伤重要内脏
原因:为医者缺乏解剖知识,在心、肝、脾、肾、胆囊、膀胱、胃、肠等部位针刺过深。
其临床表现不同。
A.刺伤心脏:轻者心脏出现强烈的刺痛,重者有剧烈的撕裂痛,心脏破裂时,立即导致休克,死亡。
B.刺伤肝脾:可引起腹腔内出血,患者有肝区或脾区疼痛,有时可放射至背部。如果出血不止,就会出现腹痛,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反跳痛等急腹症症状。
C.刺伤肾:可出现腰痛、肾区叩击痛、血尿,严重时并发血压下降,乃至休克。
D.刺伤胆囊、膀胱、胃、肠:刺伤高度充盈的膀胱及炎症、梗阻、癌肿引起充气积液的胃、肠时,使胆汁、尿液以及胃、肠内容物溢入腹腔,可引起疼痛、腹膜刺激征或急腹症症状。
处理:轻者卧床休息后,一般都能自愈。重者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血压变化,要作局部冷敷,加用止血药物。如发生腹膜刺激征及休克,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预防:必须注意相应脏器的叩诊,对相应脏器的腧穴不可刺之过深,禁捣刺,注意体位,避免视角而产生的诊误。
3.刺伤脑脊髓
原因:幼儿囟门未闭者,头项刺入过深,可损伤大脑。项部腧穴如风府、哑门、风池、华陀夹脊等,针刺方向及深度不当,可损伤延髓。
症状:误伤延髓出现抽搐,甚则危及生命。刺伤脊髓,轻者出现触电样感觉,向肢端放射,重者可因刺伤脊髓节段的不同,产生暂时性上肢或下肢瘫痪。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可见头痛、恶心、呕吐等脑膜刺激征,甚则神志昏迷。
处理:轻者注意观察,安静休息,渐可恢复,重者应针对不同症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预防:严格掌握针刺方向及深度,忌捣刺。
4.刺伤神经根或神经干
原因:手法过重。
症状:针刺位于神经根部位的华佗夹脊或神经干部位的环跳、秩边、承扶等穴,可出现触电样针感,停针后即可消失。如手法过重、捣刺,可沿神经分布路线出现灼痛、麻木、运动功能障碍。轻者按摩即可恢复,重者用维生素B12穴位注射。预防:避免过度强刺激。
八、熟悉温针腧穴的不同特性
传统温针腧穴遍及全身,不但数量、类别繁多,而且功能、作用各异。根据复杂多变的疾病,正确选择相应的腧穴,组成处方。做好针灸处方选穴,必须熟悉全身腧穴的不同特性。传统温针腧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根据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经过综合归纳和分析,具有以下九个特性。
(一)普遍性
指每一个穴位都能治疗局部和邻近部位的组织器官及其内脏病症的特性。如治胃痛、食滞、呕吐、呃逆都用中脘穴;面瘫、面痛、牙痛、面肿都用颊车穴,这种近治作用,不受经脉循行分布的制约。所谓“穴位所在,主治所在”就是反映穴位作用的普遍性。
(二)特异性
指很多穴位的治疗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它们除了有治疗局部和邻近部位的组织器官及其内脏病症的普遍作用外,还具有治疗远距离穴位的头面、脏腑、器官等病变的特异性。这种远治作用、特殊作用的穴位,以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及头面躯干部少数特定穴为主。“经络所通,主治所及”临床上的循经取穴、远部取穴等法,就是建立在穴位作用特异性的基础上。
(三)双向性
是指一部分穴位对两种截然相反的病理状态都有治疗作用。如合谷穴:既能发汗、又能敛汗;内关穴:既能治疗心动过速,又能治疗心动过缓:天枢穴;既能通便,又能止泻。
(四)多面性
是指一个穴位的主治范围具有广泛、多方面的作用。它可同时治疗多经、多脏器的病症。如三阴交,可治肝、脾、肾三经的病症,有健脾、理血、益肾、柔肝的功效。内关可治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的病症,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的功效。
(五)温热性
传统温针之热,通过腧穴从温度较高部分沿人身经络通路,以传导热的运动方式,传到温度较低部分,从而使整个机体温度升高,新陈代谢旺盛,促进腺体分泌功能,改善了内外分泌系统的失调状况;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温针就是以其独特的温热效能,祛除湿邪、寒邪,温阳通脉。
(六)迭加性
运用传统温针,连续施灸治疗之后,在体内产生一种迭加和积累作用,针灸的疗程结束了,传统温针作用于各个腧穴之温热,还起到一定的后作用,可以起到治疗和巩固疗效的作用。根据经验,传统温针经过几次治疗之后,疗效最佳时间是停止针灸7天以后。
(七)协同性
是指同时选用两个以上性能类同,作用相似的穴位治疗某一疾病,可以增强疗效。如治疗胃脘痛,一选上腹部中脘穴以调胃止痛;二选下肢足三里穴和胃降逆;三选掌后内关穴宽胸利膈。三穴合用,较取单穴力量更佳,效果更好。
(八)拮抗性
是指针灸处方配穴时,选取了主治作用不同的穴位,使疗效受到影响。穴位既有协同作用,同时也有拮抗作用。因而,穴位作用相反,就会抵消良性效应。如治气虚证选取有调补气机的气海穴、中脘穴,就不能取没有治疗气虚作用的商阳穴、至阳穴。一旦使用,就使两组作用不同的穴位产生拮抗性,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九)敏感性
是指每一个穴位对针刺感应与治疗作用有其相对的最佳效应期。如果一个穴位被连续针刺、艾灸,反复应用,产生疲劳的惰性和降低机体敏感度,使穴位的治疗作用递减。因而临床治疗时,必须把作用相同的穴位分组选用或左右交替使用,以保证穴位的最佳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