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温针治疗原则

温针治疗原则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根据疾病的寒证与热证的不同性质而确立的两大治疗法则。治疗阴虚,亦当明辨脏腑,因证论治。《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是治疗寒证的原则。无论是表寒、里寒、虚寒,传统温针针灸并施,治疗寒性病症都有其独特效果。

一、补虚与泻实

一切病证,从邪正关系讲,都离不开邪正斗争消长盛衰的变化,正气不足即是虚证,邪气盛就是实证,所以补虚与泻实就是治疗原则之一。其含义有二:一是指治法,即针对病的虚实,确定补或泻的治疗方法,以指导立法处方选穴;二是指补泻手法,运用补虚或泻实的针刺手法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为用,不可分割。虚实是用以概括和辨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两个纲领。虚证是指正气衰弱所表现的病变和症状,实证是指邪气过盛,正气未衰,正邪交争所表现的病变和症状。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由于病位的不同、邪气的各异,虚证和实证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虚实可以相互并见,相互转化,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必须明确辨证,因证制宜地确定宜补、宜泻或补泻兼施等不同治法。

1.补虚 《皇帝内经》不仅提出了“虚则补之”的针灸治疗原则,而且论述了脏腑经络的虚实辨证和治法,以及针刺补泻手法,为后世所效法。虚证当补。如果正气不足,其症状表现为虚证,如大病久病之后消耗精气,大汗、大泻、大吐、大出血之后损伤阳气、阴液,均能导致正气虚弱,功能减退,表现为面色苍白、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见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上少苔,脉虚弱无力。如属阳气虚者,应用传统温针补法,针灸并施,以振奋阳气;阴虚者,温针,刺用补法,以益其阴。若中气下陷,气虚失于固摄,脉沉无力,或阳气虚脱,元阳暴脱,汗出不止,肢冷脉微者,当取神阙、关元、气海、百会等,采用传统温针重灸,以回阳固脱;对于脱肛、子宫脱垂等中气下陷证,当取百会、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以升阳举陷。气血两亏,取脾俞、胃俞、足三里、关元、三阴交,温针补法、重灸、以补益气血;肾气虚弱者取肾俞、命门、关元、太溪,温针重灸以补益肾气。以上均属补虚之例。从经络理论来论补虚,有以下几种补法。

补其本经:即某一腑脏虚弱、就取本脏腑所属经穴以补之。如:心虚者,取手少阴心经或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而补之。一般多取本经的原穴或背俞穴为主。

补表里经:即取与病变脏腑表里相关的经穴以补之。如:脾与胃相表里,脾虚不仅补本经的腧穴,还可以补与脾相表里的足阳明胃经之穴;反之,胃虚不仅补胃经的腧穴,还可以补与其相表里的脾经之穴等等。其他以此类推。

虚则补其母:即根据五行学说的脏腑生克关系,所生者为母、母能令子虚的理论而来。例如:土能生金,脾胃属土,肺属金,肺脏虚时可取脾胃经之穴,或取其属土腧穴以补母脏;也可选肺经中属土的母穴(太渊)以补之,或二者同时应用,即谓补土生金法。

2.泻实 “盛则泻之”是说明邪气盛当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转归的过程,就是正与邪的斗争过程,正与邪的斗争如果邪气亢盛,则表现为实证,症见发热,腹痛拒按,胸闷,烦躁,甚则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等症。治疗当用泻法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以祛除病邪,邪去正安,疾病可愈。如表现为表实证,宜选风池、合谷、列缺等,毫针刺用泻法,以解表邪;如果实证,选天枢、中脘等穴;血瘀证选曲池、十二井、血海等穴。如从经络理论来论泻实,还有:泻其本经,即某脏腑实证即选取所属经穴以泻之;实则泻子,即根据五行生克理论,我生者为子,病变时,子能令母实,治疗时应泻其所生者子脏的经穴或本经的子穴。

