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腧穴的作用
传统温针通过针刺、艾灸刺激腧穴和经络,疏通气血,扶正祛邪,调节机体阴阳虚实,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针灸临床必须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辨证施治,循经取穴,确定合理的腧穴配方,施以相应的刺灸方法,方能奏效。
做好针灸处方选穴,必须了解全身腧穴的不同类别,不同特性,以及各腧穴的功能与作用。腧穴的治病作用主要反映在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三方面。
1.近治作用 即穴位的局部治疗作用,是一般穴位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近,是指病痛的局部和邻近部。如治疗头痛取百会、印堂、头维等。穴位的近治作用,要以经络学说为指导,还要根据神经的不同节段和近节段关系来就近取穴。如对脏腑病症选取有关夹脊穴等,都是发挥穴位的近治作用。
2.远治作用 即穴位的远距离治疗作用。远,是指病痛的远隔部位,一般以肘、膝以下与头耳的穴位为主。如胸痛取内关,腹痛取足三里,胁痛取阳陵泉等。穴位的远治作用,除了头面、五官、躯干、内脏的病症选用四肢、头、耳穴位外,一般“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左取之右”“病在右取之左”的远距离病痛部位的穴位治疗,也属于穴位的远治作用。如果从脊神经的节段来分析,头痛取下肢穴,腰腿痛取上肢穴等远节段选穴,也是穴位的远治作用。
3.特殊作用 指穴位除了有近治、远治作用外,又有治疗全身病症以及特殊的治疗作用。以十四经穴为例,如“八会穴”,分治气、血、筋、脉、骨、髓、脏、腑的病症。如大椎清热,人中苏厥,足三里降逆,关元温阳,命门壮元,百会升提,神阙固脱,内关开胸,合谷解表,外关祛风,至阴安胎,血海止痒、丰隆豁痰,太冲镇痉,大陵治神,这些穴位的特殊作用,是其他穴位所无法比拟的。
做好针灸处方选穴,必须遵循《皇帝内经》“盛者泻之,虚者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原则,根据病人临床证候特征,熟谙腧穴功能作用。处方选穴,宜少求精,主次分明,并按照疾病的虚实,新久,动静,急缓,因证、因病而异。大凡对于虚证多选用身体上部穴为主,实证多选用身体下部穴,新病多选五输穴,久病多选躯干部的俞募穴。动而不定之证多选用远部穴,静而固着之证多选用局部穴,急证多选用经脉根部穴,缓证多选用经脉结部位。关于不同类别的穴位,可兼用两类乃至三类穴位。
做好针灸处方选穴,必须熟练针灸操作技术。对阳证、表证,以取阳经穴为主,浅刺不留针,少灸或不灸。阴证,通过施灸产生温热作用并通过热刺激造成局部充血、郁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针灸处方的依据
针灸治疗与药物治疗在原则上是基本一致的,但在方式方法上则各有特点。药物治疗讲究理、法、方、药,而针灸治疗则讲究理、法、方、穴、针(术)。
(一)理
是指运用中医学的辨证论冶指导针灸临床,它是针灸方法、处方、选穴、施术的前提。中医学辨证内容包括八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多种方法。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确定疾病的原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只有辨证明确,治疗才能有的放矢,此谓理。
(二)法
即法则,它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定出来的治疗大法,古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丰富的治疗法则,如“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即其针治法则之一。所有的法则都是根据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中医理论,在辨证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只有法以病立,方随法出,穴据法选,术据法施,才能切中病机,此谓法。
(三)方
是指针灸处方,包括选穴配伍、针刺方式、刺激方法、补泻手法等等。并包括治疗的时机和疗程等多方面。针灸处方是实施治疗的重要环节,处方的正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治疗效果的好坏,此谓方。
(四)穴
是指穴位,泛指选穴配伍和临床取穴两个内容。穴位有特异性,每一穴既有共性,又有特殊的主治性能,在处方选穴临床中才能灵活选用,有机配合,以利于充分发挥相关穴位的协同作用。每个穴位都有其一定位置,其位置的面积有一定范围,有的穴位面积仅大豆粒大小,近代大量实验室研究证明,针刺穴位与非穴位的效果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选穴配方正确和取穴正确与否,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此谓穴。
(五)针
亦称术。是指针刺的补泻手法。在临床针灸上,补泻手法是决定针灸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如《素问•针解篇》云:为虚为实者,二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只有正确地运用补泻手法,才能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此谓针。
综上所述,针灸临床所讲究的理、法、方、穴、针(术)互相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能否做到理、法、方、穴、针(术)的完整统一、有机结合,是提高针灸疗效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针灸医生水平高低的标准。所以说“针灸处方是针灸基础理论与针灸临床治疗之间的桥梁。”
三、温针选穴
有关针灸处方组成的基本规律,历代针灸专书积累了丰富资料。《灵枢•终始》说:“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阐明针灸处方的基本规律是循经取穴,即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腧穴的主治作用,为针灸处方配穴的理论基础。选穴可分为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对症取穴三种。
(一)近部取穴
是根据每一腧穴部位治疗所在部位的局部和邻近部位的病症这一普遍规律提出的。即在病痛的脏腑五官、肢体的部位,就近选取腧穴。多用于治疗体表部位明显和较局限的症状。如:鼻塞取迎香、印堂;口歪取地仓,颊车等;胃痛取中脘、梁门等等。此法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既可单取一经,亦可数经腧穴同用,旨在调整受病经络、器官的阴阳气血使之平衡。
(二)远部取穴
远部取穴是根据阴阳、脏腑、经络学说等中医基本理论和腧穴的主治作用提出的,即在离病痛较远的部位取穴。如《灵枢•终始》中所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本法在应用时有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之分。当明辨病变属于何脏,何经之后,取该经有关的远隔病变部位的腧穴来治疗。如心病的心悸、怔忡、失眠,取神门、通里、内关等心与心包经腧穴;许多疾病的病理变化,脏腑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因此治疗时必须统筹兼顾,兼取异经之穴,以适应错综复杂的疾病的需要。如:腹胀便溏、肠鸣泄泻属脾胃不健不但取足太阴脾经之三阴交、公孙,还可取足厥阴肝经之太冲,又脾与胃相表里,还可取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健胃助运而止泻。
(三)随证取穴
亦称对证取穴,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的主治功能而提出来的。它与近部取穴、远部取穴有所不同,近部或远部取穴,都是以病痛部位为依据,但对于发热、盗汗、自汗、失眠、多梦等证候,并不能完全概括,应采用随证取穴法。如八会穴之:“腑会中脘,脏会章门,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脉会太渊”。这些腧穴都与某些方面的病症密切相关,临床中可随证选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