针灸补泻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上述单纯补泻之外,还应根据病情而补泻兼施,先补后泻、先泻后补、上补下泻、上泻下补等。一般而言:泻实较易于补虚,因虚者为不足,不足者填之使满,奏效往往较慢,所谓补益无近功;而实者为有余,有余者削之使平,奏效较快。对于阴虚血虚,一般用传统温针补而不灸,但对阴虚无火象、血虚而无热象者,亦可酌用灸法。实证而无热象者可以用灸,寒实证则非灸不可。补和泻是中医学治疗方法的两个方面;补,是对正气不足而言,有增益、扶植、补助的意义,用于治疗虚证;泻,针对邪气而言,有倾泄、消除、削损的意义,用以治疗实证。针灸之补泻不同于药物,它的补泻是通过针刺或艾灸一定的腧穴,使用一定的操作手法,以激发经气,调整脏腑经络的功能而产生补泻效果,所以说:针灸补泻作用的产生,关键在于辨证选穴和辨证施术。

二、清热与温寒

是根据疾病的寒证与热证的不同性质而确立的两大治疗法则。在指导针灸学科临床应用方面的含义有二:一是指治法,即针对疾病的寒证或热证,确立清或温的治疗方法,以指导立法处方用穴;二是指运用刺灸操作手法,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两种在理论上有所区别,但在临床应用上密切联系,互相为用,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1.清热 泛指对一切属于热证的治法。或感受温热之邪;或感寒邪日久郁而化热;或七情过激,郁而化火;或饮食不节,积蓄成热;或房劳伤阴,阴虚阳亢等等。辨别热证的表里虚实论治。

清表热:外感之邪,束于肌表,卫气失宣而成恶寒发热,头痛,四肢酸楚无汗或少汗等表热证时,治宜清热解表,一般取三阳经穴位,针刺用泻法,以发汗解表。

清里热:是指邪热在里或热自内生而成的实热证。治法以清泄里热为主,包括清肺热,清脾胃热,清肝胆热等等。

清虚热:指阴虚不能涵阳,阳气偏亢,或阴虚生火,而致发热,即所谓“阴虚生内热”。因其本质为虚,故治以补阴,有火者或阳亢太甚时,亦可酌用泻法以清火泄热,贵在随证调治。治疗阴虚,亦当明辨脏腑,因证论治。如心阴虚者,常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口干,胸闷,甚或心痛舌红,脉数或结代,治疗应取心与心包经穴为主,必要时也可取肾经腧穴,以壮水制火。此外,有些热证无发热症状,如胃有热而口糜,肝有热而目赤,都可取有关经穴,刺之清热泻火。

2.温寒 寒证是由感受寒邪或体内阳虚所产生的病变和证候。《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是治疗寒证的原则。无论是表寒、里寒、虚寒,传统温针针灸并施,治疗寒性病症都有其独特效果。

散表寒:风寒外束,卫气失宣而成风寒表证,除有恶寒重、发热轻的主症外,还有苔白、脉迟等一派寒象,治当温散,取三阳经穴,温针加灸以散寒。

温里寒:寒邪入里,阴盛阳虚,而成各种里寒证。如脾胃有寒,中阳不振,气机失宣,发为腹痛、胃痛、腹胀、便溏、喜热饮,治当取足阳明胃足太阴脾二经原穴、合穴及俞募穴。针灸并用,温中助运。偏实者用泻法,多留针,重灸。

温虚寒:指慢性病之属于阳虚气虚者而言。常见的如心阳不振,血运无权,以致痰瘀互阻而成胸痹,心痛,脉结代,甚则肢冷脉伏等症;脾阳不足,运化无权,而成腹胀,纳呆,便溏或久泻久痢等;肾阳不振,命门火衰,水气泛滥,而为腹满肢肿,水气上逆为咳、为喘,以及男子阳痿、腰酸肢冷。传统温针取有关经络的腧穴、俞募穴以及强壮要穴,针刺用补法,针灸并施,多灸重灸。

以上的清热与温寒是着重阐述的治疗方法,并指导针灸的处方选穴。在刺灸操作的指导方面,在《皇帝内经》中有较详细的叙述。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指出了邪热病于全身或某一脏腑经络时,可以用针浅刺疾出或刺出血的方法以泄其热;阳气偏虚,寒邪较盛的疾病,应该在针刺时采用深刺久留的方法,激发经气,使阳气来复,以散寒邪。针灸治疗寒热病的关键是,热病不灸,寒证则相反,要多灸重灸。

三、治标与治本

标和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以说明疾病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以邪正双方而言,则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以病因与症状而言,则病因为本,症状为标等等。标本在治疗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分析病证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用以确定治疗的步骤。治病,必求其本。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许多症状表现出来,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而不是疾病的本质。只有把四诊收集各种病症的表现,用八纲综合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出疾病的原因,进行适当的治疗。在一般情况下,标根于本,病本得除,标也随之而解。《素问•标本病传论》说:“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

治病,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如有某种症状特别严重,或原有宿疾复感新病且新病又较急的时候,可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因为标症病情急迫,如不先治其标,不但不能治本,甚至会危及生命。但治标终属权宜之计,治本才是根本之法。通过这些治标救急的手段,为治本创造有利条件,赢得有利时机,最终还是为了更好的治本。临床中应通权达变,灵活掌握运用。

标本同治:《素问•标本病传论》说:“间者并行”,是指病之轻而浅者,可用标本同治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临床中比较多见,对一般病症,均可采用。对于危急重症,亦有应用此法者,如:症见高热,昏迷,而兼见小便闭阻不通,治疗时既要泄热启闭,又应通利小便,即标本同治。

四、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疾病虽然相同,但因表现的证各异,所以治疗法则也就不一样。例如:同是胃病,有属肝气犯胃者,治宜疏肝和胃、行气止痛,取足厥阴和足阳明太冲、足三里、中脘等;如因脾胃虚弱引起者,治宜补脾健胃、温中散寒,取脾胃经穴和俞募穴之中脘、足三里、三阴交、脾俞等,针用补法,加灸。

异病同治,是指疾病虽然不同,但其病机相同,就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证,尽管它们的发病部位、器官、症状迥然不同,但病机相同,均属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者,治疗时都可用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以补中益气而升提举陷,收到异病同治之效。

五、局部与整体

人通过经络的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某一局部的功能是全身功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所以,局部功能失常可影响全身的功能,而全身功能的失调也可表现为局部病症。因而在治疗时必须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针灸治疗疾病是通过针刺或艾灸人体局部的腧穴,激发经气,调整脏腑经络的功能,也就是调整局部和全身的气机,使其阴平阳秘,邪去正复。因此,在临证处方选穴时应审查局部与整体的联系,病变部位与全身的关系,方能事半功倍。

脏腑有疾,可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来,如《灵枢•邪客》载:“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二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所以在肢体部位取穴施针用灸,可以治疗内脏病变。又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载:“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说明针灸治疗,就是通过局部的腧穴,能给脏腑甚至于机体以整体性影响。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经络的调整、传导作用而发挥的。所以,处方用穴时,要善于掌握局部与整体的有机联系,从经络、藏象的整体观念出发,选穴配方,才能有的放矢,提高疗效。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针灸治疗疾病必须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以及气候、环境等不同情况,确定具体的针灸处方。

1.因时制宜 人与自然界相适应,春温、夏暑、秋凉、冬寒以及昼与夜的光热温差和风雨寒热等天气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都有一定影响。根据不同气候与不同时间的特点来考虑适宜的治疗方法就是因时制宜。一般来说,春季多风,夏季多暑,长夏多湿,秋季多燥,冬季多寒。有些疾病的治疗时机很重要,如治疗痛经,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治疗,效果更佳。针灸治疗中的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都是古人“因时制宜”的具体运用。

2.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来考虑适宜的治疗方法,就是“因地制宜”。人在自然界中生活,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及不同的生活习惯,对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如我们东北,气温偏低,寒冷潮湿易患风寒型痹证;而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多雨,湿热偏重,则易患湿热型痹证,因而在确定治疗方案时,不能千篇一律,墨守成规。

3.因人制宜 病人的年龄、性别、身形肥瘦、体质强弱、气血盛衰的不同,在使用针灸治疗时还需根据个体差异而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叫因人制宜。如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多肝肾不足、上实下虚之证,治疗时应注意益阴潜阳。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稚阴稚阳之体,宜细针浅刺而不留针。由于每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调养不同,体质强弱不等,偏寒偏热的不同,所以,虽患同样的疾病,治疗时也应有所区别。阳亢之体慎用灸法,阴寒之体慎用泻法、刺血法等。

总之,在处方选穴和手法操作方面,应对气候、时间、地理、性别、年龄、体质等方面全面考虑,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能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